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61)
2022(2098)
2021(1995)
2020(1662)
2019(3767)
2018(3825)
2017(7261)
2016(4194)
2015(4827)
2014(4959)
2013(4880)
2012(4685)
2011(4420)
2010(4852)
2009(4379)
2008(4801)
2007(4798)
2006(4332)
2005(4069)
2004(3835)
作者
(12896)
(10726)
(10367)
(10020)
(6963)
(5248)
(4796)
(4023)
(4008)
(3995)
(3735)
(3677)
(3625)
(3477)
(3472)
(3218)
(3181)
(3158)
(3122)
(3065)
(2830)
(2681)
(2614)
(2480)
(2457)
(2428)
(2415)
(2395)
(2137)
(2108)
学科
(16623)
经济(16610)
(16243)
管理(15411)
(15190)
企业(15190)
中国(5299)
(4984)
(4909)
业经(4898)
方法(4776)
理论(4681)
(4590)
(4516)
(4119)
(3851)
银行(3848)
地方(3790)
(3754)
贸易(3751)
教育(3687)
(3644)
(3638)
(3614)
(3508)
经营(3390)
(3379)
财务(3350)
财务管理(3340)
技术(3313)
机构
大学(67954)
学院(67203)
(24674)
经济(23994)
管理(23642)
研究(22703)
理学(18977)
理学院(18708)
管理学(18430)
管理学院(18260)
中国(17414)
(14976)
(13416)
科学(13011)
(12516)
(12013)
(11435)
师范(11390)
研究所(10465)
财经(10170)
(10063)
北京(9802)
中心(9496)
师范大学(8973)
(8952)
(8349)
(7919)
(7839)
教育(7684)
(7652)
基金
项目(33638)
研究(27027)
科学(26120)
基金(23128)
(19383)
国家(19170)
社会(16200)
科学基金(16005)
社会科(15315)
社会科学(15305)
教育(13309)
(13104)
编号(11975)
成果(11469)
(11437)
基金项目(11408)
资助(9719)
自然(9526)
自然科(9288)
自然科学(9286)
课题(9207)
自然科学基金(9145)
重点(7734)
(7596)
(7590)
(7534)
项目编号(7510)
(7506)
规划(6881)
(6737)
期刊
(36251)
经济(36251)
研究(24572)
中国(15270)
(12683)
教育(12508)
管理(11191)
学报(9991)
科学(9134)
(8324)
大学(7782)
(7475)
金融(7475)
学学(6932)
财经(6687)
技术(6519)
(5816)
业经(5756)
图书(5428)
农业(5201)
(4777)
问题(4670)
经济研究(4581)
(4459)
论坛(4459)
书馆(4337)
图书馆(4337)
国际(4263)
现代(3958)
(3690)
共检索到116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奇松  
自从冷战结束以来,英国核战略出现重大调整,英国主张建立和维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为保护英国重要利益,核武器要发挥战略与次战略威慑作用。在使用核武器条件上,英国实行"模糊性"策略。英国核威慑战略面临着诸如"独立"性、核威慑效果、苏格兰问题等挑战。英国更新核战略威慑力量,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违背国际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仲  
冷战结束后 ,克林顿政府几经调整 ,于 1995年提出了“参与和扩展”的全球战略 ,并在 1997年发展成为“塑造———反应———准备”战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 ,美国对外政策霸权色彩日益浓厚 ,想建立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的图谋也日益明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旭东  
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决定着人们看待事物时的方式与角度。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国人以辨证、整体、崇古等思维倾向为主要特征,美国人则以逻辑、分析、崇前等思维倾向为主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对冷战后中美对外战略的运作产生微妙影响。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冷战后中美两国的对外战略。同时,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探究思维方式所产生的这种影响对当代中国外交的意义之所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进军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论述了冷战后资源的战略地位。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国等西方大国都相应提出了新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 ,其中 ,资源战略是其地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相对有限性这一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 ,相反 ,资源短缺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特别是一些战略性资源对全球和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经济是目前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国应积极利用世界资源 ,同时 ,要积极维护自身的经济和资源主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建军  
二战以后,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地位,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具雄心的大规模国际制度建设进程,形成了自由主义霸权秩序。美国霸权以安全、政治、经济等领域全球性国际制度的创立为基础,以地区性军事同盟的确立为辅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利用国际机制推行霸权政策。冷战结束后,为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战略学术界相继提出了四种全球战略:新孤立主义、选择性介入、安全合作和优势战略等。未来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过程中,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进行全方位重塑,以期同时应对多种类型挑战,维护和强化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淑君  
