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1)
- 2023(8552)
- 2022(7217)
- 2021(6352)
- 2020(5048)
- 2019(11350)
- 2018(11137)
- 2017(20955)
- 2016(11248)
- 2015(12719)
- 2014(12946)
- 2013(13081)
- 2012(12920)
- 2011(12232)
- 2010(12806)
- 2009(12090)
- 2008(11995)
- 2007(11111)
- 2006(10425)
- 2005(10054)
- 学科
- 济(74584)
- 经济(74525)
- 管理(31198)
- 业(28583)
- 地方(24185)
- 中国(21677)
- 企(21577)
- 企业(21577)
- 方法(17905)
- 农(16324)
- 业经(15674)
- 地方经济(15334)
- 数学(14626)
- 数学方法(14542)
- 学(13561)
- 财(11731)
- 制(11645)
- 融(11622)
- 金融(11621)
- 发(11499)
- 农业(11438)
- 银(11032)
- 银行(11024)
- 行(10822)
- 环境(9798)
- 贸(9435)
- 贸易(9424)
- 易(8934)
- 和(8886)
- 理论(8864)
- 机构
- 学院(177787)
- 大学(176890)
- 济(84165)
- 经济(82455)
- 研究(69672)
- 管理(61325)
- 中国(53429)
- 理学(49709)
- 理学院(49045)
- 管理学(48442)
- 管理学院(48075)
- 财(39439)
- 科学(38952)
- 京(38914)
- 所(36185)
- 研究所(31860)
- 江(30439)
- 中心(29991)
- 财经(29352)
- 经济学(27133)
- 范(26826)
- 师范(26647)
- 经(26243)
- 农(26173)
- 北京(25864)
- 州(24496)
- 院(24348)
- 经济学院(23869)
- 省(22013)
- 师范大学(21285)
- 基金
- 项目(99998)
- 研究(78419)
- 科学(78388)
- 基金(70052)
- 家(59555)
- 国家(58963)
- 社会(52061)
- 科学基金(49523)
- 社会科(49295)
- 社会科学(49282)
- 省(39734)
- 基金项目(35671)
- 教育(34323)
- 划(32569)
- 编号(31917)
- 发(28892)
- 资助(28436)
- 成果(28260)
- 自然(26865)
- 自然科(26160)
- 自然科学(26155)
- 自然科学基金(25675)
- 发展(24274)
- 展(23871)
- 课题(23643)
- 重点(22985)
- 国家社会(21809)
- 部(21751)
- 性(20012)
- 创(19938)
共检索到310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明
浅论民营经济参与公共事业的发展○文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民营经济只能充当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不可以进入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领域。似乎公共事业是民营经济的禁区。这种旧观念同“私有制性恶论”的传统偏见密切相关,两者均已与我们的时代特征格格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卜紫洲 伍景华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农村地区公路、通讯、清洁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教育水平与城镇教育水平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医疗和公共卫生水平落后,农民有病无处就医,许多传染病有重新抬头的迹象,社会保障覆盖面小,除了个别试点地区以外,绝大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处于靠土地保障、靠子女保障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农业自身积累缓慢等特点约束,另一方面国家财政虽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寻舸 彭国甫
影响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二是供给主体错位,农民成本负担过重;三是供需不符,农民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难减;四是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民利用效率低;五是供给效率不高,农民急需难满足和减负难实现;六是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效益差。改善对策为:建立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导向型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注重投入产出效率、绩效导向型的地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夯实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均衡发展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伏润民 常斌 缪小林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要求,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目的就是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由于各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影响,导致区域间公共事业发展的单位成本存在差异,即在不同的区域提供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其支出成本不同。因此,如果不考虑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就难以真正体现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从而无法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本文论证了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存在的依据,并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三个方面构建了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宝芳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是总体比较滞后,管理低效,发展环境较差。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发展战略严重偏差、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和渠道的单一、约束监督机制缺失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必须坚持以科学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的投入与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事业 现状 成因 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海涵
投资发展与科学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两项基本功。浙江省苍南县公共事业投资集团的基本做法是:降成本、增效益,实现投资发展目标;优环境,促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动力;重质量、强管理,保障企业事业成功;勇担当、保民生,提升国企社会效益。集团公司的做法和体会,仅供经济界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同彬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应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改革原有公共事业发展机制,逐步扭转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关键词:
公共事业 发展滞后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娟 董亮
农村公共事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强化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滞后,制约着农民生活的全面小康和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本文结合辽宁的实际,剖析辽宁农村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辽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事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秀兰
当前,我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城市人均空间狭小、生态资源有限、城市基础功能脆弱的矛盾非常突出,导致城市公交的发展变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同时又变得更为艰巨和复杂。宁波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正面临三大改革课题:一是环境法制化;二是方向市场化;三是政策主导化。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刚 聂火云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不仅囿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困境,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水平的落后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当务之急应进行政府治理结构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资源整合、人力资本开发来完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以此推动公共事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与和谐农村的创建。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 公共事业 管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奇 赵玉龙
农村税费改革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农民负担的减轻,农民对公共事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对滞后的地方公共事业已经阻碍了农村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为全面了解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事业的运行状况,切实解决税费改革后暴露出的新问题,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笔者就沈阳市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事业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炯 田翠香 程晋烽
社会发展离不开公共产品。在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从公共事业单位受托经营公共产品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出发,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其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有利于避免代理失效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绩效评价制度的原则。最后,笔者对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实践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公共事业单位 绩效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红磊
本文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外相关专业设置及其特色,然后分析了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关于人才培养出路的争论,提出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认为应从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充实师资队伍、夯实实践教学、拓宽就业口径等几方面加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 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光梅
"多中心治理"机制是指由多个权力中心和组织互动合作治理涉及广泛的公共事务,提供涉及广泛的公共服务。宁波"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中心治理"理念,特色显著,成就斐然,但是,也面临着监管力度不够、重数字轻实效、重建设轻维护、村域间发展不平衡、村民被动消极、资金供给不足等众多难题。公共产品的发展应构建融合多中心决策机制、多中心供应机制和多中心监督评价机制在内的多中心公共产品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一个社会总有一些公共事业。这些事业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中有的属于直接生产领域,如农田水利;有的虽不属直接生产领域,但与生产关系密切,如交通(交通在近代以后发展为一物质生产部门,在清前期尚未形成独立行业)、储备、救荒等;有的则与生产无关。本文考察的正是前两类(以下所称公共事业即指这两类)。“公共事业”一词的含义及其与生产的关系都随着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发展、社会交往的扩大而变化发展。本文以清前期为准,主要包括农田水利、河道海塘、桥路、储备、救荒几项事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