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0)
- 2023(4159)
- 2022(3804)
- 2021(3912)
- 2020(3290)
- 2019(7641)
- 2018(7801)
- 2017(14949)
- 2016(8522)
- 2015(9948)
- 2014(10176)
- 2013(9816)
- 2012(9661)
- 2011(8436)
- 2010(8684)
- 2009(8123)
- 2008(8583)
- 2007(7830)
- 2006(7083)
- 2005(6688)
- 学科
- 济(32116)
- 经济(32067)
- 管理(23622)
- 业(20904)
- 企(16319)
- 企业(16319)
- 农(11631)
- 地方(9772)
- 方法(9435)
- 学(9424)
- 中国(9362)
- 财(8867)
- 土地(8698)
- 制(8140)
- 农业(7578)
- 数学(7385)
- 数学方法(7100)
- 业经(7017)
- 理论(6021)
- 贸(5725)
- 贸易(5718)
- 易(5458)
- 银(5428)
- 银行(5422)
- 体(5375)
- 务(5186)
- 财务(5159)
- 财务管理(5133)
- 教育(5121)
- 行(5063)
- 机构
- 大学(117038)
- 学院(116464)
- 管理(41129)
- 研究(41002)
- 济(40263)
- 经济(38859)
- 中国(34398)
- 理学(33284)
- 理学院(32759)
- 管理学(31969)
- 管理学院(31736)
- 京(27539)
- 科学(26558)
- 所(21962)
- 财(21722)
- 农(21644)
- 江(21285)
- 中心(20526)
- 研究所(19092)
- 范(19003)
- 师范(18874)
- 北京(17671)
- 业大(17477)
- 州(16972)
- 农业(16677)
- 财经(15869)
- 省(15635)
- 师范大学(15178)
- 院(14941)
- 经(14005)
- 基金
- 项目(67910)
- 科学(51857)
- 研究(51588)
- 基金(46493)
- 家(40049)
- 国家(39624)
- 科学基金(33150)
- 社会(29849)
- 社会科(27813)
- 社会科学(27801)
- 省(27002)
- 基金项目(24887)
- 教育(23640)
- 编号(22980)
- 划(22928)
- 自然(21753)
- 自然科(21160)
- 自然科学(21155)
- 自然科学基金(20726)
- 成果(20198)
- 资助(19289)
- 课题(16441)
- 重点(15101)
- 发(14700)
- 部(14344)
- 年(13829)
- 创(13146)
- 性(13098)
- 项目编号(12999)
- 大学(12908)
共检索到202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伟
在土地整治领域,广泛而有序的公众参与,是充分尊重农户和各方意愿,确保土地整治项目科学、有序、透明、高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衡量土地整治转型的重要标志。近几年,上海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方面积极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笔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上海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情况上海在土地整治项目推进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各利益主体全面覆盖、项目周期全程参与"。各利益主体全面覆盖。土地整治作为综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冉萍 马俊
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开始真正的实质性起步。作为将被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和率先被纳入人民币区域国际结算范畴的云南来说,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合作发展机遇。通过创新人民币国际化使用机制,探索依托区域发展的金融服务创新方式,加强对区域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控制,并积极推进在合作区域内的配套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使得沪滇的区域金融合作更加深入和有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守柏 龙腾 刘静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新特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上海土地整治主动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城乡转型发展,进行全域土地整治创新与实践。通过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开放协作,上海在土地整治理论研究、规划创新、路径选择、机制建设和整治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全链式创新成果。全域土地整治的提出上海土地整治工作起步较早,且进行了较多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守柏 龙腾 刘静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新特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上海土地整治主动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城乡转型发展,进行全域土地整治创新与实践。通过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开放协作,上海在土地整治理论研究、规划创新、路径选择、机制建设和整治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全链式创新成果。全域土地整治的提出上海土地整治工作起步较早,且进行了较多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彦伟 龙腾
在国家标准化改革的背景下,2016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被上海市质监局立项成为"土地整治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实施单位。2017年6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为上海市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范》)。上海逐步构建起了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了《规范》是上海土地整治工程的引领性标准,是后续立项的规划设计、工程验收、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村庄整治等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莫文竞 夏南凯
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是贯彻和谐社会理念、实现规划决策的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可持续性、有效性以及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演化理论为工具,将理论论证及经验研究相结合,采用定性及定量等多种方法对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演进、绩效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波 金桥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并开始遭遇到诸如共治、自治动力不足,公共性缺失等瓶颈性问题。基于对上海市宝山区近年来开展社区共治与自治的经验调查,分析和揭示了影响城市社区治理中社会参与问题的重要因素及机制。研究认为,提升社区治理的社会参与,推进社区共治与自治,需要从社区特定的经济社会形态实际出发,建构多样性的分类治理政策与机制。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会参与 共治 自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周同 张丽佳
土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方多、影响面广,因此必须权衡各方利益主体的权益,综合考虑土地价值及生态环境持续效益,充分实现公众参与。本文通过中德土地整治中公众参与的对比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的经验,为提升我国土地整治中的公众参与度提供借鉴。历程:不同目标下的殊途同归1954年,德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了《土地整理法》,标志着德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宇振荣 刘文平 郧文聚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性",但要实现真正的公众参与,特别是农民参与土地整治并不容易,需要深刻理解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充分认识公众参与对土地整治的重要性,构建合理的参与制度,从而有效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路线。土地整治中公众参与就是要在项目全过程中,政府及土地部门、群众等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通过相互协商,最后共同确认项目方案并参与项目实施及完成后的监督过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全爽 赵全升 邹卉
从多年前的厦门到去年的大连,城市中PX项目的存在引起民众巨大哗然是不争的事实,这也都折射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还没有真正确立。让民众了解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常用的方法是很必要的,以PX项目为例分析公众参与常用方法的特点,要想行之有效的实施公众参与制度,探讨规划环评中开展公众参与时应关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公众参与时效性的措施势在必行。
关键词:
PX项目 规划环评 公众参与 时效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秀红 赵敏
基于上海市合庆镇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土地利用指数、空间自相关性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1)土地整治带来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2)验证土地整治是否能起到土地集聚的作用;(3)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关系。结果表明,整治后的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明显减少,耕地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土地利用指数同土地整治活动之间存在相关性。使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验证土地整治活动对土地产生的集聚效应,并且在5~10m的格网尺度下采用土地利用程度修正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局部集聚效应。此外,区域由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转向以农业活动为主,"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珺 张彬
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为例,对国土空间规划和整治项目如何有序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石峡 朱道林 张军连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内涵、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于土地整治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厘清了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层次内涵,阐述了社会资本作用于土地整治的两种实现途径。研究结论:(1)社会资本是农民之间合作的基础,体现在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合作为基本特征而构建的社会参与网络;(2)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得以显化,是建立和优化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3)社会资本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谷晓坤 刘娟
大都市边缘区土地整治呈现与都市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客观评价土地整治对区域居民的作用是项目开展的基础。以上海市合庆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借鉴旅游学中旅游地居民影响感知评价方法,定量分析项目区居民对通过土地整治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的感知态度,客观评价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95%居民总体上对土地整治定位于都市观光农业持积极肯定态度;②居民对观光型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感知和环境感知均以正面感知为主;③大都市郊区居民与一般农业区的居民不同,相较于整治产生的经济收益,大都市居民更关注丰富闲暇时间、提高当地知名度等方面。研究结论:旅游学中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评价方法适用于都市观光型土地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