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5)
2023(4530)
2022(3728)
2021(3445)
2020(2859)
2019(6440)
2018(5881)
2017(11574)
2016(5881)
2015(6709)
2014(6634)
2013(6726)
2012(6346)
2011(5548)
2010(6096)
2009(6016)
2008(5289)
2007(4764)
2006(4339)
2005(4281)
作者
(16673)
(13560)
(13264)
(12727)
(8640)
(6506)
(6316)
(5399)
(5219)
(4811)
(4592)
(4532)
(4490)
(4347)
(4178)
(4150)
(4038)
(3868)
(3834)
(3831)
(3466)
(3341)
(3214)
(3128)
(3061)
(3038)
(3023)
(2945)
(2809)
(2770)
学科
(25927)
金融(25927)
(22266)
银行(22260)
(21688)
(21159)
经济(21138)
(17365)
管理(15486)
(15100)
企业(15100)
中国(14868)
中国金融(10947)
(10575)
(9516)
方法(7951)
(7003)
财务(6982)
财务管理(6968)
企业财务(6708)
(6636)
贸易(6627)
(6545)
数学(6544)
数学方法(6487)
地方(6240)
(6168)
制度(6166)
教育(5810)
业经(5780)
机构
大学(81181)
学院(79239)
(36774)
经济(35685)
中国(30192)
研究(29083)
管理(27631)
理学(22227)
理学院(22006)
管理学(21732)
管理学院(21582)
(19928)
(17185)
(17080)
银行(16526)
(15947)
中心(15817)
金融(15656)
(15490)
财经(15128)
(13764)
(13676)
(13222)
人民(13170)
科学(13065)
经济学(12567)
国人(11853)
研究所(11806)
中国人(11788)
中国人民(11662)
基金
项目(45247)
研究(36510)
科学(35146)
基金(32342)
(26759)
国家(26506)
社会(22979)
科学基金(22846)
社会科(22085)
社会科学(22080)
(17556)
教育(17101)
基金项目(16418)
编号(15291)
(14490)
资助(13875)
成果(13292)
自然(12894)
自然科(12630)
自然科学(12625)
自然科学基金(12414)
课题(11112)
(10840)
(10536)
重点(10535)
(10502)
(10321)
(10304)
创新(9635)
国家社会(9627)
期刊
(42636)
经济(42636)
研究(31653)
(29326)
金融(29326)
中国(21375)
(16285)
教育(12273)
管理(10118)
(9696)
学报(9211)
国际(8133)
科学(8107)
财经(7991)
大学(7787)
学学(7116)
(6880)
(6793)
(6579)
经济研究(6332)
技术(6147)
农业(5502)
理论(5330)
问题(5152)
中国金融(5104)
业经(5100)
实践(4822)
(4822)
财会(4438)
世界(4390)
共检索到144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雪莱  王海晔  
衍生金融交易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投资手段,它是在有价证券等基本资产交易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交易方式(也称“派生金融商品交易”),是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的未来行情走势,以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者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的派生交易形式,期货、期权、调期交易等是具有代表性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衍生金融交易的特点在于它可以用少量保证金做大笔交易,若运用得当,可用低成本获得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石永军  
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是指由利率、货币、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产品衍生出来的,其价值也是由基础产品的价值决定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型金融产品。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和调期是主要代表。据统计,截止1995年3月,全球衍生产品交易未清偿余额超过57300亿美元。衍生产品产生发展的最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波  袁莉  
本文介绍了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的担保机制,分析了作为担保机制的信用支持协议在传统破产及担保制度下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现代立法关于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担保安排的特殊法律效力的规定,并建议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通过《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法》,赋予国际公认的为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所设定担保安排的特殊法律效力,无论担保安排采用担保权益式抑或所有权转移式,均不受破产或重整程序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谭燕芝  
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区分治理机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了监管向治理演进的模型。总结当前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理论和现状,提出治理机制多元性和互补性特点以及国际金融衍生品复杂性和多样性推动着监管机制必定向着更有效的治理机制演进,达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的途径是各国国内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国广泛的合作以及国际组织的治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士华  
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或称金融期权期货市场)正打破金融市场的传统分类方法,成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及黄金市场平行的市场,然而又须臾不离于这些市场的交易中,与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婕  
相互冲销系统模式 (一)相互冲销模式概述。1984年,CME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建立了相互冲销系统(Mutual Offset System--MOS)。在相互冲销系统下,在CME建立的MOS头寸可以转移到SGX并且了结(或冲销),反之亦然。当前可进行相互冲销的品种有:欧洲美元、欧洲日元伦敦同业拆借利率(Euroyen LIBOR)、欧洲日元东京同业拆借利率(EuroyenTIBOR)、日本政府债券四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静  
净额结算是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算手段。它具有降低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为了维护衍生交易的安全,国际组织为交易方提供了许多净额结算的标准文件。在交易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终止型净额结算,它由加速到期、终止交易、轧差结算和合同更新四个步骤构成。其最基本的法律性质是当交易一方破产时,交易对方在交易项下的债权可以通过这种结算安排免受破产清算人的别择权的筛选,从而实现自动性救济。我国《破产法》对终止型净额结算在破产程序中的有效性和执行力的态度不甚明朗,增加了交易的法律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波  范丽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涛  
金融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不仅体现在交易过程,而且体现在交易后。对交易后风险监管不足会导致风险的产生、积聚和蔓延,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监管不足的结果。及时修正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进行专门立法,明确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的新型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保护金融衍生工具投资者的利益,降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颖森  彭锐  
本文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同时在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背景下,探讨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窦洪波  
衍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会计窦洪波一、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点金融工具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就资金供应与需求所达成的合约。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除了股票、债券、票据等基本金融工具即传统金融工具以外,又出现了货币期货、外汇期权、互换交易、远期利率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旭红  杨静  
衍生金融工具所得课税问题是一个国际难题。本文分别从衍生金融工具所得性质的认定、所得数量的认定、所得时间的认定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分析了国际通行的做法,并联系我国实际对衍生金融工具所得课税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知闻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主要用来保值或投机,具有虚拟性、跨期交易性、杠杆性等特点。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公允价值得以提出并引起会计界的兴趣。公允价值作为现有计量属性的扩展,是一种动态的计量属性。其最经常的表现形式为现行市价;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木提供更相关、更易理解的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