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9)
- 2023(5757)
- 2022(4905)
- 2021(4959)
- 2020(4157)
- 2019(9658)
- 2018(9646)
- 2017(17904)
- 2016(9698)
- 2015(11592)
- 2014(11478)
- 2013(11514)
- 2012(11188)
- 2011(10523)
- 2010(10376)
- 2009(9703)
- 2008(10230)
- 2007(9021)
- 2006(8295)
- 2005(7857)
- 学科
- 济(40972)
- 经济(40931)
- 管理(25838)
- 业(20533)
- 方法(18922)
- 数学(16853)
- 数学方法(16570)
- 企(16258)
- 企业(16258)
- 中国(15635)
- 贸(10736)
- 贸易(10730)
- 学(10718)
- 易(10578)
- 图书(10378)
- 书馆(9830)
- 图书馆(9830)
- 农(9384)
- 财(9342)
- 制(8609)
- 工作(7466)
- 银(7138)
- 银行(7126)
- 业经(6958)
- 行(6928)
- 和(6844)
- 融(6416)
- 金融(6415)
- 关系(6212)
- 出(6098)
- 机构
- 大学(151281)
- 学院(141570)
- 济(62535)
- 经济(61314)
- 研究(54090)
- 管理(50289)
- 中国(44374)
- 理学(41473)
- 理学院(40901)
- 管理学(39956)
- 管理学院(39654)
- 京(34054)
- 科学(31936)
- 财(28407)
- 所(27882)
- 研究所(25097)
- 中心(24426)
- 北京(22546)
- 财经(22525)
- 农(22346)
- 图书(22066)
- 江(21895)
- 书馆(21520)
- 图书馆(21515)
- 范(20898)
- 经济学(20863)
- 师范(20721)
- 经(20692)
- 院(19117)
- 经济学院(18675)
- 基金
- 项目(87329)
- 科学(67950)
- 基金(65542)
- 研究(64016)
- 家(57707)
- 国家(57302)
- 科学基金(47753)
- 社会(41932)
- 社会科(39817)
- 社会科学(39807)
- 基金项目(33145)
- 自然(28911)
- 省(28690)
- 教育(28461)
- 资助(28376)
- 自然科(28308)
- 自然科学(28298)
- 自然科学基金(27828)
- 编号(25838)
- 划(25634)
- 成果(24070)
- 部(20794)
- 中国(19856)
- 重点(19339)
- 国家社会(19135)
- 教育部(17934)
- 发(17821)
- 大学(17150)
- 科研(16776)
- 创(16629)
共检索到242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原
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继续修订中,建议适度发展第二分类方案。“D(9)法律”类征得充实提高。建议再设:“O(8)系统科学”类;“F(9)知识经济”类;以及“B(0)现代哲学理论”类。
关键词:
情报分类,知识组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满庄
图书分类法是图书文献分类依据和大法,也是图书文献分类、序化、检索的一种应用性工具。“应用”是分类法的价值所在,一部分类法要保持它的应用性和生命力,就必须在立足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赋与其动态性。随着当代学科的发展变化,边缘学科、交叉科学不断涌现,图书分类法的稳定性也受到冲击。因此客观上要求分类法适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学科的发展和满足图书文献分类、检索的需要。作者曾经在《第4版类目浅议》一文对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成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以下简称《资料法》)自编成试用至今,历经3次修订,虽然一次比一次完善,但总存在先天不足,难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科技文献标引,特别是满足专业图书馆文献集中及进一步细分的需要,我馆采用了《资料法》组配方法。这将有助于充分、准确、灵活地表达文献的完整内容。一、组配功能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向体系分类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及时、准确反映新科技、新课题及内容专深的科学论著。然而,就目前来看,任何一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晓燕
通过全面对比《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与第五版在TP类目设置的异同,阐述新版的主要修订特色和有待解决问题,以期《中图法》再次修订时,TP类目设置更具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志萍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图书分类法兼容的几种途径。在比较基础上,认为集成类表法最适合《中图法》及《科图法》的兼容特点。讨论了具体实现兼容的技术手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建年 侯汉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各版本中的类目名称、体系结构以及地位不断变化,其相关学术争论也一直不断。针对《中图法》第4版A大类列类存在的大类类名、体系、依人列类、著作复分体例、文献保证等问题,提出将此大类与Z综合性图书大类合并,改造为总类或综合性大类的全新修订与改造方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冰 侯汉清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地区复分表存在类目设置不合理、类目粗略、分类繁琐复杂等问题。字母改造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改造方法包括:对被分散列类的国家类目进行改造;采用原复分号加1-2位字母标记的方法进行类目加细;统一使用标识符号,取消加"0"及中国地区表内的专用表,以解决长期以来容易出错的问题。实例分析表明,字母改造方案具有编号简单易行、便于标引等特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邓福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A类现存很多问题亟待修订解决,如类名冗长、类名不稳定、未留发展余地、编制技术运用不合理等。建议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修订中对A大类名称彻底修订,一级类目需确保按人依次排列,对具有共性的区分内容通过专类复分表来解决。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A类 修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蕾
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分类实践中,同一主题图书被冠以不同分类号、同一图书被分析成不同主题而被冠以不同分类号的情况较为普遍。其原因在于:分类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主题分析不准确、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类目设置缺乏认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体系设置存在弊端、图书馆著录规则不统一等。因此,在分类实践中可以通过提高分类人员的素质、制订分类细则、加强馆际交流等措施减少类号混用的情况。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丽娟
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在类分西文图书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对某些西文图书所关注的主题无相应的明确类目、各国某些类目未细分及有些类目无国别之分等局限性原因,导致类分的西文图书不能准确、全面地揭示西文图书的内容;就此问题,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有关西方图书的类目编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姜化林
根据中日文学类分类号转换工作实践,对《日本十进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标记符号、文学类时代划分、文学类大类设置和文学类分类体系进行对比与分析,提出了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与研究的转换规则,并罗列了大量的转换实例,力求解决工作之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晓燕 宋登汉
分析MBA类图书分类标引现状;并对总论"MBA"类图书归入不同类目是否妥当,作深入的探讨;并依据MBA类图书学科属性、《中图法》(第五版)F2经济管理类目体系、文献分类学知识,明确此类文献在《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合理归类。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周雨华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的"B2中国哲学"类目及其下位类设置存在如下问题:"B20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类目及其下位类是多余的,应删去;"B232"、"B233"、"B234"三个类目可以合并为一个类目,即"B232秦、汉哲学(公元前221-公元220年)";"B249"类目的类名有误,应改为"清代前期哲学(1644-1840年)";"B25近代哲学(1840-1918年)"的下位类应增设"B259.3孙中山"类目;"B26现代哲学(1919年-)"类目应按照"以时间为经,以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为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