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8)
- 2023(10315)
- 2022(8574)
- 2021(7772)
- 2020(6265)
- 2019(14075)
- 2018(13550)
- 2017(25143)
- 2016(13780)
- 2015(14971)
- 2014(14873)
- 2013(14690)
- 2012(13827)
- 2011(12521)
- 2010(12626)
- 2009(11557)
- 2008(11911)
- 2007(10527)
- 2006(9356)
- 2005(8620)
- 学科
- 济(58578)
- 经济(58523)
- 管理(39341)
- 业(38743)
- 企(29166)
- 企业(29166)
- 中国(19683)
- 地方(18707)
- 方法(18429)
- 农(18066)
- 财(16095)
- 数学(15657)
- 数学方法(15539)
- 业经(14610)
- 农业(12831)
- 学(12709)
- 贸(12245)
- 贸易(12234)
- 易(11821)
- 银(11198)
- 银行(11158)
- 融(10961)
- 金融(10961)
- 务(10768)
- 财务(10746)
- 财务管理(10722)
- 制(10546)
- 地方经济(10504)
- 发(10474)
- 行(10468)
- 机构
- 学院(196212)
- 大学(193111)
- 济(78912)
- 经济(77286)
- 研究(70921)
- 管理(70651)
- 理学(59961)
- 理学院(59201)
- 管理学(58261)
- 管理学院(57907)
- 中国(55002)
- 科学(44937)
- 京(41808)
- 农(40673)
- 财(39186)
- 所(37811)
- 研究所(33653)
- 业大(32149)
- 中心(32141)
- 农业(31942)
- 江(31637)
- 财经(29564)
- 经(26624)
- 北京(26587)
- 范(26084)
- 师范(25691)
- 院(25538)
- 州(25112)
- 省(25062)
- 经济学(23190)
- 基金
- 项目(127255)
- 科学(98785)
- 基金(90168)
- 研究(90038)
- 家(80762)
- 国家(79995)
- 科学基金(67179)
- 社会(57669)
- 社会科(54756)
- 社会科学(54743)
- 省(51547)
- 基金项目(48191)
- 自然(43355)
- 划(43189)
- 自然科(42335)
- 自然科学(42322)
- 自然科学基金(41569)
- 教育(39900)
- 编号(35765)
- 资助(35456)
- 发(33259)
- 重点(29119)
- 成果(28653)
- 创(26906)
- 部(26746)
- 发展(25982)
- 展(25561)
- 课题(25531)
- 创新(25200)
- 科研(24599)
共检索到310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桂林 张彦刚 胡建平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社会环境、经济运行状态和人类价值观的改变带来的明显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法律去规范每个个体的不同经济利益以及全社会的共同经济利益;二是通过会计去核算、管理不同的经济利益。变革本身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法律和会计两大学科的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瑞锋
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和财务会计制度不断突破旧的僵化模式,按照“规范化、统一化、国际化”的改革要求正在实现财会制度的模式性大转换。如何构建和完善体现中国特色的新的会计规范体系和会计学科体系,这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财会体制的变革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会计学科体系,本文就此方面做一些探赜,以期促进我国的会计学学科体系建设。 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产生不同的会计模式。现行的会计学科体系是计划经济的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薛云奎
论当代会计学科的发展与变革薛云奎发展与变革,在一般意义上是指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但具体到会计领域。它却还有更深层次的涵义。因为会计学科的建立不仅有其自身的量变与质变规律、而且她还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变迁有着甚为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先治
本文试图解决财务学科定位与发展这一财务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文章通过将会计学科定位与财务学科定位相关研究的方法,分别从财务学与会计学的本质、内涵、范畴等基本理论研究出发,为财务学科与会计学科定位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针对我国目前财务学科与会计学科归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会计学科作为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并列的学科门类,扩大财务学科范畴,将财务学科作为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的观点。
关键词:
财务学 学科定位 会计学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伟
从我国当前会计学术研究的导向以及会计学科设置等角度出发,分析会计学科面临的发展瓶颈,有助于从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建设会计学一级学科、改进会计学术评价、反思会计研究方法论以及鼓励“跨学科”“跨行业”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提出会计学科发展的合理、可行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伟
