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9597)
2022(8016)
2021(7406)
2020(5956)
2019(13668)
2018(13455)
2017(25481)
2016(13243)
2015(15258)
2014(15287)
2013(15379)
2012(14981)
2011(13936)
2010(13984)
2009(12865)
2008(13015)
2007(11564)
2006(10657)
2005(10052)
作者
(39603)
(32928)
(32838)
(31152)
(20932)
(15587)
(15017)
(12797)
(12715)
(11857)
(11364)
(10959)
(10760)
(10492)
(10290)
(10049)
(9885)
(9571)
(9345)
(9226)
(8617)
(8079)
(7910)
(7533)
(7514)
(7335)
(7283)
(7247)
(6656)
(6569)
学科
(72191)
经济(72136)
管理(36315)
(35609)
(26762)
企业(26762)
中国(24951)
方法(23442)
地方(20825)
数学(20029)
数学方法(19919)
(19051)
业经(17133)
(14829)
贸易(14815)
(14378)
(13460)
农业(12892)
产业(12578)
(12477)
地方经济(12465)
(12302)
(12250)
银行(12242)
(11968)
(11836)
金融(11836)
(11445)
环境(11028)
技术(10672)
机构
大学(200126)
学院(199800)
(95081)
经济(93491)
研究(77903)
管理(74498)
理学(61849)
中国(61701)
理学院(61114)
管理学(60471)
管理学院(60068)
(44781)
科学(43239)
(41777)
(39359)
研究所(35240)
中心(34674)
财经(32417)
(30885)
经济学(30473)
(30432)
北京(29623)
(29505)
(27772)
(27618)
师范(27556)
经济学院(27394)
(24993)
业大(24540)
科学院(23830)
基金
项目(124495)
科学(99413)
研究(95674)
基金(90957)
(78463)
国家(77845)
科学基金(66423)
社会(63780)
社会科(60750)
社会科学(60740)
基金项目(46940)
(46596)
教育(41471)
(39282)
自然(38401)
编号(38288)
自然科(37510)
自然科学(37501)
资助(37256)
自然科学基金(36881)
(33976)
成果(32348)
发展(28501)
(28258)
重点(28226)
(28037)
国家社会(27782)
课题(26561)
(25931)
中国(25775)
期刊
(113983)
经济(113983)
研究(68087)
中国(46973)
(31100)
管理(29482)
(29480)
学报(26962)
科学(26883)
(22933)
金融(22933)
教育(21909)
大学(20634)
农业(20581)
经济研究(19398)
学学(18843)
业经(18367)
技术(17645)
财经(16832)
问题(15276)
(14845)
(14053)
图书(13955)
世界(13074)
国际(12789)
(11729)
技术经济(11172)
(10114)
论坛(10114)
书馆(10035)
共检索到331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季  
时代呼唤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加速社会进步的推进器。改革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还处于幼稚时期。目前,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时机已到,我们应抓住时机,做好宏现环境和产业具体发展目标两大方面工作。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华勋基  
本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了研究,并指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存在着双重差距,因此应参与国际竞争。为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产业体系,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诸如疏导瓶颈,加速发展电子通信业,多渠道集资,负债经营,分工专门化,发挥个体优势,提高整体水平:植根于大中城市,辐射四方,创造一定规模的产值。最后,作者对今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行了预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秀梅  
采用深入分析和系统综合方法阐述中国信息产业必须走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全文分三部分 :(1)回顾其发展史 ,总结所取得的成就 ;(2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3)重点论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并提出具体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万平  陈建中  
1.贵州信息产业的产出结构分析 由于贵州国民经济的长期落后,信息产业要从传统的三次产业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1998年,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为贵州相应信息产业管理机构的挂牌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预示着贵州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次机遇,充分发挥政府的强制力和市场的引导力,催化信息产业的分离和成长过程,那么,实现国民经济的跳跃式、超常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笔者从贵州1987年,1992年投入产出表中所获资料,经整理后得到这两个时期贵州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都庆  
有求必应应必有效──谈发展信息产业刘都庆进入信息时代,国外在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国内各种信息咨询服务企业也大量涌现,我们统计部门面对这一形势,应当是大有作为的。信息的内涵很丰富,社会经济信息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而具有数量特征的统计信息,又是社会经济信息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剑波  
寻求信息产业发展的科学调控─—《信息产业管理》评介岳剑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对各种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过程。自本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社会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明华,李国平,杨小兵  
产业链是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产业链分析为观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是认识和判断产业各环节竞争能力、确定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并为政府和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法。本文正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认识电子信息产业,评价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进而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今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国年  
文章从信息技术国产化、培育信息技术市场、培养信息人才、制订扶持性政策及相关法规等四个方面对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步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友敬  齐建国  金建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电讯与信息产业论坛”于1993年11月9—1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论坛的国外代表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8家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电讯与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来自这些公司的近60名总裁、副总裁、总经理层次的代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复国  
信息产业是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和新的生产力的代表 ,是中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本文提出 ,发展中国信息产业 ,要强化国家的战略竞争意图和政府的导向作用 ,强化“中国制造”意识 ,培育全球竞争优势 ,实现由信息产业大国向信息产业强国的迈进
[期刊] 预测  [作者] 金建  
1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信息产业形成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信息产业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有助于同其他产业相比较,探索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的新战略和新机会。首先。根据信息产业具有的高渗透性、知识技术智力密集、高投入、高增殖、增长快需求广、就业面大、综合性强、无污染等特点分析,表明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与农业、钢铁、能源、汽车相并列的五大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跨世纪的新兴产业。其次,信息产业的发展意味着工业化的经济向信息化经济的转变,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出现以信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向东  Ernest J· Wilson  
电子政务是中国信息化战略的重中之重,但其实际发展与预期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本文以中国“以电子政务拉动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为研究重点,把这一政策放在中国信息化历史中加以考察,分析中国信息化新阶段ICT市场的新变化和新挑战,针对电子政务实践与预期间的差距,对该政策提出我们的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英隆  
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应走出一条既有系统性又有重点,既有国情特色又兼容世界的中国式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具体要点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确立和处理好几重关系:一是战略制高点的确立及其内在联系,包括软件产业内各要素的网络关系,软件产业系统目标与各要素的功能要求的结合关系等;二是战略制高点与产业增长点(支撑点)的关系,也包括软件产业与硬件制造业的关系;三是产业增长点与基本点的关系,包括前沿产业的突进与基础产业的关系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安珍  
论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发展道路张安珍ABSTRACTTodevelopinformationindustryinChina,economicalydevelopedregionsshouldpromotethedevelopmentinunderdev...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