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5)
- 2023(1800)
- 2022(1491)
- 2021(1428)
- 2019(2642)
- 2018(2642)
- 2017(4845)
- 2016(2707)
- 2015(3131)
- 2014(3379)
- 2013(3312)
- 2012(3254)
- 2011(3163)
- 2010(3425)
- 2009(3472)
- 2008(3913)
- 2007(3837)
- 2006(3491)
- 2005(3343)
- 2004(3156)
- 学科
- 济(14453)
- 经济(14432)
- 管理(10358)
- 企(9263)
- 企业(9263)
- 业(9221)
- 理论(6306)
- 学(5447)
- 方法(5441)
- 财(4203)
- 业经(4115)
- 中国(4000)
- 教育(3917)
- 制(3539)
- 和(3401)
- 银(2964)
- 银行(2964)
- 融(2843)
- 金融(2842)
- 数学(2838)
- 行(2820)
- 数学方法(2770)
- 农(2763)
- 务(2556)
- 策(2555)
- 财务(2541)
- 财务管理(2532)
- 体(2485)
- 经济学(2446)
- 经济理论(2446)
- 机构
- 大学(55294)
- 学院(52275)
- 济(20396)
- 经济(19859)
- 管理(17322)
- 研究(16342)
- 理学(13939)
- 理学院(13758)
- 管理学(13532)
- 管理学院(13424)
- 中国(12880)
- 财(12472)
- 京(12034)
- 财经(9509)
- 科学(9400)
- 范(9388)
- 师范(9368)
- 江(9243)
- 所(8503)
- 经(8447)
- 北京(7851)
- 州(7552)
- 师范大学(7545)
- 研究所(7352)
- 经济学(7037)
- 财经大学(6898)
- 系(6709)
- 中心(6621)
- 经济学院(6077)
- 教育(5791)
共检索到88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春花
在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胡适是现代传记文学披荆斩棘的开路人,他最早用科学的概念规范"传记文学",从体例、写作内容等方面比较中西传记文学的差异,指出中国传记文学的缺憾,论述传记文学的特殊功用。他提倡写传记,并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从理论上总结了传记文学写作的原则。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完善了中国的传记文学理论体系,也对当代的传记文学写作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胡适 传记文学理论
[期刊] 求索
[作者]
郄智毅
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最主要的有自上而下的哲学思辨型,由外及里的理论推演型,自下而上的经验抽象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几种不同的理论建构路径往往呈现为一种复杂的存在和演变状态。"理论"风行的时代,前两种方式是主流,但这也带来了很多弊端。面对这种"理论",许多思想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理论"的质疑、反思和批判一直在其内部滋生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之一是从文学现场、文学实践抽象、提炼文学理论,这种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对我们在"后理论"时代建构文学理论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洪治纲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学理论界一直保持着异常活跃的态势,各种观念此起彼伏,相关理论也层出不穷。但大多热闹一阵之后,旋即遭遇"认同的危机",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始终未能摆脱"失语症"的困扰,其原创性和有效性始终处于疲乏状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必须建构一套适应中国本土文学经验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但对于如何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理论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主体的觉醒阶段、90年代走向边缘和分化的精英主体消解阶段和21世纪走向公民主体的新建构阶段。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动态过程,文论言说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守人文关怀,以边缘的立场、独立的思考来维护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这才是文学理论言说者比较现实可行的身份建构之途,也是文学理论前进的不竭动力之源。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理论 言说者 身份认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洪治纲
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一直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焦点。很多人都强调,必须置身于新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以现实针对性和审美范导性为原则,在自觉意识与开放视野中,建构一套适应中国本土文学经验和文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如何建构一套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实践当下、面向未来的文学理论体系,却始终无法达成相对明确的共识。应该说,这并不奇怪。因为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体系,其形成和完善都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恋
"五四"作家许钦文因其自身经历所带来的生命感受,更因其与鲁迅先生文学及其理论的血脉承接,以授课讲义《文学概论》,表达了一种近乎偏执的苦闷理论认知;而这一苦闷病,恰是20世纪中国的时代缩影与情绪书写。
关键词:
苦闷 时代 文学 人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永清
众所周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思想解放的春风吹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党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建国以来的文艺政策作出了符合实际的相应调整。此种调整既体现在邓小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金城
一近2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议题。学者们立足于话语言说的内部机制,对中国文论现状进行了综合诊断,并做出诸如"失语症"、"强制阐释"等结论。毫无疑问,这些标示性概念体现出可贵的事实敏感性,对于话语重建具有警示性现实意义。不过,在思考如何进行话语重建的问题上,我们除了需要事实敏感性,也需要某种规范敏感性。因为,文学话语建设始终绕不开某些基本的价值诉求,借用王一川先生的话来说,"我们是谁""我们要什么",仍是文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高楠
当下中国文学理论正遭受方法论的束缚,二元思维的方法及观念化的方法,使文学理论僵化且远离文学实践。在这方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其对于现实重要问题的研究,及求解这类问题运用的由一般提升为具体的逻辑方法,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方法论突围产生重要的引导意义。而且,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又专门分析与阐释了这套方法,更使这种引导意义明晰而且深刻。从简单范畴到具体范畴,从范畴关联到关联范畴的相互作用,从范畴关系思考到与现实具体的对应参照,从逻辑思维到思维的历史方式,《〈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揭示与运用的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实践 中介范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傅其林
文学理论教材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土化历程进程中的突出成绩,体现了新中国文学理论制度性的定位与规范。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制度性的文学理论话语文本,彰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土化命题的推进。它从文学观念的提出与中国文学话语范畴的阐释到中国文学经验的渗透与融合,形成了文学知识体系和社会历史机制、政治意识形态的有机联系,具有历史合理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学的基本原理》 话语体系 文学制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浅论《文选》的旅游文学视野刘德谦北京旅游学院今天我们所称的"文学",如果说其含意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的话,那么,我国古代所谓的诗书之别、文章文学之别等等,其意或者也是要把二者区别开来。为了明确起见,本文在这里所用的"文学"一词,姑且暂只限于专指语言艺术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论目录学理论体系肖希明Abstract:Beinganorganicintegralwhole,thetheoreticalsystemofbibiographyiscomposedofaseriesofconcepts,caddtegories,p...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分别从德文与英文翻译过来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概念。尽管其各自的研究都共同指向课堂教学,但由于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对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两种难以通约的研究范式,前者根植于德国深厚的新人文主义的"教化"(Bildung)传统,属于欧洲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范式;后者则与课程论以及不同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相联系,属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科学"范式。清理20世纪我国从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引进的教育学科的概念,弄清不同概念的含义及其在我国语境中的变化,是新世纪重建教育...
关键词:
教学论 教学理论 教育学 教育科学 范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丽娜 周鹏 马婧
首先介绍了简化论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简化论对信息与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的收集与组织、信息描述与存储、信息的理解和解释、信息检索与控制、信息系统分解与设计等情报学理论的影响。最后从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研究视角的多样性与单一性、阐释实践、学科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简化论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
简化论 情报学 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