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5)
- 2023(7279)
- 2022(6001)
- 2021(5611)
- 2020(4823)
- 2019(10907)
- 2018(10325)
- 2017(20489)
- 2016(10779)
- 2015(12251)
- 2014(12127)
- 2013(12141)
- 2012(10913)
- 2011(9676)
- 2010(10127)
- 2009(10071)
- 2008(9708)
- 2007(8841)
- 2006(8070)
- 2005(7683)
- 学科
- 业(42587)
- 管理(41380)
- 济(37405)
- 经济(37365)
- 企(34170)
- 企业(34170)
- 融(27752)
- 金融(27752)
- 银(26384)
- 银行(26383)
- 行(25392)
- 中国(19525)
- 财(17722)
- 方法(17682)
- 数学(14660)
- 数学方法(14558)
- 制(14527)
- 农(14086)
- 务(13497)
- 财务(13458)
- 财务管理(13425)
- 企业财务(12791)
- 贸(12068)
- 贸易(12060)
- 易(11920)
- 中国金融(11257)
- 险(10952)
- 保险(10861)
- 业经(10383)
- 理论(8448)
- 机构
- 学院(144729)
- 大学(142690)
- 济(65558)
- 经济(64030)
- 管理(60150)
- 中国(49891)
- 理学(48116)
- 理学院(47712)
- 管理学(47276)
- 管理学院(46978)
- 研究(43405)
- 财(36979)
- 京(29961)
- 财经(27424)
- 经(24834)
- 中心(24765)
- 江(23738)
- 银(23548)
- 银行(22667)
- 融(22312)
- 金融(21894)
- 科学(21423)
- 行(21346)
- 农(21127)
- 所(21031)
- 财经大学(20623)
- 经济学(20554)
- 州(19986)
- 人民(19554)
- 北京(19408)
- 基金
- 项目(83104)
- 科学(65210)
- 研究(63943)
- 基金(61105)
- 家(51140)
- 国家(50691)
- 科学基金(44485)
- 社会(41301)
- 社会科(39429)
- 社会科学(39415)
- 省(31467)
- 基金项目(31251)
- 教育(28157)
- 自然(27328)
- 自然科(26747)
- 自然科学(26743)
- 资助(26656)
- 编号(26311)
- 自然科学基金(26299)
- 划(25613)
- 成果(21224)
- 部(18854)
- 重点(18113)
- 创(17847)
- 性(17756)
- 课题(17535)
- 发(17472)
- 国家社会(17237)
- 制(16998)
- 人文(16871)
共检索到251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石永军
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是指由利率、货币、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产品衍生出来的,其价值也是由基础产品的价值决定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型金融产品。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和调期是主要代表。据统计,截止1995年3月,全球衍生产品交易未清偿余额超过57300亿美元。衍生产品产生发展的最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阚叔颖 顾国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雪莱 王海晔
衍生金融交易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投资手段,它是在有价证券等基本资产交易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交易方式(也称“派生金融商品交易”),是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的未来行情走势,以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者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的派生交易形式,期货、期权、调期交易等是具有代表性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衍生金融交易的特点在于它可以用少量保证金做大笔交易,若运用得当,可用低成本获得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一佳 杨琳
本文在总结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作用及其风险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金融风险现状及对发展衍生产品的迫切需求,并就我国如何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循序渐进地培育适合发展衍生产品市场环境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系统性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敏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在我国起步较晚,并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于今年3月1日发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规范发展铺平了道路。本文简述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现状,分析了国内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作用分析 风险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晓维 孙宁华
风险因子和资产回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回报分布形式的复杂性在金融世界中广泛存在,非线性特征和分布形式给传统风险度量造成了技术上的困难,针对这些特征的新理论模型中,基于g-h分布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显示,用基于g-h分布的分位数回归法计量金融风险,比传统的Delta法、Delta-Gamma法更加精确,而且比蒙特卡罗模拟法更加简便易行。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分位数回归 g-h分布 VaR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晓峰 陈光
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动荡不安,给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从英国老牌投资银行──巴林银行的倒闭到目前尚未结束的东南亚金融风波,无不透射出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的潜在破坏性。因此,如何加强对衍生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孟飞
一、法律风险的含义与特征对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而言,法律风险具有不同的含义。企图对法律风险进行一个精确、统一的定义是不可行的。但是,对法律风险的性质进行描述有助于我们对法律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Schuyler K Henderson(2003)认为,法律风险是一个宽泛的、不精确的概念,用来表述因合约条款的不可执行性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谭春枝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它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会增加风险的形成,比如由此产生的信用风险,其危害性就很大。鉴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及其信用风险的成因,可从四个方面防范和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一是提高市场参与者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二是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三是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四是加强信用风险的宏观管理。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大春 李明松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使得只针对纯粹风险为管理对象的传统风险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要。以此同时,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用来对各种价格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金融衍生产品。本文着重介绍了运用期权合约、远期合约、期货合约以及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对价格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新型风险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江河
论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管理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陈江河一、衍生产品的定义及种类简单地说,衍生产品(DERIVATIVES)是指其价值由.其基础金融工具(UNDERLYINGFINANCIALINSTRUMENTS)的价格变动而决定的一种金融合约。常见的基础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新曙 林欣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度量手段及影响,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引出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主要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转嫁其他机构以达到降低自身的风险的暴露水平,然后在系统地分析各种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基本原理之上,分析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并说明了意义所在,最后对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应用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