冷战以后,美国政府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美国的区域经济战略重心由西欧向业太转移,将亚太地区作为冷战后谋求海外经贸利益的主战场。我国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应充分利用冷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顺应经济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潮流,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努力发展同亚太各国(包括美国)的经贸关系,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司马军  
冷战后的中美印战略三角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司马军苏联解体,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冷战时代宣告结束。由于美国整体实力相对衰落,日本和西欧地位的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现在亚太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和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华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安全政治中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困境问题。韩国认为,周边强国之间的均衡关系是韩国生存与繁荣的保障。从现实情况看,韩国的力量难以同周边大国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抗衡,归根结底,只有在大国间的力量取得平衡并相互制约的前提下,韩国的活动范围才能得以扩大。所以,推动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维持当前的地区力量均衡,防止因为周边大国实力的强弱变化导致的地区秩序瓦解,对于韩国意义重大。冷战后,韩国所提出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战略构想无疑将对维持该地区长期和平发挥关键性作用,韩国也能从中获得可观的和平红利。但由于其内在缺陷,这一构想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化解韩国长期所面临的安全困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燕  
美国对非洲的战略是随着非洲政治经济地位以及美国在非洲战略利益的变化而发展的。冷战结束初期,非洲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急剧下降,美国对非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 勇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处于欧亚大陆腹地的战略位置,再次成为大国争夺地缘政治主导权的战场。”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临近阿富汗的中亚地区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战略界关注的焦点。作者认为,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冷战后美国建立其主导下的新安全结构的最后环节,认识中亚在冷战后的国际战略地位,有助于理解美国的中亚战略以及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邓兵  
本文从国际体系及国家两个层次 ,对决定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诸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还较为弱小 ,不足以在全球甚或地区性问题上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 ;但是 ,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崛起不容忽视 ,加之中美两国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基本点上客观存在的根本差异 ,造成了美中之间的深刻对抗 ,进而决定了美国对华战略虽势必会随情势的变化而在协调矛盾的过程中有相应调整 ,但其“接触加遏制”的基本战略取向将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庚申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里海地区新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中亚里海地区成为新的“世界能源供应心脏地带”。基于国内能源安全和全球霸权的需要,美国及时制定了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落实其能源战略。鉴于未来能源供应的短缺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对中国能源战略的突出影响主要是刺激中国加快以中亚里海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战略规划,在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同时,从地区油气连接方面处理好与日本、韩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和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伟  
20 0 2年 3月 9日 ,美国一家报纸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 :五角大楼在其所在提交的《核态势回顾》报告中称 ,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对中、俄等七国实施核打击。该报告预示着美国的核战略已开始发生实质性转变 ,由“威慑”走向“实战” ,开始呈现一些新特点。美国核战略的调整将对国际核军控、国际安全形势等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骥,刘中民  
文化对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影响与跨世纪中国文化战略的构建冷战结束后,伴随格局转换和力量重组,冷战时期处于潜伏和生成状态的许多因素开始跃居国际政治的前沿,使影响国际政治的因素呈现出日趋多维化的特点,而文化在政治中作用的抬升则构成了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典型特征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楼冕  
冷战后 ,大规模毁伤武器呈现出向中小国家扩散的趋势 ,国际核军控的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核扩散加剧的原因 ,并阐述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及其局限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