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1)
- 2023(6345)
- 2022(5243)
- 2021(4793)
- 2020(3989)
- 2019(9113)
- 2018(8377)
- 2017(16940)
- 2016(8239)
- 2015(9597)
- 2014(9528)
- 2013(9408)
- 2012(8769)
- 2011(7798)
- 2010(8276)
- 2009(8102)
- 2008(7555)
- 2007(6971)
- 2006(6332)
- 2005(6188)
- 学科
- 济(36371)
- 经济(36337)
- 融(27228)
- 金融(27228)
- 业(25136)
- 管理(23859)
- 银(23725)
- 银行(23723)
- 行(23106)
- 企(21559)
- 企业(21559)
- 贸(20591)
- 贸易(20574)
- 易(20012)
- 中国(17492)
- 方法(15516)
- 数学(13204)
- 数学方法(13130)
- 财(12240)
- 制(11445)
- 中国金融(11170)
- 地方(8846)
- 务(8832)
- 财务(8810)
- 财务管理(8793)
- 农(8647)
- 业经(8411)
- 企业财务(8358)
- 出(7255)
- 关系(7240)
- 机构
- 学院(120910)
- 大学(120656)
- 济(62001)
- 经济(60886)
- 管理(44119)
- 中国(42330)
- 研究(41274)
- 理学(36515)
- 理学院(36165)
- 管理学(35755)
- 管理学院(35534)
- 财(30857)
- 京(24591)
- 财经(23938)
- 经(21737)
- 中心(21485)
- 经济学(20920)
- 银(20726)
- 融(20651)
- 金融(20304)
- 银行(20024)
- 所(19999)
- 经济学院(19090)
- 科学(18905)
- 行(18680)
- 江(18483)
- 财经大学(18004)
- 研究所(17277)
- 人民(16892)
- 贸(16590)
- 基金
- 项目(69457)
- 科学(54833)
- 研究(53367)
- 基金(52135)
- 家(43701)
- 国家(43358)
- 科学基金(37600)
- 社会(35561)
- 社会科(34149)
- 社会科学(34140)
- 基金项目(26677)
- 省(25308)
- 教育(23690)
- 资助(22472)
- 自然(22401)
- 自然科(21985)
- 自然科学(21977)
- 自然科学基金(21607)
- 编号(21145)
- 划(20861)
- 成果(17363)
- 部(16352)
- 重点(15684)
- 发(15662)
- 创(15325)
- 国家社会(15228)
- 性(15118)
- 教育部(14822)
- 人文(14549)
- 创新(14364)
共检索到210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秋婷
国际贸易以及金融市场是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驱动力,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加深对于国际贸易以及金融市场的了解。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稳定 金融市场 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武 赵鑫
在国际贸易、环境经济与气候金融相互影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可以观察碳转移溢出效应的全球碳转移联通网络,实证分析了碳转移溢出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各经济体之间碳转移溢出明显降低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气候损失较大以及气候表现绩效较差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水平,特别是增加了经济体的外债清偿风险、经常账户余额风险和国际储备流动性风险,资产价格重估视角下的转型风险是其中介机制。此外,本文还发现气候适应性措施能够有效减缓碳转移溢出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相比之下,现有的绿色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探讨了气候金融框架下气候变化影响宏观金融稳定的一个可能传导链条,为从双循环视角推进我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惠芬
非价格竞争,是指通过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加花色品种,改进商品包装装潢及规格,改善售前售后服务,提供优惠的付款条件,改进商标牌号,加强广告宣传和保证及时交货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素质、信誉和知名度,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达到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愈加激烈。虽然商品价格仍是现代商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但商品的非价格竞争以它在商品销售中的突出作用而引起广泛重视,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重要手段。下面将对此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伞锋 祝宝良
1998年是亚洲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并在全球蔓延的一年。危机对世界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并末因去年底全球范围的降息潮而趋于平息。刚刚进入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的爆发又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动荡。实际上,长期以来的国际贸易,尤其是太平洋圈的国际贸易,都是依赖该地区大多数国家对美贸易的顺差来支付对日贸易逆差的,一旦美国的借贷资金中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青 韩其恒
本文在动态不确定性模型分析框架下,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对一国居民消费、资产选择和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两国金融市场完全性的差异会导致在金融自由化的经济环境中,金融市场完全性低的国家由于有更多的预防性储蓄而出现贸易盈余,相应金融市场完全性高的国家出现贸易赤字。同时,金融市场发展的差异也深刻影响两国居民资产组合的选择,促使金融市场完全性高的国家"做多股权,做空债权",金融市场完全性低的国家"做空股权,做多债权",并导致资本从金融市场完全性低的国家主要以购买债券的形式流向金融市场完全性高的国家。
关键词:
不完全金融市场 海外资产组合 国际贸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泫蠲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港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保持30%的增速。我国集装箱大部分都集中在沿海城市,北部湾作为我国西南部的第一大深水港,每年集装箱的吞吐量超过了一亿吨。然而,北部湾港口集装箱的运输大部分都是依靠公路运行,一定程度上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实施海铁联运方式,可以极大地缓解公路运输的压力,提高港口吞吐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北部湾港实施海铁联运的优势,以及北部湾海铁联运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完善海铁联运策略。
关键词:
北部湾港 海铁联运 国际贸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明朝
