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6)
2023(11519)
2022(9602)
2021(8926)
2020(7366)
2019(16115)
2018(15544)
2017(30131)
2016(16268)
2015(17643)
2014(17361)
2013(17196)
2012(15849)
2011(14397)
2010(14699)
2009(14127)
2008(13492)
2007(12528)
2006(11283)
2005(10137)
作者
(48436)
(40725)
(40325)
(38114)
(25486)
(19816)
(18210)
(15667)
(15565)
(14293)
(14140)
(13441)
(12950)
(12721)
(12693)
(12319)
(12043)
(11892)
(11652)
(11579)
(10218)
(10019)
(9938)
(9501)
(9343)
(9098)
(9008)
(8912)
(8279)
(8090)
学科
(68299)
经济(68127)
(56155)
(46246)
管理(42742)
(36378)
企业(36378)
农业(30882)
(26926)
金融(26923)
方法(25683)
中国(25302)
(24876)
银行(24833)
(24036)
业经(21965)
数学(20944)
数学方法(20758)
(19907)
(18315)
地方(16082)
(14378)
(13005)
贸易(12994)
(12845)
财务(12815)
财务管理(12787)
(12716)
企业财务(12305)
(12288)
机构
学院(235108)
大学(231478)
(99308)
经济(97435)
管理(86171)
研究(80655)
理学(74109)
理学院(73344)
管理学(72113)
管理学院(71728)
中国(68768)
(63987)
科学(50249)
农业(49399)
(47005)
(46128)
业大(43619)
(42334)
中心(39236)
研究所(38431)
(36755)
财经(36546)
(33255)
农业大学(30800)
经济学(30763)
(29548)
(29237)
师范(29169)
北京(28775)
(28018)
基金
项目(155136)
科学(120896)
基金(112823)
研究(111063)
(100053)
国家(99052)
科学基金(83539)
社会(74433)
社会科(69342)
社会科学(69315)
(62121)
基金项目(60208)
自然(52757)
自然科(51550)
自然科学(51531)
(51034)
自然科学基金(50667)
教育(48582)
资助(44451)
编号(44333)
成果(35366)
(35229)
重点(34806)
(34526)
(34103)
(32869)
国家社会(30834)
(30767)
创新(30626)
课题(30092)
期刊
(116191)
经济(116191)
研究(68423)
(67086)
中国(48534)
学报(45474)
农业(44366)
(39677)
金融(39677)
科学(38676)
(36022)
大学(34610)
学学(33380)
管理(27039)
业经(24323)
(20937)
财经(19708)
教育(19532)
(16841)
问题(16706)
技术(16501)
经济研究(16451)
(15049)
农村(14779)
(14779)
农业经济(13735)
业大(13016)
世界(12853)
经济问题(11535)
农业大学(11444)
共检索到36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彩玲  张洪杰  
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对资本的类型进行分析时,指出资本的三个主要形态是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进一步指出这三种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农民工从乡土社会进入城市社会后,由于文化资本的不足、经济资本的贫乏和社会资本的欠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诸多的限制,对其社会融入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通过制度保障提升农民工的经济资本、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参与互动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以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邵彩玲  张洪杰  
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对资本的类型进行分析时,指出资本的三个主要形态是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进一步指出这三种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农民工文化资本的不足、经济资本的贫乏、社会资本的欠缺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影响很大。因此,应通过制度保障提升农民工的经济资本、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参与互动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晋良花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已达2亿多人,基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思考,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完整的农村社保体系和符合农民工自身特殊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突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困境的出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圣源  祝瑜晗  王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务工农民工数量不断提高,至今已达到2亿。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在城镇社区居住的融入度偏低。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对浙江杭州16个社区进行调研,从社区、农民工、本地居民三方面群体获取数据。以社区的民主、自治、设施、服务建设为维度,建立广泛适用的融入评价体系,以此对农民工的社区融入状况进行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辉武  
文化资本包括以行为方式、语言风格、品位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为形式的文化能力型文化资本和以文凭、职业证书等为形式的制度化文化资本。农民工文化资本的缺乏直接制约了其融入城市主体社会,同时,文化资本的缺乏影响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并导致市民对农民工的文化排斥,进一步阻碍其城市融入。因此,政府和农民工自身都应做出某种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实现其城市融入,完成市民化过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丽萍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这个群体的高度关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这都无疑表现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视。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消费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多元化和超前消费。其中市民化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成为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热点,而炫耀性消费行为主要受宏观消费政策、家庭、价值观、参考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和政府应根据其消费特点和消费影响因素来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和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宪浩  
新二元社会结构降低和谐社会构建质量,延缓和谐社会构建速度,加大和谐社会构建成本,应通过积极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才能尽快弱化消除这一新二元结构。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主要障碍有制度障碍经济障碍、公民素质障碍和文化障碍。实现农民工社会融入目标,需分阶段进行,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达安  
以社区"场域"内的农民工、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为立足点,通过对长春市D社区的个案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主观的自我身份认同还是客观的社会定位都表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其根源在于城乡户籍制所造成的身份分类、利益冲突与文化隔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郭沛  
