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9)
2023(8731)
2022(6895)
2021(6169)
2020(5302)
2019(11765)
2018(11349)
2017(22844)
2016(11738)
2015(12933)
2014(12803)
2013(12840)
2012(11618)
2011(9929)
2010(10522)
2009(10539)
2008(9969)
2007(9190)
2006(8267)
2005(7906)
作者
(32020)
(26564)
(26383)
(24861)
(17013)
(12458)
(11989)
(10121)
(10111)
(9533)
(9026)
(8846)
(8835)
(8337)
(8264)
(8110)
(7787)
(7759)
(7487)
(7388)
(6517)
(6501)
(6419)
(6069)
(6025)
(5941)
(5899)
(5897)
(5254)
(5151)
学科
(73456)
(69264)
企业(69264)
(60438)
经济(60374)
管理(52476)
业经(26462)
方法(25264)
(25155)
金融(25155)
(23805)
(22453)
银行(22449)
(21848)
(21115)
(19430)
财务(19410)
财务管理(19394)
中国(19302)
企业财务(18400)
数学(17925)
数学方法(17868)
农业(16854)
(16070)
技术(14980)
(13042)
地方(12408)
(12305)
理论(12014)
企业经济(11846)
机构
学院(171188)
大学(162451)
(82212)
经济(80921)
管理(72287)
理学(61002)
理学院(60580)
管理学(60130)
管理学院(59824)
中国(49029)
研究(48693)
(41064)
(32467)
财经(32044)
(29012)
(27677)
(26606)
经济学(25763)
中心(24976)
科学(24279)
经济学院(23552)
财经大学(23514)
(23348)
商学(22698)
商学院(22514)
(22151)
业大(20835)
经济管理(20556)
农业(20544)
(20261)
基金
项目(102093)
科学(83095)
研究(78888)
基金(76195)
(63264)
国家(62593)
科学基金(57092)
社会(54011)
社会科(51567)
社会科学(51555)
(41611)
基金项目(40212)
自然(34428)
教育(34222)
自然科(33724)
自然科学(33718)
自然科学基金(33233)
(31731)
编号(31064)
资助(30692)
(29237)
(25799)
成果(23535)
(23260)
创新(23057)
国家社会(22819)
(22671)
(22506)
重点(22356)
(21216)
期刊
(96700)
经济(96700)
研究(53164)
(37281)
管理(33316)
(33111)
金融(33111)
中国(32760)
(26219)
科学(18954)
业经(17785)
技术(17340)
农业(17224)
财经(17163)
学报(16897)
经济研究(15142)
(14898)
大学(14423)
学学(14143)
技术经济(12296)
问题(12093)
财会(11889)
(11354)
现代(10050)
世界(9702)
商业(9659)
(9591)
教育(9434)
会计(9321)
经济管理(9005)
共检索到273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企业活力是企业素质的动态表现。具体说,可以用以下几种能力来表示:①满足社会需要(或服务社会)的能力;②有效利用内部人力、物力、资源的能力;③革新求进的能力;④扩大(壮大)自身的能力;⑤竞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高松  邵炳国  
农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是经营和管理过程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一是直接结合环节。即把与业务工作有关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解决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也就是要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教育干部职工处理好经营与服务、工作数量与质量、局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鸿璋  
盘活土地资产增强企业活力邓鸿璋今年是我国构建国有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的第一年。湖南省政府于今年3月15日印发了《湖南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确定了“湖南省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因此,围绕企业转制这个中心,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伟  
(一)国营企业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已有两年了。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活力,给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为了能全力抓住中央指出的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使企业变成具有凝聚力、幅射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实体;为了能胜利实现“七五”计划提出的基本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必要对第二步利改税以来的实践作一些研究,探讨如何把第二步利改税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税收作为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生活运行的调节作用,增强企业的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洪恩  
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壮大、巩固和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拟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谈谈对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点浅见.任何企业,它的活动行为都围绕着经济目标而进行,但又受其主导意识的制约.在当今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协调性,科技进步所需的创造性,信息社会所需的知识性,必然要求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经营哲学和指导思想,以及生活信念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模式,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企业活力是指企业自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波  
文章通过对部分煤炭企业的调查分析,针对目前企业内部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从安全、生产、技改、经营、人员管理等方面通过加强制度的执行落实,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宝珊  
发展经济,始终是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改革的份量,从深化改革中寻求增强企业活力,摆脱经济困境的出路。那么,如何增强企业的活力?如何探索搞活企业的新路子,实现从承包制到股份制的过渡以及着手进行股份制的试点工作?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宏浩  
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在国外形成的企业管理新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强烈关注,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是从非计划、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出发,来协调和引导人的行为,使每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自觉统一于共同目标之下,从而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外引力和持久力。企业文化虽为“软件”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以种种形式反映出来,可闻可见,可感可触,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民主,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伟奇  
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朱伟奇《建议》中的一个要点是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对于如何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华  
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一呼唤已久的命题,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力度的加大,已十分严峻而又紧迫的摆在各级领导面前。尤其在91年10月份被列为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专门研究、探索,这是改革以来不曾有过的。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件大事,摆到突出的位置上集中精力抓下去。”同时强调指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这足以说明当前增强企业活力的紧迫性、重要性、必要性。它是涉及经济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永清  
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改革的方法,无非是从企业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即从企业内部改革挖潜,加强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努力改善企业的宏观外部环境,完善其外部约束机制。本文试就完善企业外部约束方面作一些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介康 ,袁普泉 ,恽竞 ,沈祖方  
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来促进科研单位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工厂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活力。“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通过工厂企业才能实现。工厂企业对科学技术需求的程度决定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工厂企业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追求技术进步应成为企业负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工厂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欲望是否强烈和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生产的能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素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金林  
深化改革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倪金林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从我们安庆市金属材料公司这些年的发展情况看,只有坚持改革,不断创新,企业才有活力,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达  
搞好大中型企业是1990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和今年初全国冶金工作会议的主题,也是我们大中型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并为之奋斗的重大课题。搞好大中型企业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又需要积极做好内部工作,两者缺一不可。毛泽东同志说过: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特别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许旭  陈武生  
为了改革建筑企业用工制度,逐步降低固定工比例,提高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从1987年以来,开辟农村劳动力参加城市建设的途径,有计划地招收农民合同制工人,适当地使用农村建筑队,收到显著成效。现就该公司如何改革用工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展开分析,并对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提出建议。一、基本情况1986年,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借鉴日本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