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8)
- 2023(10138)
- 2022(8253)
- 2021(8042)
- 2020(6606)
- 2019(15146)
- 2018(14566)
- 2017(27251)
- 2016(16047)
- 2015(18118)
- 2014(18370)
- 2013(17547)
- 2012(16129)
- 2011(14151)
- 2010(14973)
- 2009(13722)
- 2008(14407)
- 2007(13035)
- 2006(12005)
- 2005(11153)
- 学科
- 企(74286)
- 企业(74286)
- 业(70956)
- 管理(65919)
- 济(54277)
- 经济(54199)
- 财(39277)
- 务(22730)
- 财务(22708)
- 财务管理(22664)
- 税(22045)
- 企业财务(21544)
- 方法(21323)
- 业经(20704)
- 税收(20586)
- 收(20408)
- 教育(20364)
- 中国(20025)
- 理论(17066)
- 制(16598)
- 策(15888)
- 财政(15685)
- 技术(15648)
- 数学(13886)
- 数学方法(13634)
- 体(13239)
- 农(13148)
- 政(13030)
- 和(12957)
- 划(12069)
- 机构
- 学院(213120)
- 大学(210941)
- 济(82877)
- 管理(81756)
- 经济(80785)
- 研究(68707)
- 理学(68425)
- 理学院(67716)
- 管理学(66943)
- 管理学院(66472)
- 财(56425)
- 中国(50877)
- 京(45199)
- 财经(38680)
- 江(37841)
- 科学(35304)
- 经(34730)
- 范(33573)
- 师范(33461)
- 所(33359)
- 教育(31945)
- 中心(30229)
- 北京(29840)
- 州(28649)
- 研究所(28490)
- 财经大学(27836)
- 师范大学(26762)
- 技术(25535)
- 职业(25369)
- 院(25322)
- 基金
- 项目(121004)
- 研究(101950)
- 科学(98654)
- 基金(85201)
- 家(70001)
- 国家(69086)
- 社会(62591)
- 科学基金(61444)
- 社会科(59089)
- 社会科学(59074)
- 教育(54543)
- 省(48554)
- 编号(45704)
- 基金项目(43034)
- 划(41759)
- 成果(40592)
- 自然(36775)
- 自然科(35962)
- 自然科学(35952)
- 自然科学基金(35353)
- 资助(35338)
- 课题(34077)
- 性(29445)
- 项目编号(29179)
- 部(29083)
- 年(28557)
- 重点(27434)
- 创(27184)
- 规划(27082)
- 制(26569)
共检索到361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音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如何贯彻落实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成为我们下一步理论和实践工作的重点。职业教育在激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及多元主体办学上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可从财政税收激励政策规划的角度,分析国内外财税制度对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探讨从政策规划层面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激励与促进。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财税政策 职业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丽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也给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带来了春天,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校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院校和企业的发展,为双方带来共赢的局面。职业教育在鼓励校企合作的同时,也提倡产教融合和多元化的主体办学,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财税政策规划仍需得到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助于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友好的合作关系。文章对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财税政策规划转型进行了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兆华 许世建
以56份国家、省市政府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软件开展定性及定量分析,发现目前校企合作财税支持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快制定相关地方法规,加强政策支持的力度,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构建监督评价机制等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概念模型,提出财税政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激励路径和效应,并通过横向多维分组对比进行财税政策效果评价,设计完善我国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财税政策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明确政府对校企合作的责任,政府要加强统筹,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给予行业组织财政专项补助以推动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兰小云
税收减免政策是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必需的良策之一。为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中央政府和某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总体上此方面的政策仍存在权威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吸引力等多方面不足。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可适当降低享受优惠政策的准入条件,让企业感到"可行";扩大税收优惠的减免范围和力度,让企业感到"心动";完善法与法之间的一致性,让政策执行者有法可依。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金良 杨磊
任何公共政策都是一柄双刃剑,有得必有失,事实上,最优税收政策的实质不在于获取最多的收入而在于最小的负效应。本文拟从税收政策中的减税政策入手,着重分析其在实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效应带来的税收悖论现象,国家在推行减税政策时尽量结合实际,减少可能的负效应或将其控制在可掌握的范围内。
关键词:
减税政策 税收悖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立彦 孙善学
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由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活动存在明显的正外部性,有必要由政府通过财税政策手段进行干预。从实践来看,各国政府主要采取直接补贴、税收优惠、培训征费和政府采购等手段来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我国政府目前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财税政策主要有税收优惠和培训征费两大类,存在立法缺位、制度安排不够细化、激励手段较少、缺乏针对小企业和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等问题。为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从细化和落实相关政策规定,综合运用多种财政激励手段,丰富税收优惠形式和税种以及健全财税政策管理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致平 王升 池卫东
校企合作政策对推动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与激励作用,但成果尚未达到预期,解决当前问题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校企合作政策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市场需求,校企合作政策落地难根源在于市场契合不足,市场思维是校企合作政策利益相关方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市场 校企合作 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和震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学生等五大层面的问题,任何单一方面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问题。因此,需要国家统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顶层设计,给国家技术技能的积累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应尽快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规,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围绕关键问题实施制度创新,系统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和机制,完善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制度。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翠玲 孔巧丽
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校企合作政策是核心因素,其共性特点是:政府公共资源管理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财政投入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法律法规制度的保障机制;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校企合作深化与有效实施的评价机制;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与保障体系。以此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现状进行理性检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利庠 庞连义 张喜才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效。然而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观念错位造成政策缺位;其次校企合作的职教体系还不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国情。这些问题造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困境。本文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体系。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牛鼻子",是提升职业教育层次、提高企业专业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西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体来看,广西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顶层制度设计仍不够完善,合作层次仍偏低,合作成效还不够明显,亟待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予以改进。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海勇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中国—东盟新能源产业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都对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采取了一些财税扶持措施,但对推动相互间新能源产业合作的支持仍然不足。为促进双方新能源产业合作,应对接各国能源发展战略,在促进技术合作、支持中国新能源产能向东盟成员国转移、新能源产业链优化整合等方面加强财税支持。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新能源 产业合作 财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