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4)
2023(11481)
2022(9760)
2021(8939)
2020(7220)
2019(15990)
2018(15735)
2017(29534)
2016(15934)
2015(17514)
2014(17045)
2013(16938)
2012(16134)
2011(14589)
2010(15020)
2009(13969)
2008(14273)
2007(13332)
2006(12056)
2005(11085)
作者
(44936)
(38162)
(37591)
(35098)
(23773)
(18187)
(16779)
(14752)
(14412)
(13492)
(12973)
(12517)
(12101)
(12063)
(11613)
(11279)
(11064)
(10962)
(10858)
(10763)
(9559)
(9513)
(9132)
(8882)
(8760)
(8544)
(8427)
(8307)
(7666)
(7582)
学科
(69265)
经济(69194)
(63744)
管理(50313)
(46415)
(41980)
企业(41980)
农业(31233)
中国(24987)
业经(22216)
地方(21511)
技术(19708)
(19119)
方法(18452)
(14933)
数学(14565)
数学方法(14451)
(14042)
(13211)
银行(13189)
技术管理(12907)
(12686)
(12469)
财务(12444)
财务管理(12404)
(12236)
金融(12236)
企业财务(11899)
(11852)
(11500)
机构
学院(225844)
大学(218067)
(97316)
经济(95348)
管理(88598)
研究(78807)
理学(75141)
理学院(74342)
管理学(73401)
管理学院(72961)
中国(63602)
(53418)
(46371)
科学(45615)
(44299)
农业(40207)
(39809)
(38573)
中心(37185)
业大(36500)
研究所(35175)
财经(33023)
(30556)
师范(30296)
(30199)
(29833)
北京(29226)
(28818)
(27538)
经济学(27408)
基金
项目(141416)
科学(113139)
研究(110643)
基金(100052)
(85576)
国家(84628)
科学基金(73637)
社会(72020)
社会科(67862)
社会科学(67844)
(59736)
基金项目(53562)
教育(48695)
(47357)
编号(46568)
自然(43727)
自然科(42749)
自然科学(42741)
自然科学基金(41983)
资助(37873)
(37414)
成果(37285)
(35587)
课题(32325)
创新(32277)
重点(31242)
发展(31049)
(30804)
(30516)
(30354)
期刊
(126272)
经济(126272)
研究(70659)
中国(60631)
(58113)
农业(39001)
(35815)
管理(33950)
科学(31559)
学报(30650)
教育(28540)
(27415)
金融(27415)
业经(27157)
大学(24840)
学学(23327)
技术(21485)
(19194)
经济研究(16934)
问题(16765)
财经(16018)
农村(14791)
(14791)
农业经济(14659)
(13809)
技术经济(13470)
科技(13336)
世界(12969)
(12548)
经济问题(12203)
共检索到372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琳  许远明  程波副  
本文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发展农民工劳务中介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农民工劳务中介现存问题,从政府的定位、法律法规的制定、社会环境的塑造以及其自身的创新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啸林  韩新磊  
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于增加农民工就业数量,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维护农民工权益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同时,劳务派遣组织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其规范化发展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与之相关的诸多主体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务派遣组织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但从作者对河南部分地市的调查情况来看,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若不及时规制将不利于农民工的就业与维权、不利于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在当今社会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行,对保护农民工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的保护进行了浅析,阐述了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运用《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条款,提出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在当前发展中也面临着急待克服的制度性障碍,当务之急是要在影响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的运行规范、职能定位、自身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丹丹  方天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妍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利益为纽带,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慈  
时至今日劳务派遣已经在农民工务工中占据主要地位,研究分享视野下农民工劳务派遣问题与对策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具有基础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劳务派遣的发展源流与意义的梳理,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劳务派遣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重点,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城镇化推进与劳动力结构改革中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茜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自发无序"向"依法有序"转移,保障城乡统筹,提高就业稳定性,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务派遣的重要功能。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讨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以解决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为进一步推行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然  唐静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就业难与维权难并存。如何实现农民工顺利就业以及如何确保农民工就业后的合法权益,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于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数量,提高农民工就业的质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为了推动劳务派遣规范发展,促进农民工的就业与维权,必须发挥政府、法律和集体谈判的共同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东海  
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为降低人工成本,逐步将保洁、保安等工作岗位外包给社会专业劳务公司,本文提出劳务外包业务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关注事项与相关建议,以期内部审计在加强劳务外包业务管理、提高劳务工作质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剑光  
农村社会中介组织是新生事物,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中介组织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论述农村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发展对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勤  
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导致了一大批享受不到父母关爱、得不到学校良好教育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群体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透视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池净  
一、大学基金会的发展和现状1994年4月,国内第一家大学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截至2013年9月30日,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目前已注册的大学基金会近190家,其中15家在国家民政部注册为全国性基金会,其余大学基金会注册为地方性基金会;吉林大学教育基金会、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注册为公募基金会,其余大学基金会均为非公募基金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长珍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审计环境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医院的内部审计面临着挑战与变革。其中,如何对内部审计职能进行创新,是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文章从我国医院的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出发,提出医院在内部审计职能上的创新方向,并针对这些创新方向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洁  申斯  
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用工的不规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切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快劳务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将培训和输出相结合,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城里就业,实现农民"非农化"是我国劳务经济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