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2)
2023(11437)
2022(9575)
2021(9010)
2020(7531)
2019(17140)
2018(16997)
2017(31880)
2016(17249)
2015(19926)
2014(20031)
2013(19807)
2012(18681)
2011(17066)
2010(17137)
2009(16161)
2008(16104)
2007(14502)
2006(12926)
2005(12116)
作者
(49617)
(41561)
(41316)
(39533)
(26379)
(19717)
(18808)
(16137)
(15746)
(14888)
(14303)
(13943)
(13551)
(13452)
(13242)
(12670)
(12381)
(12054)
(11907)
(11841)
(10744)
(10124)
(10110)
(9525)
(9252)
(9243)
(9225)
(9208)
(8418)
(8360)
学科
(75331)
经济(75176)
管理(52288)
(48173)
(40549)
企业(40549)
方法(28516)
中国(24109)
数学(23761)
数学方法(23571)
(20429)
(20051)
(19664)
业经(18089)
(16998)
贸易(16987)
(16635)
(15203)
(14310)
银行(14291)
(14246)
金融(14239)
地方(13900)
(13799)
(13774)
产业(12117)
农业(12009)
体制(11732)
理论(11699)
技术(11430)
机构
大学(254839)
学院(252326)
(115045)
经济(112910)
管理(93381)
研究(93110)
理学(78802)
理学院(77907)
管理学(76872)
管理学院(76388)
中国(73027)
(55154)
(54932)
科学(51254)
(46394)
财经(42536)
研究所(41571)
中心(41281)
(38655)
(38427)
(38056)
经济学(37073)
北京(35366)
(33498)
经济学院(33258)
(32379)
业大(32242)
师范(32068)
财经大学(31510)
(30052)
基金
项目(161045)
科学(128130)
研究(122239)
基金(118540)
(102837)
国家(102038)
科学基金(86873)
社会(80861)
社会科(76819)
社会科学(76806)
基金项目(61170)
(59696)
教育(55562)
自然(51852)
(51055)
自然科(50641)
自然科学(50624)
自然科学基金(49779)
资助(48662)
编号(48146)
成果(41485)
(37728)
重点(36824)
(35847)
(35218)
国家社会(35057)
课题(34677)
(33634)
教育部(32914)
(32392)
期刊
(133194)
经济(133194)
研究(83858)
中国(58107)
(43517)
管理(38218)
学报(36627)
(35913)
科学(35246)
教育(29697)
大学(28918)
学学(27070)
(26939)
金融(26939)
农业(24245)
财经(22604)
经济研究(21853)
技术(21643)
(19788)
业经(19483)
问题(18136)
(18029)
国际(17325)
世界(15090)
(13550)
技术经济(12507)
(11374)
(11257)
论坛(11257)
现代(11207)
共检索到404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华  
从深层次上讲 ,制约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表现为体制性障碍 ,包括过于普遍化的国有企业制度、尚不规范的产权制度、不适当的行政性介入、程序繁杂的企业融资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萍  
90年代以来,国际放贷及投资活动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急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惜大举借贷和吸引外资。但由于发达国家对国际放贷及投资活动的操纵和控制,投机资本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风险,并降低了债务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乐真  
也谈中国何以与诺贝尔奖无缘──从我国科技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谈起胡乐真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赵红州教授的《中国切莫忘了诺贝尔奖》一文(见《中国科技论坛》1995年第4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我们何以长期与诺贝尔奖无缘?我同意赵文所作的结论:“这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荣涛  郑逢波  
随着形势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正在弱化。由于政府的行政性垄断和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民间投资增长缓慢。要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启动民间投资,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政府经济行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光华  陈国富  
现行的融资体制与民营经济在预算约束的性质、融资渠道和信用关系上并不兼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不可能通过对现行融资体制的有限调整而得到解除。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体制只能“内生”出来 ,这意味着国家应该积极推进金融领域的开放 ,鼓励和支持国内民营金融机构进入金融领域。在漫长的信用关系转换中 ,国家应坚定不移地履行产权保护职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静  王磊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剧,种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具有全球竞争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竞争的焦点。本文首先运用国际种子联盟发布的2006—2012种子贸易数据,借助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分析工具,从市场份额角度测算比较分析了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结果显示,中国种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基本保持在2%左右,远远低于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目前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不足但上升态势明显。然后借助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菱形钻石模型,围绕种业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对制约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快育种研发、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赵宁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跨界属性强,其治理需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但由于跨界视域下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缺位及相关法规政策间的不协调,行政管理体制长期形成的惯性所导致的各行为主体之间权利、职责和义务的不清晰以及缺少政策执行的专门机构,造成微观中的各种关系难以协调和工作之间的相互推诿,最终导致政策执行效率低或无效。破除校企合作体制性障碍,应从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建立政府购买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制度三方面着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招容  
农民收入问题 ,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 ,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经济体制不完善 ,制约生产要素的积累、投入与资源配置 ,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制度创新 ,克服、消除体制性障碍 ,确保农民收入增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从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和治理看,某些方面的改革还相对滞后,突出反映在与政府管理体制有关的改革;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方面的改革。这意味着改革需要继续向深度推进,也意味着在分析通货膨胀问题时,不能忽视中国仍处于体制转型之中这一基本特征,应当进一步放宽视野,开拓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西朗  
本文认为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存在着的体制性障碍 :主要包括 :( 1 )经营主体多元化与经营秩序混乱的矛盾 ;( 2 )经营主体多元化与“大企业”战略、“大经贸”战略的矛盾 ;( 3)经营主体多元化与人才短缺和人才浪费同时并存的矛盾。消除这些体制性障碍应采取硬化企业的行为约束机制和大力推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结构的战略性改组与优化等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屹山  张可  辛本禄  
东北振兴遇到的困难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问题,但归根结底仍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已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共识。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核心是解决政府和企业关系的问题,东北需突破的是优化市场环境和转变政府职能,而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是放权给企业、放权给市场,并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和相应的经济权力主体。因此,从解决制度性障碍出发,东北振兴根本在企业,关键在政府。具体应继续简政放权、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谋划"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有效途径,拓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波  寇铁军  
我国正在进行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未实质触及政府间税权尤其是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这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问题,存在行政和财政体制改革不同步的体制性障碍。推进我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应审视、锚定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目标取向,通过政府间关系制度重构和创新,破解我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娟  
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土地利用全过程,实现农村土地的循环利用,是解决目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土地质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制度、法律、社会保障、市场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循环利用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小萍  
一、国有经济布局过于宽广,制约了资本市场 的发展,使国有资本难以进退自如 党的十五大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要通过“抓大放小”,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使国有资本从部分产业、行业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流向和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通过债转股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通过股份制改造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这实际上是把国有资产作为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让渡和交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一方面必须有资本投资者,而且他们愿意让渡,具有接替国有资本退出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有资金需求者,而且有使资本增值的动机和能力。在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