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1)
2023(9256)
2022(7447)
2021(7283)
2020(5472)
2019(12536)
2018(12435)
2017(23144)
2016(12472)
2015(13839)
2014(13648)
2013(13327)
2012(12432)
2011(11120)
2010(11032)
2009(10078)
2008(9932)
2007(9248)
2006(8348)
2005(7395)
作者
(33786)
(29208)
(28380)
(27122)
(17722)
(13879)
(12681)
(11182)
(10951)
(10123)
(9734)
(9581)
(8940)
(8882)
(8657)
(8611)
(8601)
(8506)
(8093)
(8045)
(7086)
(7031)
(6998)
(6763)
(6626)
(6573)
(6444)
(6226)
(5826)
(5786)
学科
(50826)
经济(50782)
(49446)
(39222)
农业(33085)
管理(29243)
业经(19088)
(18439)
企业(18439)
地方(16892)
中国(14652)
方法(13246)
农业经济(12544)
(11384)
(11337)
数学(10751)
数学方法(10644)
(9603)
(9589)
农村(9581)
发展(9334)
(9316)
土地(8797)
(8588)
贸易(8575)
建设(8492)
(8364)
(8311)
(8152)
(8077)
机构
学院(169585)
大学(160608)
(66308)
管理(65176)
经济(64650)
研究(55959)
理学(55745)
理学院(55109)
管理学(54275)
管理学院(53952)
(49123)
中国(45941)
农业(36788)
科学(34382)
(34229)
业大(31762)
(29337)
中心(28743)
(28320)
(27108)
(24803)
师范(24637)
研究所(24162)
(22859)
农业大学(22732)
(22357)
财经(21224)
北京(20675)
经济管理(20526)
(20073)
基金
项目(113181)
研究(90502)
科学(89231)
基金(78701)
(67407)
国家(66603)
科学基金(57239)
社会(56675)
社会科(52952)
社会科学(52938)
(47823)
基金项目(43091)
编号(41040)
教育(39799)
(37881)
自然(34254)
自然科(33369)
自然科学(33364)
自然科学基金(32743)
成果(32148)
(29234)
资助(28526)
课题(27543)
(27248)
重点(24907)
(24283)
(23731)
(23276)
(23002)
(22730)
期刊
(89381)
经济(89381)
(56100)
研究(47308)
中国(43891)
农业(38135)
学报(24593)
科学(24350)
教育(23180)
业经(22917)
(20989)
大学(20255)
管理(19557)
学学(18928)
(18665)
金融(18665)
(17506)
技术(15936)
农业经济(14933)
农村(14607)
(14607)
问题(13170)
(11574)
资源(10976)
经济问题(9921)
图书(9827)
农村经济(9645)
世界(9597)
经济研究(9499)
社会(9446)
共检索到268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干部能否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本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以良好的形象和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凝聚民心,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笔者以新疆伊宁县为个案,对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提高村干部领导力的路径进行论述,以期达到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目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绪珠  白志礼  谭江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路,而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村干部,则是实施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就此,本文通过分析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我国村干部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乡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组织者,他们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的现实状况和需求。调查显示,乡村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有信心的,这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基于这种判断和对新农村建设话语的分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五个关键性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裕元   陈芙蓉   刘彩艳   赵一夫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两个渠道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7.3%和9.0%,链式中介效应占11.1%;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增强农民村庄认同感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裕元   陈芙蓉   刘彩艳   赵一夫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两个渠道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7.3%和9.0%,链式中介效应占11.1%;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增强农民村庄认同感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帮成  李琼  杨文圣  
本文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技术对上海市十个行政村的105名村干部当前面临的工作压力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村干部面临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他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职业前景、人际关系、能力和知识局限、角色冲突五个方面;研究还发现,在以上五个方面中,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压力对村干部的影响最为严重,而与能力和知识局限相关的压力则相对最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鞠正江  
乡村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中坚力量,其思想认识和能力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可知,目前乡村干部的自我角色认知较为清晰,但政策执行能力、发展生产能力、乡村治理能力与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将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塑造新农村建设主体的首要举措,突出针对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分阶段有重点地加以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雪梅  王征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正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作为农村社会的当家人——村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分析村干部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运用矩阵博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村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欧阳庆芳  赵伟忠  
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定贵  俞健  
为了解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以广西贫困村为例,分别对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乡镇干部发放问卷287份,实际回收268份,村干部发放问卷378份,实际回收327份,共595份。对调查结果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乡镇干部与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乡镇干部偏向于从农村发展的内因上找原因,而村干部更倾向于从外因上找原因。因此,思想观念对农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应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文化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兰定松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西部贫困地区驻村干部选派上实现尽锐出战、真蹲实驻,全力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卓越的成效。但在贫困地区驻村帮扶工作中,部分驻村干部仍存在积极性不高,作风建设不强和消极懈怠等问题,由此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执行力大打折扣。因此,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最后决胜阶段,增强基层组织力量,畅通基层利益表达机制,着力提升贫困地区驻村干部执行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甄静  王征兵  王兵涛  刘文科  
随着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免农业税以后村干部传统行政性职能开始逐渐弱化、消失,服务性职能将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免税时代村干部普遍存在职能空缺和思想困惑。村干部何去何从?以未来农村组织变化的趋势为视角,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下考察了村委会组织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村委会组织与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指出在现实条件下村干部职能应明确定位在:协调各种要素、资源以发展农村经济,并积极为农村社区便民事业提供各种公益服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叶平  何劲韬  王安富  
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考察村干部工作动机因素及其动机取向,揭示当前村干部工作动机的构成。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和梅州140个村为样本,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村干部工作动机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可以划分为5个维度:经济利益动机、升迁动机、宗族动机、贡献动机和荣誉动机;在这5个动机取向中,贡献取向的动机强度最高;学历、年龄、收入水平对村干部工作动机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工作经验、任职年限和区域条件对工作动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