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0)
2023(2207)
2022(1962)
2021(2030)
2020(1703)
2019(3970)
2018(3644)
2017(5311)
2016(4275)
2015(5609)
2014(5992)
2013(5085)
2012(4762)
2011(4317)
2010(4588)
2009(3248)
2008(3322)
2007(3082)
2006(2564)
2005(2257)
作者
(11279)
(9213)
(9067)
(8873)
(5889)
(4443)
(4220)
(3829)
(3714)
(3523)
(3338)
(3163)
(3133)
(3100)
(3057)
(3049)
(2965)
(2920)
(2813)
(2766)
(2660)
(2579)
(2503)
(2439)
(2184)
(2131)
(2107)
(2042)
(2016)
(2010)
学科
教育(9674)
教学(7728)
中国(7012)
理论(6885)
管理(6405)
学法(5468)
教学法(5468)
学理(5068)
学理论(5068)
研究(4804)
学校(4557)
(4484)
(4427)
(3885)
经济(3884)
研究生(3804)
技术(3570)
职业(3548)
(3435)
企业(3435)
(3207)
高等(3036)
职业技术(2974)
(2714)
制度(2711)
(2618)
(2330)
政治(2295)
思想(2286)
技术学校(2281)
机构
学院(52164)
大学(42469)
职业(22015)
技术(19406)
研究(18227)
职业技术(15789)
技术学院(14412)
教育(14182)
(11840)
科学(11335)
(10729)
师范(10603)
(10313)
(10286)
(9741)
管理(9360)
中国(9163)
研究所(9093)
(8928)
(8674)
(7869)
经济(7829)
师范大学(7801)
业大(7619)
农业(7520)
中心(7225)
(7076)
北京(6833)
理学(6822)
理学院(6660)
基金
项目(28961)
研究(28273)
教育(21564)
科学(21369)
(16745)
编号(16681)
课题(15526)
(14182)
(14051)
基金(13511)
成果(12730)
(11391)
国家(11161)
社会(11021)
社会科(10046)
社会科学(10043)
规划(9754)
(9445)
主持(9319)
职业(9305)
(9241)
主持人(9202)
年度(8462)
重点(8398)
科学基金(8241)
项目编号(8085)
(7816)
研究成果(7702)
(7658)
(7193)
期刊
教育(34755)
中国(24435)
职业(19074)
技术(15305)
研究(15248)
(14497)
经济(14497)
技术教育(13200)
职业技术(13200)
职业技术教育(13200)
学报(8617)
(8333)
(7325)
论坛(7325)
(6849)
大学(6517)
职教(6396)
农业(5825)
学学(5690)
科学(5651)
(5134)
成人(3610)
成人教育(3610)
(3448)
卫生(3448)
研究生(3401)
学位(3382)
管理(3378)
(3370)
高等(3210)
共检索到89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明  
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的需要,也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乃至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需要。反观当下的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确实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笔者以为只有切实把握高职教育的特色,研究分析高职学生人生及职业定位和目标诉求,切实培育和增进高职生的高职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才能真正担当起高职应尽的职责,培育出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霞  
闲暇生活已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不仅能丰富高职生的课余生活,愉悦身心,发展个性,而且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高职生闲暇生活构建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闲暇生活对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促进职业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成树  田广东  
基本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用人单位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层次。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可从建立立体的社会不良思潮防御机制、建构基本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提高学生对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认识三个方面着手,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德祥  
在建设行业中不乏"工匠精神",鲁班就是其中杰出代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鲁班文化的育人实践来培养建设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鲁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理念思路以及策略选择,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倩  欧阳常青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现状,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从三个方面探索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路径:以教学为中心,构建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以实践为载体,拓展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实践体系;以能力为导向,完善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巨英  
浅议如何培育工行企业精神朱巨英银行企业文化是金融干部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科学规范及传统习俗的总和,而银行企业精神是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代表或反映银行的追求、志向和决心的总体倾向,也是企业内部把全员力量统一于共同目标下的一种观念和行为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丽荣  
高职生是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社会心态"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高职生的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群体的心境状态,是社会心理倾向与社会价值观念的综合表现,是心理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当前社会心态培育过程中存在"学科分立""德心分离"的问题,应当以"德心融合"的理念建构高职生社会心态培育模式,使"心理疏导"与"道德教育"相互协调,"思想育人"与"心理育人"有机结合,"心理发展"与"道德发展"共同提升,以此促进高职生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秀芳  
网络环境下,社会思潮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对高职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应构建社会、学校和媒体"三位一体"模式培育核心价值观:社会加大网络法规管理力度,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递核心价值观理念;媒体搭建网络媒体新平台,抢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领地。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网络媒体的力量发扬光大,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伟  
自我教育法是契合网络环境、弥补高职生自我教育缺陷、适应高职生人才培养规律的有效方法,丰富了自我教育法的内涵。要在高职生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的一系列挑战面前,依托网络环境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调动高职生的能动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网上网下相结合,使自我教育法在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路才  李怀珍  张金耀  
借鉴受众理论的研究成果,文章提出应把握高职生群体的特点,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方法;关注高职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培育活动;发挥社团精神正确导向作用,规避非主流意识的影响;创建网络互动平台,突出高职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参与程度;正视高职生利益诉求,满足其精神发展合理需要,推进培育工作,提高培育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伍学雷  
在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文献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解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五条有效策略,以期真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光仙  翁艳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具有保障性、发展性的双重功能属性,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发展性资助契合了贫困生对美好生活需要增长的现实,贯彻了教育公平理念和教育精准扶贫要求,也是立德树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性资助突出资助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意义,由于具有普惠性的政策福利特点,由此也暴露出受助贫困生的诚信、感恩、责任等人格缺失问题。发展性资助突出资助的育人功能和人的素质培养,旨在挖掘贫困生的自身潜能和成才动力,激发人的需要层次的递进和提升,因而能最大发挥资助的政策红利。应加强贫困生的德性教育,立足于个体需求及未来发展,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发挥隐性与显性教育功能,心理与行为共建,从而达到立德树人,进行主体性育人的资助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再生  
针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学生存在企业顶岗实习困难,技能培训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等问题。通过采取建立"政企校"联动平台,与企业签订真实、"双赢"的校企合作协议;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综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有机结合等措施;实施"订单"模式,定向培养学生;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技术服务项目、推荐学生寒暑假到企业打工锻炼,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顶岗难和技能培养效果差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益峰  
隐性教育内隐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教育内容、愉悦的教育方法、持续的教育效果都有利于高职生责任意识的养成,高职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隐性教育路径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学校情境、教学场域、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来实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信军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深入开展对“自主学习”理念的研究,努力构建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对于推动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自主学习的内涵及主要特征、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等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