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6)
2023(2492)
2022(2203)
2021(2211)
2020(1899)
2019(4225)
2018(3818)
2017(7064)
2016(3643)
2015(3937)
2014(4177)
2013(3990)
2012(3390)
2011(2871)
2010(2916)
2009(2668)
2008(2881)
2007(2795)
2006(2504)
2005(2290)
作者
(10106)
(8371)
(8310)
(8064)
(5245)
(3861)
(3841)
(3195)
(3189)
(2913)
(2846)
(2779)
(2668)
(2615)
(2526)
(2492)
(2467)
(2446)
(2440)
(2331)
(2053)
(1979)
(1973)
(1931)
(1919)
(1887)
(1877)
(1869)
(1684)
(1663)
学科
(13349)
经济(13314)
(12990)
(9531)
管理(9441)
农业(7630)
收入(7081)
(6777)
企业(6777)
(6279)
中国(5890)
分配(5057)
方法(4490)
地方(3873)
数学(3859)
(3846)
数学方法(3767)
发展(3449)
(3437)
人民(3300)
(3133)
业经(3064)
(3034)
(2854)
财务(2838)
财务管理(2828)
企业财务(2717)
(2591)
银行(2591)
城市(2507)
机构
学院(49862)
大学(49036)
(20412)
经济(19829)
管理(18041)
研究(16681)
理学(14942)
理学院(14759)
管理学(14478)
管理学院(14388)
中国(13709)
(11769)
(10132)
科学(9294)
(9049)
财经(8580)
(8489)
(8203)
中心(8202)
(7792)
(7760)
师范(7726)
研究所(7040)
(6926)
(6802)
经济学(6673)
北京(6534)
业大(6435)
财经大学(6239)
农业(6177)
基金
项目(30969)
科学(24557)
研究(24225)
基金(22676)
(19512)
国家(19275)
社会(16637)
科学基金(16561)
社会科(15653)
社会科学(15648)
(11896)
基金项目(11719)
教育(10749)
编号(10111)
(9701)
自然(9161)
自然科(8937)
自然科学(8935)
资助(8824)
自然科学基金(8757)
成果(8237)
国家社会(7446)
课题(7000)
(6839)
重点(6787)
(6749)
(6474)
(6445)
社科(6096)
(6001)
期刊
(27573)
经济(27573)
研究(16924)
中国(12737)
(9997)
(9213)
学报(6704)
科学(6602)
教育(6555)
管理(5937)
农业(5707)
(5605)
金融(5605)
大学(5603)
学学(5233)
业经(4902)
财经(4294)
技术(4221)
经济研究(3984)
问题(3706)
(3690)
(3291)
会计(2967)
农村(2857)
(2857)
统计(2827)
财会(2693)
技术经济(2611)
图书(2593)
农业经济(2550)
共检索到8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成元  
在我国城镇居民生活中,如何科学地确定贫困线的标准?本文结合江苏省城镇居民抽样调查的有关资料,试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对贫困问题的理解在研究如何确定贫困线的划分标准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贫困”一词的含义。根据1986年江苏省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在城镇居民家庭中,有5%的家庭是低就业、低收入、低生活标准的困难户。这类家庭主要有:无依无靠、生活无来源的孤老残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敏娜  车延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姚金琢   杨道杰  
为了避免以往各种方法在贫困标准上的主观性、模糊性,这里提出利用改进的ELES模型来测算城镇居民贫困线。ELES模型将人的的需求划分成基本需求和超基本需求两大部份,而基本需求能否满足,正是我们判断贫困与否的基本准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王劲涛  赖志花  
贫困线的确定是正确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贫困状况的重要问题,因而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测算方法。本文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法对河北省城镇居民的贫困线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采学  
迄今为止,我们对城镇居民贫困程度的认识一直处于模糊的抽象概念之中。在这种对贫困无定性定量分析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有关决策与社会科学研究,很难说有十足的科学依据与准确度。本文拟在定性分析现阶段城镇居民生活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住户调查资料,从收入这一角度,对城镇居民贫困程度作定量分析,对贫困收入线的划分,作初步试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全民  
浅谈城镇基准地价的确定王全民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多数城市都相继确定了基准地价,尤其是在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都相继又在原来基准地价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土地等级和类别,较大幅度地调整了基准地价水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时柱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贪困线”定义,对“贪困线”的划分标准与方法更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宜昌市“困难户”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入手,来探讨这一问题。“贫困线”的定义贫困线划分标准的关键是要对“贫困线”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样划分出的“贫困线”标准才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界限,才能确定科学的划分方法。定义“贫困线”不能只从理论上去阐述,去探寻,必须以辩证唯物论的方法为指导,从我国国情和民情出发,应用科学的系统方法及因素分析方法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益平  
努力消除贫困、改善最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状况,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不懈努力的重要领域。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准确的衡量贫困。许多国家都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本国的贫困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官方贫困线标准。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也试图对世界各国贫困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国际贫困线标准以衡量各国减贫工作成果。国际标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各国贫困状况的实际和减贫工作进展、各国如何看待和使用贫困线标准,多有不同看法。本文整理一些国家的基本情况,仅供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于涛  
文章尝试制定了阶梯式全国统一城市贫困线。据此测度发现,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已接近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对流动人口的贫困治理仍是"真空地带",存在城市贫困治理的"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城镇贫困仍较严重;在经济转型条件下,城市绝对贫困也存在反弹可能;相对贫困日益严峻。文章提出政策建议:明确确立全国统一城市贫困线;将常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扶贫体系,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贫困问题;实行定向精准扶贫,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扶贫;加大中部和东北地区城镇扶贫力度。同时将相对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来设置合理的指标以及用何种方法来评价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呢?本文尝试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评价我国城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於方  曹东  王金南  
对城镇生活用水量以及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进行科学预测,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以及制定城镇废水治理规划和治理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关于水资源需求以及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研究概况和常用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城镇生活用水需求以及生活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建立了一套宏观城镇生活用水、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治理费用的预测模型,预测分析了2007年~2020年期间的城镇生活用水和废水排放趋势和投资需求以及减排工作重点。本项研究是综合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预测预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宏观环境形势分析和确定减排工作重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城镇生活用水量将达到约670×1...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继续仅以客观指标评估生活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便失去了作用。本文利用 2 0 0 3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住户主观生活质量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目前城镇居民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总体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收入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并构建了一个由收入、婚姻和纵向比较为因素的解释生活质量的简洁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玲  吝涛  赵千钧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越来越不容忽视,开展这方面研究对于促进居民可持续消费、寻找新的节能减排途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量化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直接、间接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连续变化的基础上,探究了这段时期生活能耗与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总能耗和碳排总量都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间接能耗与碳排始终大于直接能耗与碳排,但二者的差异正在逐年缩小;对于人均直接能耗与碳排来说,二者总量都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电力和煤炭是最主要的直接能源消费品种,也是最主要的碳排来源;对于人均间接能耗与碳排来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丽  
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如何实现经济资源最优配置,实现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而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发展经济来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经济工作者们普遍面临的两大核心课题.但从我国实践上看,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片面追求生产增长速度,忽视人民生活的改善,严重影响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发展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