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2)
2023(1963)
2022(1822)
2021(1889)
2020(1629)
2019(3640)
2018(3602)
2017(5389)
2016(4019)
2015(5219)
2014(5393)
2013(4540)
2012(4067)
2011(3684)
2010(3979)
2009(3318)
2008(3476)
2007(3252)
2006(2851)
2005(2622)
作者
(10040)
(8334)
(8332)
(8059)
(5362)
(4096)
(3984)
(3356)
(3267)
(3266)
(3010)
(2912)
(2827)
(2756)
(2738)
(2599)
(2548)
(2476)
(2438)
(2398)
(2354)
(2334)
(2198)
(2103)
(1907)
(1903)
(1890)
(1871)
(1859)
(1849)
学科
教育(8913)
管理(8866)
(7623)
教学(7484)
(6763)
企业(6763)
理论(6372)
(5643)
经济(5635)
中国(4817)
学法(4743)
教学法(4743)
学理(3821)
学理论(3821)
研究(3490)
学校(3021)
政治(2976)
思想(2957)
思想政治(2891)
政治教育(2891)
治教(2891)
德育(2879)
技术(2875)
(2474)
方法(2349)
(2167)
工作(2120)
(2097)
高等(2071)
业经(1904)
机构
大学(49615)
学院(45903)
研究(15537)
管理(12899)
教育(12653)
(11459)
(11384)
师范(11297)
(10525)
理学(10505)
理学院(10285)
经济(9926)
(9915)
管理学(9762)
科学(9715)
管理学院(9688)
技术(9298)
职业(8936)
中国(8802)
师范大学(8774)
(7853)
北京(7778)
(7702)
(7450)
研究所(6967)
业大(6872)
中心(6699)
技术学院(6349)
职业技术(6323)
(5998)
基金
项目(26989)
研究(25024)
科学(20483)
教育(17117)
基金(14547)
(13631)
编号(12695)
成果(12142)
社会(11924)
(11557)
(11453)
国家(11337)
课题(11294)
社会科(11021)
社会科学(11016)
(9979)
科学基金(9417)
大学(8299)
规划(7788)
基金项目(7500)
项目编号(7431)
研究成果(7137)
重点(6896)
(6743)
(6666)
(6523)
(6294)
资助(6191)
(6012)
年度(5947)
期刊
教育(30395)
中国(20778)
研究(19411)
(14720)
经济(14720)
学报(8140)
职业(8006)
大学(7609)
技术(7537)
(6878)
高等(5986)
(5847)
管理(5478)
科学(5416)
图书(5241)
学学(5149)
高等教育(4958)
农业(4935)
技术教育(4502)
职业技术(4502)
职业技术教育(4502)
成人(4188)
成人教育(4188)
书馆(4086)
图书馆(4086)
(3813)
论坛(3813)
(2961)
(2706)
金融(2706)
共检索到85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朝晖  温梅  李惠超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两个方面。人际交往的知识学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得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春平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高职院校的责任。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大力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只有大力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剑欣  纪春晖  邬显娇  
智能手机因其网络接入便捷性,携带方便及其所具有的多种时尚元素,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与关注,成为其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越来越高,"低头族"越来越多,部分大学生长期沉溺于"手机世界",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应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韩静  张丽娜  
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市965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依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但在专业上、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生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4)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庆  
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园园  吕伟  姚本先  
本文通过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调查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目的、人际交往手段和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与朋友的交往更多出于互助、友情和自我完善的目的。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动地结交朋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看重心理因素,而男大学生更看重生理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亚平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其大学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障碍和不足,这与大学生社会需求、认知程度和性格特点有关。应当从提升大学生全面素质出发,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人际关系的协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伟  王琳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林  李景生  李玲玲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介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雪梅  龚彬  
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大学生的人生发展。网络交往是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新手段,交往手段的创新必然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交往能力。因此,大学生要完善自我意识,培养网络交往的吸引能力;要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网络交往的心理调适能力;要学会观察别人,培养认识网络交往对象的能力;要掌握语言艺术,培养网络交往的语言沟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晓容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必备素质,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大学生秀外慧中的职业形象、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积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上下功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桂世权  
每年新生入校后,由于人际关系交往的不适,使一部分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给予新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霍宇红  李海燕  张峰  霍孟林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主要有好奇与从众心理的驱使、寻求自我认同、缓解抑郁的心理、情感表达的需要。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交互性等特征。本文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利与弊后,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