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6)
- 2023(2603)
- 2022(2276)
- 2021(2148)
- 2020(1810)
- 2019(4165)
- 2018(4119)
- 2017(7505)
- 2016(4285)
- 2015(4951)
- 2014(4817)
- 2013(4790)
- 2012(4623)
- 2011(4212)
- 2010(4200)
- 2009(3815)
- 2008(3957)
- 2007(3713)
- 2006(3359)
- 2005(3217)
- 学科
- 济(14633)
- 经济(14610)
- 管理(11310)
- 业(9294)
- 企(7579)
- 企业(7579)
- 财(5642)
- 方法(5623)
- 中国(5586)
- 学(5540)
- 数学(4536)
- 数学方法(4449)
- 农(4260)
- 地方(4042)
- 制(3853)
- 业经(3235)
- 家(3166)
- 农业(2960)
- 财政(2959)
- 国家(2887)
- 理论(2834)
- 银(2704)
- 银行(2682)
- 教育(2600)
- 融(2594)
- 金融(2594)
- 体(2572)
- 贸(2547)
- 行(2546)
- 贸易(2546)
- 机构
- 大学(61710)
- 学院(59585)
- 研究(26181)
- 济(21724)
- 经济(21144)
- 中国(19806)
- 管理(18147)
- 科学(18006)
- 农(16126)
- 所(15148)
- 理学(14727)
- 京(14557)
- 理学院(14489)
- 管理学(14075)
- 管理学院(13980)
- 研究所(13646)
- 农业(13069)
- 财(12027)
- 江(11466)
- 业大(11410)
- 中心(11402)
- 省(10632)
- 院(9611)
- 北京(9415)
- 州(8654)
- 财经(8570)
- 范(8233)
- 室(8157)
- 师范(8027)
- 科学院(7952)
共检索到105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浅谈唐代绢和锦的地方特色卢华语唐代的丝绸生产,在前代基础上已进一步形成区域专业化趋势,绢、绫、锦等几种主要丝织品生产的地域分工,更加明显。由于各地丝绸纺、织、染整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有异,以及文化背景略有不同,故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拟从质量、品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润泓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在地理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必然存在明显差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统一立法很难适应不同区域、民族的法治需求。因此,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的前提下,需要建立并完善地方立法机制,充分发挥地方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的优势。但是,地方立法存在不能正确理解与适用"不抵触"原则,地方立法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足等问题,致使地方立法出现缺乏地方特色、规定上位法重复、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究其中原因,寻求解决的方案,以实现地方立法发挥最大的效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科
文化和艺术具有不可分割性,艺术教育始终是校园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艺术教育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丰富具体内容、完成美的教育、提供创新源泉三个方面;文章提出了通过艺术教育形式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措施,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民族与地方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和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地方高校 特色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陶嘉
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上承秦汉、魏晋南北朝,下开宋、元、明、清,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其在考试管理、科目设置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效益,但由于封建社会所固有的局限性,也使得这项制度存在着一些负面。探讨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色,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消极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其在中国考试史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地位,为当前的人才选拔和考试变革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东光
认为唐代国子监的大成教育从招生对象、考试办法、修业年限和学业标准、学业管理、在学期间待遇及毕业后获得的资历都高于或超过了普通高等教育,是在普通高等教育之上的、独立的学历层次,是古代最接近研究生教育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国子监 大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嫩棠
唐代,我国南北统一,交通发达,社会长期安定。统治阶级也注意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盛世。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冶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发义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唐代教育 寺学 寺院 佛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晨光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莹 张兴胜
封建社会中各王朝建立后较长时期的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借贷活动的活跃。唐代经过贞观初年到天宝年间(627~754年)长达120年左右的恢复发展,封建社会内部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富商巨贾,一些城市市场"交货往还,昧旦永日",能够迅速实现钱币生息增值的官、私高利贷于是迅速繁荣兴旺起来。其中,民间私人高利贷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分布更为广泛,发展更为迅速,对封建经济的腐蚀分解作用,也就远较官高利贷为烈。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玉峰
唐政府不仅拥有市场的设置权和废止权 ,而且拥有市场的管理权。唐代市场必须设置于州县治所以上的城市中 ,仍是政治统治的产物 ,政府设立了多级行政机构具体负责各级市场管理 ,并遵循若干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虽有某些经济管理的科学意义和合理性 ,但总体上表现出政治权力对市场交易的严密操控 ,经济规律被行政权力所干扰 ,不可能真正促进商品贸易的繁荣 ,并推动商品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任伍
论唐代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唐任伍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界定,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者中又包含着一定的科学技术、信息等含量。因此,科学技术、信息含量也是生产力。而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又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前提。因此,唐代思想家有关保护和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汤贵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兴衰和社会的诸因素存在着极密切的关系。唐代诗歌的繁荣,除了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思想活跃诸因素之外,还和“旅游热”密切相关。按照当代人的解释,旅游的意思是“旅行游览”,按照古人的解释,羁旅之意来源于(“庐”,庐者,寄也。也就是说,凡是离开本人的居住地而巡行寄居外地的,都可以称为“旅”。因此,举凡帝王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