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0)
- 2023(8390)
- 2022(6650)
- 2021(6212)
- 2020(5391)
- 2019(12657)
- 2018(12347)
- 2017(23703)
- 2016(12699)
- 2015(14446)
- 2014(14285)
- 2013(13802)
- 2012(12178)
- 2011(10728)
- 2010(11233)
- 2009(10544)
- 2008(11004)
- 2007(9975)
- 2006(8844)
- 2005(8334)
- 学科
- 企(71612)
- 企业(71612)
- 业(66480)
- 管理(56916)
- 济(56054)
- 经济(55982)
- 方法(28708)
- 财(21752)
- 数学(21088)
- 数学方法(20522)
- 业经(20401)
- 务(18248)
- 财务(18202)
- 财务管理(18186)
- 企业财务(17244)
- 理论(16053)
- 技术(15406)
- 企业经济(12151)
- 中国(11995)
- 和(11875)
- 划(11775)
- 策(11567)
- 经营(11289)
- 制(11282)
- 技术管理(10583)
- 决策(9470)
- 农(9436)
- 贸(9134)
- 贸易(9126)
- 体(9039)
- 机构
- 学院(181972)
- 大学(178056)
- 管理(76516)
- 济(72685)
- 经济(71162)
- 理学(65258)
- 理学院(64670)
- 管理学(63374)
- 管理学院(63027)
- 研究(51405)
- 中国(41398)
- 京(37567)
- 财(36281)
- 江(30075)
- 科学(29237)
- 财经(28326)
- 经(25553)
- 所(24982)
- 中心(23866)
- 北京(23812)
- 州(23400)
- 业大(22839)
- 商学(22080)
- 研究所(22064)
- 商学院(21874)
- 范(21523)
- 技术(21386)
- 师范(21349)
- 经济学(21339)
- 农(21164)
- 基金
- 项目(113478)
- 科学(91073)
- 研究(85182)
- 基金(82244)
- 家(69875)
- 国家(69205)
- 科学基金(62320)
- 社会(53608)
- 社会科(50885)
- 社会科学(50866)
- 省(46300)
- 基金项目(42328)
- 教育(42130)
- 自然(40841)
- 自然科(40096)
- 自然科学(40085)
- 自然科学基金(39408)
- 划(37653)
- 编号(35367)
- 资助(34936)
- 成果(27787)
- 创(26179)
- 重点(25306)
- 部(24693)
- 课题(24669)
- 创新(24109)
- 业(23915)
- 项目编号(23038)
- 发(22667)
- 教育部(22118)
共检索到281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可安
本文通过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的改革实践,阐释了"校企合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色,介绍了在"校企合一"的运作载体建设方面的经验,力图为职业院校尤其是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一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伟杰
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利益双赢性、信息及时性、内容针对性、互补性、评价客观性等对接原则,并探讨了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改革、供求人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对接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慧 韩忠培 陈瑶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的"利器"。文章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因地制宜地从构建产学研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以及共享机制四方面入手,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修炎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向互动合作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四项基本原则,采取争取政府政策与法规的支持,搭建校企间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主动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建立校企间有效的保障机制等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小其
高技能人才凭借掌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解决操作性的问题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专业人员。本文从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考察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构建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针对理论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地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的思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 理论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樱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缺口正日益加大,培养更多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实现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文章结合技能人才培养理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模式 优化 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立月
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的人才。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的财富,更是社会的财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有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来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天聪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与中、低级技能人才相比,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同的内涵结构、成长规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设计中的主要失误在于,长期以来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压在职前阶段的高职院校身上,对于职后阶段企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存在教育体系与劳动体系严重分离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视角出发,重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核心框架为,清晰界定不同阶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高技能人才不同培养主体的责任分工,着力提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深度合作,构建高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成长规律 制度设计 误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恰恰
培养组织体系化、成长方式多元化、技能提升模块化、激励导向正向化、人才管理网络化。高技能人才是员工队伍的核心与骨干,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多年来,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以下简称"山矿公司")通过高技能人才"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莉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产业政策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职业学校、企业和政府各有关主体的作用和定位,研究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途径,从而为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可操作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荣江
"基地+联盟"是高职院校与市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该模式由区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协同运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对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创新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构建,为地方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基地 联盟 协同 高技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庆国 曹晔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八种模式,并对八种模式的产生、发展与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及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能够指导培养机构有效选择培养模式,在宏观层面推动我国建立起适合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璇 唐林伟
"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活动平台,以项目任务为活动主线,在导师或者技术专家的带领下,一线技术工人通过观察、讨论、参与项目、反思等方式,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后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探究者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情境学习、默会知识及人才学相关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斌技师学院的实践探索为该模式提供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
工作室制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国强 朱炜 陆卫国
当前,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培养高技能人才,但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比例仍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供需匹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突出。构建区域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制定标准,对接任务建构课程,对接评价实施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指数推进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优化,使人才培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盛艳秋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基本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