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132)
- 2022(2924)
- 2021(3062)
- 2020(2698)
- 2019(6456)
- 2018(6715)
- 2017(14676)
- 2016(7892)
- 2015(9495)
- 2014(9970)
- 2013(10259)
- 2012(9972)
- 2011(9004)
- 2010(9339)
- 2009(9015)
- 2008(9576)
- 2007(9006)
- 2006(8398)
- 2005(8128)
- 2004(7143)
- 学科
- 济(35609)
- 经济(35570)
- 管理(23642)
- 业(19941)
- 银(18155)
- 银行(18010)
- 行(16698)
- 制(16520)
- 企(15010)
- 企业(15010)
- 方法(14127)
- 数学(12828)
- 中国(12708)
- 数学方法(12669)
- 度(10840)
- 制度(10838)
- 融(10316)
- 金融(10316)
- 财(10056)
- 业务(10011)
- 农(9123)
- 银行制(8721)
- 贸(8549)
- 贸易(8538)
- 易(8373)
- 税(7047)
- 体(6924)
- 税收(6599)
- 收(6546)
- 体制(5947)
- 机构
- 大学(118849)
- 学院(117665)
- 济(52739)
- 经济(51433)
- 管理(42972)
- 中国(41713)
- 研究(39346)
- 理学(33746)
- 理学院(33411)
- 管理学(33008)
- 管理学院(32787)
- 财(31570)
- 京(26522)
- 财经(23345)
- 银(23014)
- 银行(22096)
- 所(20987)
- 经(20912)
- 行(20607)
- 江(20306)
- 科学(20272)
- 中心(19481)
- 北京(18255)
- 研究所(17751)
- 农(17399)
- 财经大学(17245)
- 经济学(16972)
- 州(16778)
- 经济学院(15439)
- 人民(15330)
- 基金
- 项目(57789)
- 研究(45323)
- 科学(44131)
- 基金(41109)
- 家(33946)
- 国家(33663)
- 社会(27888)
- 科学基金(27793)
- 社会科(26474)
- 社会科学(26465)
- 省(21170)
- 基金项目(21100)
- 教育(21013)
- 编号(19453)
- 资助(18862)
- 划(18155)
- 成果(17991)
- 自然(16243)
- 自然科(15773)
- 自然科学(15769)
- 自然科学基金(15472)
- 部(14098)
- 课题(13645)
- 性(13037)
- 重点(12688)
- 教育部(12316)
- 发(12265)
- 项目编号(11937)
- 人文(11815)
- 社科(11788)
共检索到213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葛竞天 彭宜钟
近年我国商品房积压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有人无房住,有房无人住”的怪现象。商业银行通过开办住房消费贷款业务,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住房有效的有效需求,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要受到两方面的约束:居民潜在支付能力的不足和银行风险管理对于信贷规模的必然限定。而且,刺激过后住房有效需求的骤然增加会直接影响到新一轮的房地产投资预期,从而导致商品房供给能力的相应扩张。如此看来,从根本上协调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还需要新思路。本文尝试着提出了“卖概念房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以房屋的租金和买卖溢价换定期存款的利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赖亚英
产成品积压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不断在解决的老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学界一直在探索的一个理论热点。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1989年末我国产成品(商品)库存总额1500亿元,1990年在此基础上新增380亿元,1991年6月末,又增加200亿元。产成品大量积压,严重影响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进一步加剧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邵伟
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国际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已经渗透到金融服务和交易的各个环节。商业银行除了期货和期权碳排放权交易外,新产品包括:应收碳排放权的碳货币证券化、碳排放权交付保证、套利交易工具、保险与担保以及碳信用储蓄和流通。由此,文章提出我国碳银行业务发展对策包括:加快完善碳经济金融等法律法规建设,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向可持续方向迈进;建立人民币碳排放量分配和自愿交易对策等。我国碳金融创新和管理的对策包括:建立"绿色账户";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分散CDM项目贷款风险;对碳业务项目风险进行控制。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红斌 陈建南
保理简而言之是一种信用管理和融资方法,源于英文“Factoring”,从使用范围来说可分为国内保理和国际保理。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井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帐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在2000年5月的年会上得出的两个主要的结论之一即是:保理在国际贸易中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龙光
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性,我们并不能用一般市场经济理论来解释和设计中国银行业安全网。我国银行业除了财务风险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风险问题——道德风险。从我国银行体系结构、社会信用环境以及银行业监管水平等方面看,实行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不成熟。本文通过对银行业管制理论与中国银行业体系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试图给出一个较为符合实际和贴近现实的理论解释和银行业安全网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安全网 存款保险 道德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俊启
竞争是市场经济机制之一,银行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行业,银行竞争对银行业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在银行竞争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我国银行竞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八十年代末,我国四大专业银行打破了业务分工界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裴平 魏蓉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金融国际化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可分为银行业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货币国际化。这三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银行业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外国银行机构在本国的业务活动增加及本国国内银行机构在海外业务活动扩展两个方面,这也是金融国际化的基础。 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把国民经济逐步纳入世界经济的运行轨道,必须加快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同时,我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意味着我国银行体系将面临金融国际化的挑战。本文拟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问题作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媛媛
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市场结构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对整个金融制度的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的经验,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中,更为迫切的是体制创新而不是技术模仿,改革的关键是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民营化改造。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良芳
本文提出了加快投资银行业发展是优化重组搞活国有企业巨额闲置资产的关键;在分析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处于长线商业银行、短线投资银行的基础上,提出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加快投资银行业的发展,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应采取压长补短的策略。对如何加快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六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对解决发展投资银行资本和人才短缺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意见,指出加强对投资银行业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才能保证投资银行业健康发展。投资者是证券市场和投资银行业的“上帝”,投资银行业经营指导思想要牢牢树立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见利忘义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宇
在我国理论界对金融安全较早界定的是王元龙博士和梁勇博士。前者主要是从金融实质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金融安全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锋
谈工商企业防治积压商品的措施吴建锋积压商品主要是指那些供大于求、质次价高、冷背呆滞、霉变残损的有问题商品。它的存在,对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都将带来极大的危害。可见准确而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就此,本人提出一些看法。一、努力防止和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小春
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又称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ing),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概念。投资银行指专门向企业和公司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和公司客户在各类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并帮助客户管理资金的金融机构。它主要从事与证券及证券市场有关的业务活动,而不办理传统商业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剑锋
90年代亚洲出现的金融风暴,给亚洲经济金融带来的严重危机波及全球,造成社会动荡,有的国家至今仍未走出金融风暴的阴影。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共同关心的课题。中国也不例外,入世加快了我国金融业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更迫切需要我们加快银行业的战略重组步伐,增强我国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申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范申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九五”期间,要改善金融调控方式。要充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1996年4月9日,中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