随着我国加入WTO,WTO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稳定的挑战众所关注,但对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稳定的促进功能则缺乏研究。WTO金融自由化能够有效地改善金融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促进金融稳定;一定条件下的金融自由化亦能够促进资本良性流动和金融稳定。这也为我国积极借助金融自由化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广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38671亿美元,足足增长了180多倍,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出口国。自2005年以来我国制定了一套相对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波动一直影响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概念,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贸易 传导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东 栾雅钧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出口贸易中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目 前比较流行的两种范式、即“雁行模式”和“贸易竞争关系模式”,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 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目前有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国外学者比较倾向于后一 种关系。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出口结构及决定各国出口贸 易的因素,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更多程度上属于产业和技术引进的合作 伙伴,良好的东亚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是该地区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前提。
关键词:
范式 贸易竞争 雁行模式 多米诺骨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崔静雯 白湘阳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沟通已成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采用2005—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金融稳定沟通在金融市场中的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稳定沟通在短期内能够创造信息,引导股市收益朝中央银行合意的方向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该影响会逐步减弱;但无论何种期限内,沟通都不能降低股市噪音,反而会加大市场波动。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沟通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结论表明:在短期内沟通能通过信号渠道引导公众预期,而沟通的协调渠道在任何时期内都不能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金融稳定沟通在金融市场中的效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稳定 沟通 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扬
发展金融市场的直接目的不是促成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是有可能对于金融运行的稳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央行货币调控机制从行政性为主向市场化为主的转换,从而也为央行提供了日益强大的促成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当然,央行还应从增加货币市场工具种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炳荣 孙志红 魏涛
本文以《资管新规》这一强监管政策的出台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10-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考察金融强监管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出台降低了个股股价崩盘风险,发挥了“风险缓释”的作用;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套利动机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金融强监管既能通过约束企业影子银行化引导其回归主业,又能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场非理性情绪,在投资和信息的双重作用下助推实现金融市场稳定;企业自身不确定性感知、证券分析师关注和地方金融监管强度的提高增加了金融强监管的“风险缓释”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兴隆
1999年11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部长会议在西雅图举行,此次会议是为制定新世纪的贸易规则而召开的,但以失败告终。金融服务贸易是其中引起较多争论的议题,各个国家在此问题上各持己见。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有关议题受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抵制;工业化国家在此问题上的立场也各不相同:与其它国家相比,美国和英国更倾向于金融产品的自由贸易;一些经合组织国家仍坚持对金融产品贸易的某种限制,但欧盟的一些国家在90年代早期就取消了该项限制作为实施货币联盟的一部分。这些分歧源于各个国家对本国利益的考虑和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反思。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我国也将向世界开放金融服务领域,接受《全球金...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自由化 资本自由流动 限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建华 何宇 陈珍珍
本文研究了开放经济下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体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封闭经济还是开放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变化都表现出农业部门份额持续下降、工业部门份额保持不变、服务业部门占比持续增加的趋势,但在开放条件下经济体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比在封闭条件下表现出更显著的分化趋势。当受到外贸冲击时,经济体产出结构比消费结构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消费者偏好调整效应抵消了部分外贸价格冲击;当受到更大的外贸冲击时,经济中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会表现出更大的不稳定性,经济的结构性风险明显加剧。
关键词:
贸易冲击 经济稳定 产出结构 消费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