基于3 167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定居意愿对其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与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水平显著正向相关,城市认同对身份认同起到间接影响;定居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城市心理融入水平,同时定居意愿与社会网络存在交互影响。在独居和半迁移模式中,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而对于全家迁移的农民工来说,社会网络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表明全家迁移对农民工社会关系具有部分替代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童雪敏  晋洪涛  史清华  
笔者利用1446个在沪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建立logit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表明,以教育程度、职业培训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以老乡交往为代表的同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起阻碍作用,而与城市居民进行经常性互动建立起来的新型异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潘泽泉  林婷婷  
近年来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备受关注,但劳动时间因素对农民工社会交往与社会融入的影响往往被忽略。文章运用湖南省农民工"三融入"状况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对stic回归的嵌套模型,探讨农民工劳动时间及其相关交互变量对农民工与本地市民社会交往及其社会融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劳动时间普遍较长,时间分布存在群体性和职业性差异;主观社会经济水平而非客观经济收入对农民工社会交往有显著影响;劳动时间对农民工社会交往与社会融入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且与户籍、行业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存在交互效应。文章认为,加大对农民工劳动休息权益保护力度,促进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对实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文涛  戚伟  孟霖  
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关注新时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证据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但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本文将心理资本分为乐观、自信、希望、韧性4个维度,将城市融入细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3个维度,分维度研究心理资本与城市融入的关系,同时辨析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能力即地方适应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探究心理资本对城市融入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乐观、自信、希望和韧性对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信和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不显著;(2)地方适应性的中介效应表现为:首先,在乐观、自信、韧性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希望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其次,在乐观、韧性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最后,在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地方适应性在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中介效应,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拓宽了视野,亦可为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城市健康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创新   唐曼萍   王浩宇   王畅翔  
[目的]提升农民工城镇融入水平,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要求。[方法]本文基于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的双重视角,运用OL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农民工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水平上看,农民工生计资本总体水平较低,各维度生计资本测量值的大小顺序为物质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其中物质资本存量最多,人力资本存量最少。从结构上看,物质资本占优型和自然资本占优型农民工数量较多,人力资本占优型、社会资本占优型和金融资本占优型农民工数量较少。生计资本无论是在水平上还是结构上均显著影响农民工城镇融入。其中,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镇融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自然资本占优型对农民工城镇融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资本占优型对农民工城镇融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据此,该文认为多维度提升农民工生计资本水平,发挥生计资本组合效应是促进农民工城镇融入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静  唐迩丹  
本文以社会质量理论为指导,从"制度—非制度"、"集体—个体"两大维度,梳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构建其城市融入的社会质量分析框架,明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和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该分析框架对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质量较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身份认同不高三个方面。据此,当前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在逐步完善无差异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改善其融入条件,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以强化融入能力、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静  唐迩丹  
本文以社会质量理论为指导,从"制度—非制度"、"集体—个体"两大维度,梳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构建其城市融入的社会质量分析框架,明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和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该分析框架对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质量较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身份认同不高三个方面。据此,当前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在逐步完善无差异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改善其融入条件,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以强化融入能力、提升融入动力,进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增进他们融入城市的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实现"高质量"的融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