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3)
- 2023(12557)
- 2022(10618)
- 2021(9711)
- 2020(8581)
- 2019(19427)
- 2018(19416)
- 2017(37564)
- 2016(20764)
- 2015(23695)
- 2014(24291)
- 2013(24064)
- 2012(22461)
- 2011(19900)
- 2010(20587)
- 2009(19435)
- 2008(20075)
- 2007(18673)
- 2006(16456)
- 2005(15359)
- 学科
- 济(90027)
- 经济(89898)
- 业(88375)
- 企(79817)
- 企业(79817)
- 管理(76451)
- 方法(39459)
- 财(32177)
- 数学(30485)
- 农(30379)
- 数学方法(30128)
- 业经(29401)
- 务(23210)
- 财务(23158)
- 财务管理(23113)
- 制(22206)
- 中国(22050)
- 企业财务(21871)
- 农业(20940)
- 技术(18539)
- 理论(17621)
- 和(17120)
- 体(16988)
- 策(16332)
- 学(16164)
- 划(15832)
- 地方(15672)
- 贸(15526)
- 贸易(15522)
- 易(15033)
- 机构
- 学院(309518)
- 大学(303666)
- 济(127053)
- 经济(124253)
- 管理(120373)
- 理学(101335)
- 研究(100570)
- 理学院(100314)
- 管理学(98769)
- 管理学院(98202)
- 中国(81777)
- 京(64721)
- 财(64328)
- 科学(61055)
- 农(58006)
- 所(53002)
- 江(51252)
- 财经(49291)
- 中心(47364)
- 研究所(47055)
- 业大(46190)
- 农业(45582)
- 经(44319)
- 北京(41002)
- 州(40133)
- 范(37433)
- 经济学(37374)
- 师范(37023)
- 财经大学(35719)
- 院(35653)
- 基金
- 项目(190713)
- 科学(149377)
- 研究(141680)
- 基金(135837)
- 家(117489)
- 国家(116361)
- 科学基金(99756)
- 社会(88145)
- 社会科(83343)
- 社会科学(83317)
- 省(77556)
- 基金项目(71620)
- 教育(65077)
- 自然(63898)
- 划(63522)
- 自然科(62366)
- 自然科学(62346)
- 自然科学基金(61273)
- 编号(58923)
- 资助(55766)
- 成果(48294)
- 重点(42724)
- 创(42184)
- 部(42006)
- 业(41534)
- 发(41334)
- 课题(41040)
- 创新(38690)
- 性(36615)
- 科研(36388)
- 期刊
- 济(152378)
- 经济(152378)
- 研究(92645)
- 中国(65322)
- 财(56281)
- 农(54441)
- 管理(48419)
- 学报(46814)
- 科学(42565)
- 农业(36250)
- 大学(35193)
- 学学(33249)
- 教育(33044)
- 融(32337)
- 金融(32337)
- 技术(29829)
- 业经(27272)
- 财经(25412)
- 经济研究(22925)
- 经(21909)
- 业(21300)
- 问题(20190)
- 技术经济(18144)
- 财会(16843)
- 贸(16101)
- 版(15217)
- 商业(15039)
- 现代(14766)
- 统计(14737)
- 理论(14513)
共检索到483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秀清
在我国,偿债能力分析还处于相对较落后的状态。一方面,财务分析在我国起步较晚;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未能与国际接轨,同国际财务报告相差很大。目前我国财务分析者进行偿债能力最常用的方法是以财务报告其中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为根据,通过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超现金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全部债务比率等一系列比率指标并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来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芳强 耿成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间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现有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体系已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风险水平。本文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构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体系,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小娴 章文芳 吴宁
偿债能力是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高校偿债能力进行正确、客观评价的基础和关键,对高校平稳有序发展意义重大。一、高校偿债能力影响因素高校在偿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一是债务资金规模,高校债务资金规模越大,利息费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苏武俊 陶新元
目前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最常用的方法是:以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为根据,计算一系列比率指标并与有关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但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些比率指标在计算、分析评价上已显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加以改进。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一、部分分析指标相对滞后,影响了分析结果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值,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短期偿债能力。其局限性表现在:(1)无法从动态上反映短期偿债能力。因为该指标的计算资料来自反映时点状况(如年末)的资产负债表。(2)具有很强的粉饰效应。流动资产中各项目所占的比重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影响很大,流动性较差的项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梅英
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中一个重要组成内容。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方法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安全性的角度剖析了其中问题所在 ,并分别论述了在现有的分析方法基础上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应该完善之处。
关键词:
安全性 偿债能力 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秀荣
本文认为,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有无偿债能力,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对它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安排好到期债务的偿还;二是要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如果企业仅仅满足于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经营还算不上安全。
关键词:
企业 偿债能力 财务分析 安全经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福隆
我国财务理论借鉴西方财务理论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来进行。这两个指标本身存在着缺陷 ,标准不能简单地规定为 0和 1,应充分考虑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不同行业与规模的现实情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焕俊 孙丽英
利用我国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立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加以探讨,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区别在于两者评价的内容、范围、重要性和建立的意义不同;联系在于财务风险指标 体系可以看作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分支,两者有交叉,后者对前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国强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不仅事关企业能否正常、持续地经营,也将会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负债率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一般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等于1,速动比率等于2,资产负债率低于60%,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负债比率,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但单纯地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邱敬波
投资者关心的是资本赢利能力 ,债权人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 ,所以 ,做好企业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分析工作 ,无论对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赢利能力 偿债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戢运丽
企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是由反映其发展能力内在特质的企业文化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三大指标共同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在三大能力共同构成的指标体系中,企业文化能力是企业发展能力的灵魂,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企业发展能力的基础和媒介,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能力的支柱。
关键词:
企业文化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彬
对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等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进行静态分析,不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动态反映,同时考虑到能真正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不仅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息税前利息倍数等,还包括销售净利率、销售现金比率等通常认为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本文基于现金债务总额比这一财务指标,构建了一个全面动态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白世萍
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家财务报表反映为盈利的企业可能因为不能偿还到期贷款而面临清算和倒闭,而一家亏损企业却能偿还贷款并继续维持经营。这种看似奇怪的现象说明,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偿还贷款,进而防范信贷风险,仅看其盈利能力是不全面的。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利润是偿还贷款的来源,但不能直接偿还贷款。企业到底能否还贷,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夏红雨
文章从三个主体(债权人、投资人、企业经营管理者)出发,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各自能够收集到的财务资料和数据以及他们对待风险的态度的基础上结合偏差分析,进而分层次地构建适合各个分析主体的企业偿债能力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偿债能力 差异原因 利益主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简燕玲
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是走向财务失败的内在原因。如何保证企业的安全经营,成为财务分析中的主要内容。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安排好到期债务的偿还;二是要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如果企业仅仅满足于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经营还算不上安全。企业应是在安排好到期债务偿还的同时,还应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和盈利。
关键词:
安全经营 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 财务比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