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545)
- 2022(3181)
- 2021(3157)
- 2020(2882)
- 2019(6792)
- 2018(7027)
- 2017(14669)
- 2016(8070)
- 2015(9620)
- 2014(9804)
- 2013(10129)
- 2012(9470)
- 2011(8430)
- 2010(8859)
- 2009(8696)
- 2008(9443)
- 2007(9023)
- 2006(8440)
- 2005(8007)
- 2004(7220)
- 学科
- 管理(33430)
- 济(27854)
- 经济(27824)
- 业(27463)
- 企(24550)
- 企业(24550)
- 银(18441)
- 银行(18296)
- 行(16933)
- 制(16562)
- 方法(14176)
- 财(13553)
- 数学(11936)
- 数学方法(11893)
- 中国(10978)
- 度(10969)
- 制度(10966)
- 业务(10371)
- 融(10339)
- 金融(10339)
- 务(9521)
- 财务(9493)
- 财务管理(9464)
- 企业财务(8980)
- 银行制(8927)
- 体(6873)
- 农(6830)
- 策(6515)
- 业经(6266)
- 贸(6198)
- 机构
- 大学(116116)
- 学院(114845)
- 济(48513)
- 经济(47123)
- 管理(47005)
- 中国(39875)
- 理学(36204)
- 理学院(35847)
- 管理学(35608)
- 管理学院(35342)
- 研究(34520)
- 财(31619)
- 京(26150)
- 银(22896)
- 财经(22810)
- 银行(21986)
- 行(20504)
- 江(20450)
- 经(20447)
- 中心(17944)
- 所(17921)
- 北京(17546)
- 科学(17530)
- 州(17079)
- 财经大学(16915)
- 农(15645)
- 研究所(15152)
- 融(14801)
- 经济学(14739)
- 金融(14490)
- 基金
- 项目(55377)
- 研究(43360)
- 科学(41897)
- 基金(39064)
- 家(32162)
- 国家(31859)
- 科学基金(26801)
- 社会(25958)
- 社会科(24650)
- 社会科学(24639)
- 省(20283)
- 基金项目(20271)
- 教育(20055)
- 编号(18967)
- 资助(17699)
- 划(17205)
- 成果(16847)
- 自然(16277)
- 自然科(15720)
- 自然科学(15716)
- 自然科学基金(15441)
- 部(13223)
- 课题(12817)
- 性(12161)
- 项目编号(12110)
- 重点(11883)
- 教育部(11555)
- 人文(11322)
- 发(10941)
- 社科(10911)
共检索到210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俊杰
众所周知,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简称“坏帐”)。关于我国银行内坏帐的具体程度,各界众说纷纭,有不同的判断。根据国家公布的数字,我国的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大约有近二万亿元坏债,占其贷款总额的25%,其中大约有6%到7%是无法收回的。即使这样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严武 洪道麟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重大金融创新。它是指把基于 一特定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金融手段,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分散和降低银行的资产风险。鉴于我国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理论界提出了用资产证 券化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观点。但是,决定资产证券化成功的关键在于被证券化的基础 资产必须具有稳定的预期现金收入流,并能实现真实出售,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尚不具 备这些基本条件,因此它们不宜证券化。
关键词:
银行不良资产 现金收入流 证券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天虹 刘艳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国外银行目前流行的一种全新的金融创新现象 ,同时也成为人们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流动性障碍的焦点。本文从分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内容入手 ,阐述了我国实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同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难点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金融工程 银行不良资产 证券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锡良 罗得志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全文立论的基点在于 :不良资产是在以银行垄断为起点的信用体系逆向演进过程中形成的 ,有深刻的制度性原因。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 ,文章指出我国银行不良债权的信用、金融层面的根源在于 :银行垄断下的信用抑制与风险转嫁 ;信贷交易的内部性上升。就银行业的发展而言 ,只有真正的多元化的、以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过程才能产生优化资源配置且优化风险配置的稳定力。
关键词:
不良资产 信用抑制 风险转嫁 内部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皮景霞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振刚 邱菀华
(一)资产组合技术和基础资产池如何选择证券化资产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石。目前我国金融系统普遍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即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次级、可疑和损失这三类贷款被确定为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在接收从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的同时,应对不良资产的形成、抵押担保情况及未来现金流状况进行详细的调研,明确不良资产的分类状况。然后根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选择那些同类的、较容易变现的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婧洲
本文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既有国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干预的因素,同时还受社会信用环境、金融监管等因素影响,并探寻了防范和解决不良资产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内部控制 资产证券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董晓平 齐殿伟 李华
日本在泡沫经济中,银行积累起大量的不良资产,日本政府对其进行了处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不十分明显。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有独资银行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很大,这严重拖累了我国的改革进程。对比日本治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和教训,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处置不良资产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关键词:
日本 不良资产 债转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美征
专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许美征*本文为作者在“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国有企业的过渡负债和国有银行过高的不良资产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都难以推进。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小年
脆弱的银行系统对于经济的潜在危害在这次亚洲金融风暴中暴露无遗。危机初起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使银行和企业的债务负担陡增,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债务偿还能力下降,从而使银行的资产质量急剧恶化,呆坏账数量上升。由于拿不出更多的资本金冲销坏账,银行很快陷入支付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大荣
日本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张大荣最近,日本接连发生的数起金融机构倒闭事件,给已经面临危机的日本银行业又一次冲击和震动。舆论认为,日本银行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是导致众多金融机构破产,困扰整个日本金融界的重要的因素。那么,日本不良资产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章晓洪 黄文礼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转型阶段,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因"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会加速释放更多的不良资产,这使得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压力倍增。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处置必须坚持两方面的原则:一是严格监管,防止不良贷款的产生;二是对已经产生的不良贷款采取有效措施处置与盘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