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1)
2023(14276)
2022(12105)
2021(11684)
2020(9634)
2019(22067)
2018(22086)
2017(40555)
2016(23226)
2015(26034)
2014(26173)
2013(25138)
2012(22960)
2011(20749)
2010(20844)
2009(18395)
2008(18044)
2007(15767)
2006(13726)
2005(11836)
作者
(67388)
(55644)
(55375)
(52681)
(35300)
(26858)
(25105)
(22046)
(21432)
(19749)
(18943)
(18816)
(17632)
(17551)
(17434)
(17135)
(17031)
(16669)
(15952)
(15813)
(14321)
(13696)
(13435)
(12703)
(12582)
(12454)
(12366)
(12185)
(11193)
(11173)
学科
(79329)
经济(79237)
管理(60635)
(57524)
(47206)
企业(47206)
方法(37784)
数学(32493)
数学方法(32116)
中国(26741)
教育(23892)
(23107)
(21926)
(20902)
业经(18344)
理论(17419)
地方(15734)
农业(15616)
(15427)
(15334)
贸易(15329)
(14846)
技术(14498)
(13518)
(13282)
财务(13210)
财务管理(13183)
环境(12777)
企业财务(12462)
(11686)
机构
大学(323289)
学院(317395)
管理(119769)
(114398)
经济(111500)
研究(109623)
理学(104322)
理学院(102998)
管理学(101019)
管理学院(100417)
中国(73976)
科学(71675)
(70519)
(57295)
(56299)
业大(52170)
研究所(51863)
(51168)
(50752)
师范(50250)
中心(48213)
(47691)
农业(45183)
北京(44991)
财经(41645)
师范大学(41121)
教育(40428)
(39577)
(38053)
(37981)
基金
项目(221137)
科学(172642)
研究(161518)
基金(156332)
(138129)
国家(136845)
科学基金(115351)
社会(98469)
社会科(92852)
社会科学(92824)
(88183)
基金项目(83521)
教育(80339)
(76528)
自然(76391)
自然科(74551)
自然科学(74525)
自然科学基金(73172)
编号(67220)
资助(63310)
成果(55601)
重点(50852)
课题(49051)
(49038)
(47413)
(46241)
创新(42832)
科研(42476)
教育部(41899)
大学(41383)
期刊
(124433)
经济(124433)
研究(97993)
中国(67545)
教育(63637)
学报(58491)
(51023)
科学(49823)
大学(43838)
管理(41285)
学学(40060)
(38086)
农业(35428)
技术(29448)
(21690)
金融(21690)
业经(20378)
财经(20012)
经济研究(19169)
(18038)
图书(17548)
(17011)
(16488)
科技(16423)
问题(15778)
业大(15477)
职业(15330)
理论(14456)
技术经济(14128)
(13799)
共检索到463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倩  李素琴  
介绍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后现代主义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观点对教育的影响在进一步加深,研究生教育领域显现出的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内容的开放化、管理的弹性化、课程的人性化以及师生关系的融合与互动都是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闫伟  肖敏  
引入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生培养理念,通过对平等者的对话、培养目标的多元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以及教学科研环境的和谐性的诠释,对比分析导师责任理念,联系当代教育的现实问题,通过师生关系的建构、培养过程的建构、工作任务的建构和培养环境的建构,诠释了研究生导师责任的建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玮  
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向度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方式,尊重差异和个性,推崇理 解和对话,这对于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取向,改进当前研究生德育中存在的 一些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赵军  
后现代主义以研究语境、研究文本、研究方法三种形式呈现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这种景观的存在既与教育理论的尴尬处境相连,也与我国呈现的一些后现代征象相关。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标准、对象、方法等都被置换到一个新的参照系框架下。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我国缺少生成的土壤。教育理论界应采取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持谨慎态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晓光  
后现代主义与高等教育施晓光随着美国日趋从一个生产型的社会转向消费型的社会,及其内外政策日趋从国家型政策转向地方型和国际型政策,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术语和各种假设业已渗透到美国文化的核心,并对美国整个社会乃至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组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明初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已从人文学科转到自然学科。作为人类知识典范的数学也受到这个思潮的冲击,不仅数学哲学观正在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且数学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思维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西方这一思潮进行分析与批判,可以为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后现代主义自1870年英国画家查普曼用"后现代绘画"一同,来指称那些比法国印象派绘画还要前卫的作品以来,"后现代"陆续被引进了建筑、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一方面一些急于超越"现代性"的人常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评柯温的后现代比较教育理论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间构成一种显现的关系似乎产生于本世纪九十年代,换句话说,把“后现代”思维模式纳入到比较教育研究中与“后现代理论”的产生出现了一定的时间差①。尚且不论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淮  杨昌勇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检讨和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现代主义批判教育的话语霸权和研究范式,同时倡导创新和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构教育理论的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弘扬人的非理性和主体间性;批判性地探讨了现代的教育目的、制度和课程体系等,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厘清它们的发展路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金碧  
我国长期探索形成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术价值为追求"的研究生课程范式,忽视了研究生教育"探究"、"创生"的本质要求,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关注知识交叉融合,关注知识生成与能力培养。重构研究生课程范式的措施有:优化课程结构,编制模块化课程;围绕问题解决,统整课程内容;创新培养模式,预留创生空间;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反映最新科研究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静  王宏兵  
后现代主义思潮推崇非理性,主张多元化,一经传入,便迅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其提倡批判与创新、强调尊重与交流,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其主张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怀疑主义,对我国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反面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后现代主义思潮发挥其科学的积极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晓玉  
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机器时代的产物。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由客观研究中得到,因而现代主义的语言教学强调"知识灌输"。后结构主义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结构主义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发展学习者能力方面的优势。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变化着,因而在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认识并开发自己,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好准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伯飞  叶倩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受非理性主义的影响,具有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特征。文章从手段与效果相对应的角度,通过对元小说、反体裁、语言游戏、读者解读、通俗化、戏仿、迷宫、拼贴、蒙太奇等表现形式的归纳,总结出其文本形式的解构、文本中心、意义的解构、深度模式的消解、叙事零散等美学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斌  吴欣欣  
后现代主义是当前最具影响力和震撼性的学术思潮,它的出现几乎席卷和影响了人类理性的每一处思维领域。作为现代科学理性主义的产物,现代经济学在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学研究范式两方面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批判。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有助于促进对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反思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