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4)
- 2023(5413)
- 2022(4531)
- 2021(3921)
- 2019(7144)
- 2018(6843)
- 2017(13639)
- 2016(7109)
- 2015(8268)
- 2014(8600)
- 2013(8704)
- 2012(8612)
- 2011(8049)
- 2010(8452)
- 2009(8235)
- 2008(8235)
- 2007(8000)
- 2006(7357)
- 2005(7051)
- 2004(6684)
- 学科
- 济(60221)
- 经济(60191)
- 管理(21000)
- 方法(18044)
- 业(16788)
- 地方(15780)
- 企(15102)
- 企业(15102)
- 数学(14590)
- 数学方法(14527)
- 中国(12107)
- 地方经济(11787)
- 业经(10791)
- 学(10155)
- 融(8375)
- 金融(8373)
- 制(8333)
- 农(8168)
- 财(7678)
- 理论(7642)
- 银(7263)
- 银行(7263)
- 经济学(7196)
- 和(7141)
- 行(7057)
- 产业(6959)
- 体(6699)
- 贸(6554)
- 贸易(6546)
- 环境(6335)
- 机构
- 大学(125666)
- 学院(123962)
- 济(64710)
- 经济(63534)
- 研究(45284)
- 管理(42834)
- 中国(36188)
- 理学(34858)
- 理学院(34437)
- 管理学(34036)
- 管理学院(33769)
- 财(29866)
- 京(26131)
- 财经(23408)
- 所(22760)
- 科学(22572)
- 经济学(22321)
- 经(21056)
- 江(20228)
- 研究所(19731)
- 经济学院(19595)
- 中心(19589)
- 范(17403)
- 师范(17336)
- 北京(17126)
- 财经大学(17118)
- 州(16109)
- 院(15072)
- 师范大学(13953)
- 社会(13782)
- 基金
- 项目(65263)
- 科学(51824)
- 研究(50860)
- 基金(48065)
- 家(39916)
- 国家(39551)
- 社会(35824)
- 社会科(34049)
- 社会科学(34036)
- 科学基金(34029)
- 基金项目(24117)
- 省(23926)
- 教育(22610)
- 资助(20351)
- 编号(19654)
- 划(19587)
- 自然(18427)
- 自然科(17990)
- 自然科学(17986)
- 自然科学基金(17677)
- 成果(17570)
- 发(15507)
- 国家社会(15203)
- 部(15107)
- 重点(14649)
- 济(14360)
- 经济(14232)
- 课题(14186)
- 教育部(13763)
- 人文(13679)
共检索到213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促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同样,也引起了文化反思。社会灿烂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的市场经济之间有无共性?二者能否结合?它们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怎样互补,相辅相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功能?本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蔚华
任何一场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必将震荡某一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要求文化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变革,植根于最古老的文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正经受着最严重的挑战。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成为当前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深入研究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批判地吸收、改造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合理的因素,对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文化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新华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革。这个变革必将会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等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文化结构和功能变迁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玉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 ,它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 ,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形成“有中国特色”方面更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传统文化 市场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念
从经济学上讲,对健康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外在正效益,即是说人们对这种健康的文化消费,不仅是消费者本身从中获得效用,同时其他人也可能因此而获得效用,消费者的利益外在化了。就一社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娜日斯,巴音吉日嗄拉
市场经济不仅有其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而且必须以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剖析蒙古国传统文化特质、传统文化网络与作用机制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等对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将蒙古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现代市场经济原则融为一体,作为当今蒙古国市场经济的文化与伦理道德基础,从这种新发展观所产生出来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不同于西方式的,也不同于日本式的市场经济,它的性质将由现代市场经济原则与蒙古国文化特质的相互作用、影响所决定。本文把它称为“蒙古国礼法型市场经济”。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礼法型市场经济 文化网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国栋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有些什么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有哪些特点?这些都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基础性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红卫
笔者据在教学实践中有深切感悟的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几点实践意义:一是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蕴对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三是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地域文化的深化。四是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当代教育思想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才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德育无论是在理念还是操作层面,都存在着诸多误区。笔者分析了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走出德育误区、实现其教育功能的策略。
关键词:
德育 误区 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斌
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享乐主义等负面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冲击,亟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理想信念。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正能量、正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四个全面”布局,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造有为政府;“守诚信、崇正义”的思想有助于建立有效市场,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型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基于上述结论,建议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统筹处理“守”与“变”和“中”与“外”两组关系,抓好中小企业人员、基层官员、青年学生等三个“重点群体”,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玉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高度普及,当前"互联网+"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相结合,需将赫哲文化和历史放入"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研究以增强其适应性。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传承和弘扬必将依靠与互联网的结合对接,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洁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向明
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致性孙向明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处理好市场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人们的认识不一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取代论”认为:搞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的作用,实行“包”和“奖”,用不着再去抓思想,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治国
浅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六工厂刘治国一、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作出后,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在立适应血场经济要求.台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维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各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份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对外贸易做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门,在所有制结构上也经历了一场变迁。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党政府的外贸机构及官僚资本外贸企业。对其实行改造和重建,此后,又陆续组建了若干个国营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它们在国家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50年代在我国境内尚有一部分洋商,在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