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96)
2022(1913)
2021(1899)
2019(3983)
2018(4071)
2017(8276)
2016(4839)
2015(5620)
2014(5999)
2013(6093)
2012(5868)
2011(5420)
2010(5804)
2009(5727)
2008(6229)
2007(5943)
2006(5552)
2005(5253)
2004(4974)
2003(4829)
作者
(15348)
(12859)
(12625)
(12257)
(8053)
(6094)
(5761)
(4898)
(4836)
(4773)
(4377)
(4309)
(4231)
(4162)
(4049)
(3700)
(3688)
(3665)
(3658)
(3639)
(3468)
(3179)
(3155)
(3058)
(2880)
(2860)
(2824)
(2790)
(2645)
(2630)
学科
(22362)
经济(22324)
管理(17762)
(16748)
(14844)
企业(14844)
方法(8572)
(7811)
中国(7004)
(6529)
数学(6446)
数学方法(6291)
(6152)
(5921)
理论(5273)
业经(5034)
(4923)
银行(4917)
(4789)
财务(4763)
财务管理(4743)
(4631)
贸易(4628)
(4622)
企业财务(4497)
(4444)
教育(4421)
地方(4285)
(4184)
金融(4183)
机构
大学(81195)
学院(79069)
(30516)
经济(29660)
管理(26918)
研究(26525)
中国(22377)
理学(21438)
理学院(21143)
管理学(20659)
管理学院(20526)
(18473)
(17638)
科学(15759)
(15045)
(14603)
财经(13628)
(12975)
师范(12945)
研究所(12799)
(12035)
(12012)
北京(11995)
中心(11698)
(10810)
师范大学(10285)
(10016)
(9716)
财经大学(9692)
经济学(9076)
基金
项目(37893)
研究(29809)
科学(29240)
基金(26402)
(21976)
国家(21710)
社会(18324)
科学基金(18014)
社会科(17164)
社会科学(17155)
教育(14505)
(14492)
基金项目(13456)
成果(12840)
编号(12629)
(12306)
资助(11593)
自然(10753)
自然科(10494)
自然科学(10491)
自然科学基金(10304)
课题(9508)
(8746)
重点(8506)
(8373)
(7942)
教育部(7733)
项目编号(7679)
(7656)
人文(7513)
期刊
(45061)
经济(45061)
研究(30903)
中国(17823)
(16957)
教育(12836)
学报(12363)
管理(11399)
(10706)
科学(10647)
(10374)
金融(10374)
大学(9500)
财经(8781)
学学(8482)
(7596)
业经(6787)
技术(6685)
农业(6469)
问题(6460)
经济研究(5637)
图书(5629)
(5541)
书馆(4530)
图书馆(4530)
国际(4471)
理论(4469)
技术经济(4327)
(4323)
(4276)
共检索到141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浅论近代中日关系史分期问题陈景彦就整个中日关系而言,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大部分,关于古代和现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均已有人专门论及。但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迄今为止,除苏祟民先生在《关于中日关系史分期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①作为整个中日关系史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黎明  
王桂教授主编的《中日教育关系史》,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研究中日几千年来教育关系的书。通篇详细介绍了从远古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日之间源源流长的文化教育交往,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中日教育关系的性质、状况及其意义,填补了我国中日关系研究中的一项空白。《中日教育关系史》,既不同于中国教育史、日本教育史等国别教育史,又不同于中日两国教育比较史。它不是中日教育的简单相加或并列的比较,而是中日两国教育文化交流、摩擦、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史。它论证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不同国家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是一种客观现实。这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健  
浅谈影响中日关系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中日两国有着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由于地理位置相邻,所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互相影响很多,因此,双方比较容易互相理解、建立友好关系。当然,一旦发生动荡或危机,也比较容易波及对方,甚至发生战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邹钧  
再论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邹钧进人9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在1992年发表的《新国际形势与中日关系》一文,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内容和特点已做了具体的阐述。目前,国际社会虽然不会爆发核战争或世界规模的常规战争,但仍遭受更多更经常...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邹钧  
一从8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形势经历了战后以来重大的变化。当今世界进入了由苏美两极式格局向多极化格局的趋势发展,处于新旧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所谓世界格局,就是基于重要国家和重要国家集团间的力量对比和力量组合而促成的国际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在世界新旧格局转变的过程中,多极化趋势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万胜  栗硕  
自21世纪以来,日本逐渐将防御重点由东北转向西南,其中明显带有防范与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通过调整防卫体制与深化日美同盟,日本正在形成事实上的"西南防御"战略。2010年版《防卫计划大纲》的出台更进一步推动了其强化"西南防御"的战略部署。日本构筑"西南防御"体系的行为,严重削弱了中日两国间的战略互信基础,并对中日关系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冯瑞云  
邓小平的当代中日关系论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冯瑞云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我们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的战略目标,同时,还具体制定了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所需要实施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由他提出并得到充实发展的国际战略思想和...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鲁义  
当前中日关系中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鲁义中日两国自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20多年间,两国关系发展很快。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中国共产党与日本主要政党建立了交流关系;从80年代起中日双方设置了政府成员会议、副外长定期会议、民间人士会议和21...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贾超为  
国际形势的新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客观基础及政治基础的大转换和日对华认识的新变化等 ,都使中日关系进入一个复杂多变的转换期。日本政府确立了“重建信赖关系、坚持全面经济援助、开展外交合作、构筑安保体系”的对华新方针。中日关系将呈现出“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大稳小变”的发展格局。而实现政治军事大国战略后的日本将如何调整对华政策 ,将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衣保中  赵玉洁  陈景彦  沈海涛  巴殿君  沈和  许佳  张佳睿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这一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吉林大学、吉林省档案馆共同主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人员就"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发表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我们从具有代表性的6篇会议论文中节选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对抗日战争史与日本侵华史研究的时代价值、日本侵华罪证、日本历史认识、安倍谈话的实质、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推进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珊  
中日关系走向低迷由来已久,"参拜靖国神社"成为各方注目的焦点。本文仅从历史和地缘政治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形成进行探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莉  
大平正芳是日本著名政治家,他从少年时代起即对中国怀有友好感情,步入政界后敢于正视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并以政治家所特有的敏锐眼光为时代潮流而动,谱写了当代中日关系的友好诗篇。从其为两国关系解冻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从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到推动两国关系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大平与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功绩卓越。大平以不懈追求中日友好的精神风范,向世人展示了人类对和平与友谊的无尽向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中日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体现了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但近年来在两国以友好合作为主流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噪音,出现了政治关系紧张、经济关系扩大的不对称现象。这是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所致。但一国的国际战略和政策,不可能以某一集团利益为转移,而是以国家的基本利益为基础,以国与国之间的战略需求为根据。中日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相互战略需求,“中国威胁论”将不攻自破,从长远来看,两国关系虽还可能出现某些摩擦和挫折,但和平、友好、合作将成为主流,发展中日间的经济、文化关系的总趋势不会逆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楠  
概述了行政和法分别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论证了两者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阐述了误解两者关系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在当前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合理处理行政与法的关系,积极地同时推进法制工作与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切实达到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行政与法的相互促进关系将推动社会的进步,把握不好这种关系便会影响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进步,只有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行政与法的关系,立法工作坚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提升并规范行政水平以及加大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