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7)
2023(10909)
2022(9189)
2021(8560)
2020(7091)
2019(15575)
2018(15453)
2017(29221)
2016(15689)
2015(17187)
2014(16597)
2013(16215)
2012(14714)
2011(13460)
2010(13764)
2009(13105)
2008(13269)
2007(12298)
2006(11070)
2005(9876)
作者
(42440)
(36611)
(35820)
(33815)
(22614)
(17247)
(15928)
(13853)
(13771)
(12720)
(12402)
(12036)
(11576)
(11341)
(11115)
(10787)
(10515)
(10476)
(10322)
(10205)
(8981)
(8874)
(8549)
(8477)
(8198)
(8177)
(7963)
(7918)
(7240)
(7181)
学科
(65537)
经济(65448)
(61643)
管理(52518)
(49328)
(41135)
企业(41135)
农业(32893)
业经(22829)
(19099)
方法(18885)
技术(18566)
(17612)
中国(17452)
数学(15711)
数学方法(15541)
(13853)
技术管理(12836)
地方(12652)
农业经济(12440)
(12015)
土地(11711)
(11559)
(11505)
银行(11492)
(11338)
(11028)
体制(10561)
(10052)
金融(10050)
机构
学院(219361)
大学(213805)
(93889)
经济(92001)
管理(88190)
理学(75505)
理学院(74780)
管理学(73775)
管理学院(73365)
研究(72011)
中国(59017)
(52901)
(44316)
(44283)
科学(41060)
农业(39793)
业大(37010)
(36293)
中心(35138)
(35051)
财经(33630)
研究所(30952)
(30450)
(27656)
经济学(27293)
北京(26946)
(26884)
师范(26682)
(26062)
经济管理(25979)
基金
项目(143466)
科学(115414)
研究(110776)
基金(104389)
(89696)
国家(88773)
科学基金(77613)
社会(73274)
社会科(69156)
社会科学(69138)
(58731)
基金项目(56034)
教育(48848)
(47041)
自然(47001)
自然科(45903)
自然科学(45894)
编号(45309)
自然科学基金(45126)
资助(39078)
(36022)
成果(36016)
(34528)
创新(32752)
(32288)
(32082)
重点(31787)
课题(31079)
(30616)
国家社会(30602)
期刊
(116914)
经济(116914)
研究(65276)
(58680)
中国(56011)
农业(39416)
(35390)
管理(32341)
科学(31999)
学报(30571)
大学(25428)
业经(25395)
(25325)
金融(25325)
学学(24226)
教育(23106)
技术(19498)
(18564)
财经(16808)
问题(15895)
农村(15152)
(15152)
农业经济(14988)
经济研究(14859)
(14457)
(13098)
科技(13018)
技术经济(12211)
世界(12075)
经济问题(11378)
共检索到346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小琴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坚持现行农地集体所有的政策不变,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坚持不改变耕地用途的前提下,将农地产权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蕾  张红丽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农地产权制度是构建在农地上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文章首先对影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农地产权供给不足、农地承包制度供给不足、农地经营制度供给不足、土地使用权流转不完善四个现存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较为重要的缺陷。最后,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提出了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琢  
1987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南海县(现已改为市,以下简称南海)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的课题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副产品出口基地。1989年,南海分析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新矛盾,这就是农村现代化同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南海针对这个现实矛盾,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以改革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目标铺开了164个改革试点,推行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制。这次改革试点扬弃了农村传统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了农村合作经济的产权制度。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夫永  柯娟丽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回顾,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以及对其进行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并结合我国实情,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和创新原则做了探索性思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瑞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市场化配置杨继瑞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深层基础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没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创新目标模式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因此,有必要根据现代土地产权理论的运作机理,促进农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启仁  陈书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新民  
文章通过对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考察,分析了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所有权残缺",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指导思想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构建以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农村新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构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炎  唐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但即便如此,现行的以集体所有为前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旧存在农地产权模糊、产权主体模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以及农地产权管理效率偏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造成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弊端的原因进行了透析,并由此提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荣材  
在二元经济体制下,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承担着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政策功能,土地被异化为“准公共品”,农村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改革与创新的思路是:在遵循平等和效率的原则下,赋予农民稳定、完整、有效的土地产权,加强农村土地立法,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改革二元经济体制,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之间在汲取资源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努力构建区域竞争力。我国是一个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农业大国,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必然是构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农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产权制度作为农村各项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不同的制度选择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不同影响,构建区域竞争力必须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建议:在我国建立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相分离、国家与农民双重所有的土地产权制度格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琢  
本文针对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出现的农村现代化与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南海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讨了如何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即实行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制,并对其基本原则、作法、步骤、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荣材  
现行的家庭承包制土地产权制度由于受改革初期的理论准备不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主要是针对集体化生产方式的改革,而对于产权主体的界定则缺乏系统的考虑,从而导致多重产权主体的存在。因此,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当界定农村土地产权主体,重塑和确立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的地位,构建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家庭完整有效的土地产权,而国家和村委会作为土地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凌云  
农村非农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不稳定:1.农地产权制度主体不清,2.产权内容残缺,3,农地承包权不稳定,这不仅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低下,而且也消极地影响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非农化的进程。通过对农村城镇化和农地产权制度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状况阻碍了农地流转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基于上述,本文提出了推动农村城镇化中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欣  
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位、产权模糊、权能残缺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立法不规范、行政权利泛滥和理论缺失等。因此,要从重构所有权主体、使土地权利内容明晰化、排除行政不当干预、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