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620)
2022(2312)
2021(2258)
2020(1967)
2019(4710)
2018(5098)
2017(8822)
2016(5050)
2015(5478)
2014(5655)
2013(5488)
2012(4967)
2011(4002)
2010(4739)
2009(4708)
2008(4792)
2007(4112)
2006(3920)
2005(3718)
2004(3697)
作者
(13155)
(10716)
(10484)
(10388)
(7189)
(5000)
(4970)
(4018)
(3985)
(3876)
(3698)
(3661)
(3517)
(3391)
(3378)
(3262)
(3125)
(3122)
(3115)
(3026)
(2912)
(2777)
(2690)
(2490)
(2474)
(2425)
(2381)
(2336)
(2225)
(2184)
学科
管理(15921)
(14292)
(14181)
经济(14156)
(14118)
企业(14118)
审计(12144)
(9736)
(9045)
(6281)
财务(6267)
(6254)
财务管理(6195)
中国(5962)
企业财务(5959)
各类(5901)
体制(5604)
方法(4795)
(4537)
银行(4536)
(4223)
业经(4190)
(3993)
制度(3992)
(3798)
(3767)
金融(3767)
(3659)
税收(3500)
(3466)
机构
大学(60877)
学院(60039)
(22272)
经济(21580)
研究(21430)
管理(20597)
中国(19610)
(17418)
理学(16267)
理学院(16074)
管理学(15842)
管理学院(15703)
(14902)
(12494)
财经(11864)
(11591)
科学(11305)
(10671)
中心(10335)
(10000)
研究所(9347)
(9245)
北京(9201)
财经大学(8694)
(8684)
(8511)
师范(8457)
(7820)
会计(7627)
(7286)
基金
项目(30844)
研究(25130)
科学(23543)
基金(20963)
(18023)
国家(17810)
科学基金(14911)
社会(14866)
社会科(13980)
社会科学(13971)
教育(12595)
(12087)
编号(11040)
成果(10796)
基金项目(10700)
(9947)
自然(8981)
自然科(8672)
自然科学(8668)
资助(8556)
自然科学基金(8498)
课题(8435)
(7924)
重点(7482)
(7243)
项目编号(7224)
(6979)
(6820)
(6779)
(6767)
期刊
(32680)
经济(32680)
研究(26212)
中国(23986)
(18731)
教育(12493)
审计(9710)
(9167)
金融(9167)
管理(8895)
学报(8144)
(7580)
财会(7087)
会计(7038)
大学(6827)
科学(6662)
财经(6407)
学学(5962)
(5540)
技术(5485)
经济研究(5276)
通讯(4812)
会通(4802)
业经(4270)
农业(4235)
(4062)
(3801)
问题(3746)
(3495)
改革(3395)
共检索到12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义铭  
自我国建立审计制度以来,本着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基层审计机关内部作业方式一直援用分项负责制.其内容是:比照不同经济行业和类型设立对应的专业审计股,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每项审计任务全面负责、实行“三包”,即包审计、包处理、包落实,俗称“三包主审负责制”.这种三包到底的作业程序和业务流程为:审计股(或主审员)接受一项审计任务后,即进入审计检查阶段,负责组织准备,实施和提出审计报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梁焕庚  吴家骐  
审计机关主要责任包括对于政府是否依法执行及依法编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监督,同时也包括通过审计监督促进政府提升绩效。同样,审计机关也需持续提升自身的绩效,并对有关成果进行评价。就现代管理学而言,绩效指标均与机构本身的使命、策略、工作目标等互相关联,是绩效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直接评价工作绩效的工具。欧美最高审计机关不少都设立绩效指标,或至少对自身的工作结果作出量化并纳入年度活动报告。然而,制订合适的绩效指标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需要对审计机关本身业务及绩效指标的本质与特性有良好的掌握。为此,本文除了简介澳门审计署的业务情况与初步的绩效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澳门审计署作为年轻的正在发展的审计机关...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纪晗  
近年来,随着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和经验的积累,审计署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本文从地方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的意义出发,简要介绍国内外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现状,探讨地方审计机关内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初步提出地方审计机关内部绩效评价报告框架,以期推动地方审计机关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世健  
基层税务机关作为税费政策的落实者和税务行政管理的终端环节,其内部控制质效对税务系统整体秩序和税收工作成效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基层税务机关内部控制还存在内部控制责任意识和协作氛围不够浓厚、风险评估及时性和全面性有待提高、内部控制措施有效性和灵活性需要增强、数据联动和信息沟通不够紧密、监督评价管理不够有力等问题。为提升基层税务机关内部控制质效,应当持续深化内部控制制度和文化建设、常态化开展业务运行风险评估、着重强化事前事中监控和内生化内部控制、深度畅通数据和信息沟通机制、完善数字化常态化监督评价体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益群  
本文探讨了在审计机关内部开展业绩评价的一些新内容和方法,强调要将评价结果运用于审计机关内部管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明红  
现今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的三大生力军。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现今,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都开展了一定程度上的内审工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如下梳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周志豪  
基层国家审计机关,应当在深刻学习领会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工作的形势与特点,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对基层审计的要求首先,基层审计必须牢固树立"两种理念",即科学理念和大局理念。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既要看到发展中的成绩,也要看到发展中的不足,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科学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春龙  陈可辉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派出机构的中心支行和支行,处在金融监管的第一线。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些基层中支和支行金融监管工作缺乏有效性:一是监管意识滞后,监管能力不够高,未能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二是监管手段乏力,重视事后监管,轻视事前监督;三是监管方法不够多,重视账表的研究和数字的分析,轻视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和现场分析;四是监管力度不够大,对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只重视提出整改措施,轻视整改的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爱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卫生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保证卫生事业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一方面市场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却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如价格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杜敏霞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职业化已经成为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命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法规建设、人才建设、平台建设和组织建设等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推进对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爱芝  齐新红  李晓红  
医院门诊、住院收费具有货币资金流量大、数额多、发生频繁、经办人员多、内容复杂和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面临的风险更多、更大,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地防范风险,预防舞弊,促进医院健康运转。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不仅是医院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而且已经逐渐成为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职责。通过开展门诊、住院收费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发现和揭示医院门诊、住院收费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改进风险管理,推动医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先进的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雪琴  
风险排序问题作为内部审计计划的一项重要步骤,对于风险导向审计而言尤其重要。良好的风险排序能够合理使用有限的审计资源,从而达到最大效用。一、内部审计风险排序问题概述(一)确定适合的风险评估框架现行的风险框架包括美国全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东海  
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为降低人工成本,逐步将保洁、保安等工作岗位外包给社会专业劳务公司,本文提出劳务外包业务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关注事项与相关建议,以期内部审计在加强劳务外包业务管理、提高劳务工作质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