从我国当前会计学术研究的导向以及会计学科设置等角度出发,分析会计学科面临的发展瓶颈,有助于从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建设会计学一级学科、改进会计学术评价、反思会计研究方法论以及鼓励"跨学科""跨行业"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提出会计学科发展的合理、可行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伟
从我国当前会计学术研究的导向以及会计学科设置等角度出发,分析会计学科面临的发展瓶颈,有助于从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建设会计学一级学科、改进会计学术评价、反思会计研究方法论以及鼓励"跨学科""跨行业"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提出会计学科发展的合理、可行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福凯
(一)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的更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一直产生的很少,发展很慢。以致当人类社会将进入21世纪之时,会计学面临许多挑战和冲击。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日益取代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会计学面对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组织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白玲 章颖薇
中国的会计与会计教育正面临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学科的生态环境入手,总结会计学科的发展历程及规律,研究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会计学科体系与会计教育模式。
关键词:
学科生态环境 会计学科 会计教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巧根
管理会计学术的形成机制是管理会计不断演进与变迁规律的体现。管理会计学术作为会计系列之中的专门学问,是对管理会计要素结构中的应用环境、管理活动、工具方法及信息与报告等的存在物及其应用规律的理论升华或学科化认知。随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多元化与复合化发展,学术研究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展,文化价值观随之逐渐扩散,传统的管理会计体系结构面临冲击与挑战。当前,管理会计的学术研究正在聚焦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和重塑成本结构动因,转向对智能互联产品等的热切关照,并不断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管理会计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了管理会计研究的新范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对管理会计学术有了增量的认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征变得更加突出。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学术研究 形成机制 发展规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谢晖
预期性是法律的基本属性。法律预期性包含了法律内蕴的满足人们对其行为进行预测的条件和法律运行中对法律内蕴的预期条件之运用。法律预期性虽然与法律的预测性、期待可能性以及确定或安定性相关,但并不相同。法律的普遍调整性决定了法律时间预期、法律空间预期和法律关系预期。法律的拟制性在本质上是种“拟制预期”,并进而运用拟制的基本方式——类型化技术,对规范、调整和归责在法律上作出类型化处理,来拟制法律预期的内容、技术和后果。日常生活中普罗大众的法律预期,是法律经验预期;例外状态(情形)下法律精英主体的法律预期,是法律逻辑预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宋旭光
是否存在一种独立于法律规则的规范范畴即法律原则,是原则理论成败的关键。许多法学家都会将逻辑结构当作规则与原则的重要区分标准,但却很少给出细致的分析。中国学界既有的讨论多聚焦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而对于法律原则所言不多。根据语用学观念,规则和原则作为规范语句的意义,来自于这些陈述的使用实践,是由它们在法律推理中的角色决定的。因此,规则与原则在逻辑结构上的差异,也是与我们运用它们进行推理的方式相关的。这种差异主要不是逻辑表述的形式问题,而是服务于正确法律推理目的的实质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金明 刘晓明
职业教育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量和回报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完全可以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进行分析。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政府、企业团体、个人,他们的态度倾向是否一致,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社会成员分层现象,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收益、个人收益的导向作用等都是促进或者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职业教育 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金玉
知假买假自问题出现以来争议不断,文章提取总结理论争议,对于消费者身份的认定问题,认为《消法》第2条并非是界定知假买假者行使权力的必须要素,应做出符合立法原意和社会效果的界定。其次对于欺诈问题的认定,应该以经济法的视角,跳出传统民法的思维,只要经营者具有主观欺诈故意和客观欺诈行为,无需考虑是否造成损害结果。结合惩罚性赔偿制度设立目的和功能,得出知假买假者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得到支持与保护。
关键词:
知假买假 消费者 欺诈 惩罚性赔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