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53)
- 2022(1801)
- 2021(1844)
- 2020(1541)
- 2019(3444)
- 2018(3598)
- 2017(6710)
- 2016(3996)
- 2015(4657)
- 2014(4799)
- 2013(4683)
- 2012(4676)
- 2011(4065)
- 2010(4277)
- 2009(4138)
- 2008(4623)
- 2007(4507)
- 2006(4057)
- 2005(3825)
- 2004(3471)
- 学科
- 济(15988)
- 经济(15962)
- 管理(11806)
- 业(11658)
- 企(8697)
- 企业(8697)
- 方法(7531)
- 数学(6221)
- 数学方法(6065)
- 中国(6040)
- 农(5803)
- 劳(5216)
- 劳动(5199)
- 财(4274)
- 学(4098)
- 农业(3951)
- 制(3844)
- 理论(3502)
- 贸(3450)
- 贸易(3447)
- 法(3436)
- 易(3374)
- 动(3237)
- 银(3035)
- 银行(3025)
- 业经(2955)
- 行(2850)
- 教育(2808)
- 务(2734)
- 财务(2716)
- 机构
- 大学(60752)
- 学院(58933)
- 济(22613)
- 经济(21995)
- 研究(20082)
- 管理(19813)
- 中国(16997)
- 理学(16134)
- 理学院(15929)
- 管理学(15427)
- 管理学院(15324)
- 京(13721)
- 科学(12761)
- 财(11726)
- 所(11106)
- 农(10916)
- 江(10853)
- 中心(9813)
- 研究所(9662)
- 财经(8988)
- 北京(8846)
- 业大(8555)
- 农业(8542)
- 范(8450)
- 师范(8345)
- 省(8288)
- 州(8268)
- 经(8138)
- 经济学(7188)
- 院(6991)
- 基金
- 项目(32122)
- 科学(24501)
- 基金(23011)
- 研究(22720)
- 家(20078)
- 国家(19885)
- 科学基金(16560)
- 社会(13975)
- 社会科(13142)
- 社会科学(13135)
- 省(11921)
- 基金项目(11550)
- 教育(11057)
- 自然(10737)
- 资助(10731)
- 自然科(10541)
- 自然科学(10538)
- 自然科学基金(10332)
- 划(10242)
- 编号(9558)
- 成果(8847)
- 部(7171)
- 重点(7076)
- 课题(6521)
- 大学(6371)
- 教育部(6161)
- 科研(6135)
- 性(6010)
- 发(6009)
- 项目编号(5904)
共检索到104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天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梅 向鸿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从1987年《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发[1987]69号)颁布实施,迄今已恢复了近20年。劳动争议仲裁作为一种准司法处理劳资矛盾的形式,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为规范企业管理,化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民事诉讼相比,劳动仲裁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盲点,影响和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默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恢复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且纠纷的内容日益复杂。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增强,要求越来越严格,现有的工作力量(包括人、财、物)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鑫
劳动争议仲裁作为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120份劳动争议文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方式逐步从仲裁裁决向仲裁调解转变;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服裁率偏低,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案件分流作用不足;劳动争议主体单方胜诉的比例下降,而双方部分胜诉的比例显著增高,政府的角色从单一的保护劳动者权益开始向调节劳动双方利益转变。
关键词:
劳动争议处理 仲裁调解 劳动仲裁文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鑫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理基础是权利人对义务人的请求权。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以下简称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仲裁实践中,关于二倍工资和带薪年休假争议仲裁时效存在争议,本文就此来谈谈个人的观点。第一,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样起算。仲裁时效的起算直接影响到双方当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建民 孙丽
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是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仲裁制度在制度设置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立法现状,参照和借鉴国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一些立法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