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1)
- 2023(8544)
- 2022(7266)
- 2021(6449)
- 2020(5137)
- 2019(11622)
- 2018(11399)
- 2017(21441)
- 2016(11609)
- 2015(12968)
- 2014(13147)
- 2013(13123)
- 2012(12990)
- 2011(12249)
- 2010(12894)
- 2009(12094)
- 2008(11946)
- 2007(11202)
- 2006(10454)
- 2005(9979)
- 学科
- 济(74551)
- 经济(74492)
- 管理(32500)
- 业(27167)
- 地方(24864)
- 中国(21715)
- 企(20393)
- 企业(20393)
- 方法(17958)
- 农(15743)
- 业经(15550)
- 地方经济(15460)
- 数学(14666)
- 数学方法(14584)
- 财(13579)
- 学(13449)
- 融(11914)
- 金融(11913)
- 制(11790)
- 发(11429)
- 银(11214)
- 银行(11206)
- 农业(11163)
- 行(10985)
- 环境(10092)
- 贸(9385)
- 贸易(9373)
- 和(8915)
- 易(8879)
- 理论(8853)
- 机构
- 学院(179592)
- 大学(178738)
- 济(85248)
- 经济(83547)
- 研究(70535)
- 管理(61022)
- 中国(54268)
- 理学(49522)
- 理学院(48873)
- 管理学(48275)
- 管理学院(47911)
- 财(41396)
- 科学(39387)
- 京(39174)
- 所(36634)
- 研究所(32174)
- 财经(30622)
- 中心(30393)
- 江(30323)
- 经济学(27741)
- 经(27477)
- 范(26896)
- 师范(26716)
- 北京(26013)
- 农(25764)
- 院(24597)
- 州(24446)
- 经济学院(24418)
- 省(22243)
- 财经大学(22071)
- 基金
- 项目(101101)
- 研究(79319)
- 科学(79239)
- 基金(70925)
- 家(60129)
- 国家(59545)
- 社会(52369)
- 科学基金(50093)
- 社会科(49694)
- 社会科学(49682)
- 省(40259)
- 基金项目(36120)
- 教育(35207)
- 划(33009)
- 编号(31838)
- 发(29153)
- 资助(29008)
- 成果(28291)
- 自然(27291)
- 自然科(26574)
- 自然科学(26568)
- 自然科学基金(26070)
- 发展(24483)
- 课题(24128)
- 展(24081)
- 重点(23313)
- 部(22184)
- 国家社会(21927)
- 性(20621)
- 创(20405)
- 期刊
- 济(116849)
- 经济(116849)
- 研究(68945)
- 中国(43961)
- 财(32994)
- 管理(26115)
- 农(25722)
- 学报(24424)
- 教育(23398)
- 科学(23118)
- 融(22004)
- 金融(22004)
- 经济研究(19308)
- 大学(19169)
- 财经(17780)
- 学学(17723)
- 农业(17218)
- 业经(17157)
- 技术(16887)
- 经(15562)
- 问题(14782)
- 贸(11395)
- 技术经济(10994)
- 世界(10903)
- 国际(10097)
- 经济问题(9520)
- 改革(9304)
- 革(9304)
- 图书(9247)
- 经济管理(9107)
共检索到313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化桥
这篇文章反映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活力,怎样使这种活力得到健康的发挥,使之活而不乱,使之焕发蓬勃生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实行计划指导,对地方经济实行科学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功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巍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永 曾菊新
地方政府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科层组织,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是政府、市场、企业三类组织的行为边界和三者在经济活动中功能的排列组合。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是政府;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治理政府。其措施为:(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2)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3)坚决约束政府自利倾向,建立服务政府。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治理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岭,魏秀丽
西部大开发要实现西部大发展,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文章通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东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差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瑞明 金田林
本文从政绩考核与官员异地交流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发现,在中国式分权激励机制和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的背景下,激励机制的扭曲和考核体制的不完善诱发了地方官员行为的短期化倾向,而不规律的官员交流机制使得地方官员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流寇"特征,其短期化偏好进一步被强化。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进程中突出的公共服务短缺、资源诅咒陷阱与环境治理不足这三类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印证了前述有关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浩然 周全林
数字经济发展是建设数字政府、推动财政数字化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其对打造地方财政新增长点,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2020年我国2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措施。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财政分权度与财政透明度间接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内外部环境条件在该影响机制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受金融支持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隐性债务风险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强化地方财源建设,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加强金融资源支持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从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和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尽管有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制度创新,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洪杰
软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也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理论知识匮乏、缺少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和制度规范的缺失,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六条路径: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视软环境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加强学习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积极构建服务型行政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和强化对政府服务的舆论监督。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经济 软环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旭鸿 刘江涛
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税源构成和征管能力等因素 ,商品劳务税往往成为主体税种 ,因而在税收政策实施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从理论上分析商品劳务税与资本积累、优化产业结构、通货膨胀与紧缩、收入合理分配、促进经济开放等方面的关系成为必要。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商品劳务税 资本积累 产业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韦文智
政府投资办企业弊大于利 ,国营企业管理的最大弊端一是“所有者缺位”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效益低下 ,国有资产无法保值。今后国家资金应逐步从以盈利为目的领域中退出 ,重点投向事关国计民生的项目。现有国营企业应分别按 :出售—股份制改造—兼并—出租—集资自救—破产 ,顺序处置。正确认识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关键词:
国营企业 管理弊端 改革方向 投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童有好
文章认为,大国经济有不同于小国经济的特点: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巨大,经济规模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大,工业部门体系齐全。大国经济的国内市场对本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是拉动大国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2)使企业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相应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使研究与开发力度加大;(4)国内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国际竞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将努力统一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注意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