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2)
- 2023(12387)
- 2022(10016)
- 2021(9057)
- 2020(7308)
- 2019(16461)
- 2018(16044)
- 2017(30419)
- 2016(16657)
- 2015(18575)
- 2014(18246)
- 2013(18159)
- 2012(16674)
- 2011(15066)
- 2010(14680)
- 2009(13446)
- 2008(13581)
- 2007(11870)
- 2006(10704)
- 2005(9719)
- 学科
- 济(69828)
- 经济(69748)
- 管理(47124)
- 业(42689)
- 企(32658)
- 企业(32658)
- 方法(28331)
- 数学(25212)
- 数学方法(25026)
- 中国(22945)
- 税(21897)
- 税收(20438)
- 财(20405)
- 收(20271)
- 农(20056)
- 贸(16252)
- 贸易(16244)
- 易(15928)
- 学(15720)
- 业经(15382)
- 环境(15135)
- 制(13217)
- 农业(13155)
- 银(11411)
- 银行(11363)
- 地方(11331)
- 行(10867)
- 务(10713)
- 融(10708)
- 金融(10707)
- 机构
- 大学(243555)
- 学院(239916)
- 济(106534)
- 经济(104920)
- 研究(90470)
- 管理(86567)
- 理学(74974)
- 理学院(74079)
- 管理学(72857)
- 管理学院(72448)
- 中国(68798)
- 科学(55761)
- 财(52059)
- 京(51939)
- 所(46966)
- 农(46757)
- 研究所(42907)
- 财经(40767)
- 中心(38540)
- 业大(38016)
- 经(37433)
- 农业(36971)
- 江(35152)
- 经济学(34973)
- 北京(32948)
- 院(32135)
- 经济学院(31767)
- 财经大学(30408)
- 范(29873)
- 师范(29469)
- 基金
- 项目(162759)
- 科学(128425)
- 基金(122469)
- 研究(112926)
- 家(110830)
- 国家(110019)
- 科学基金(92150)
- 社会(76301)
- 社会科(72523)
- 社会科学(72503)
- 基金项目(64293)
- 省(59323)
- 自然(59232)
- 自然科(57946)
- 自然科学(57921)
- 自然科学基金(56944)
- 划(52243)
- 教育(49681)
- 资助(49087)
- 编号(41745)
- 重点(37597)
- 部(36867)
- 发(35643)
- 国家社会(34138)
- 成果(33890)
- 创(33796)
- 创新(31971)
- 中国(31956)
- 科研(31647)
- 教育部(31174)
共检索到362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而郛 鞠美庭
通过对碳关税的提出背景、政策意图的研究,对碳关税的实质及国际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以及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碳关税的实质是对本国产业竞争力以及为巩固和加强国际政治话语权而实施的新型贸易保护手段。碳关税政策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及整体工业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迫使中国继续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新适应目前复杂国际背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碳关税 中国 工业化进程 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钱树静
作为宁波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产业聚群。在化纤原料——化纤——化纤面料——成衣这条产业链上,化纤原料的主要来源是进口。化纤原料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关税倒挂现象。就关税倒挂对宁波纺织业的影响做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聚群 关税倒挂 化纤原料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红琴 王宪恩 段海燕
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碳排放量增长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日本作为典型的工业化国家,二战后经历了压缩式工业化进程,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日本的工业化、后工业化特点较明显,不同工业化阶段的碳排放规律也各具特色。工业化进程消费大量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研究日本不同工业化阶段各碳排放影响因素对碳排放量的贡献特点,分析其影响规律,可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减排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樊丽明
中国税制存在调节范围过窄、调节方式欠妥等缺陷,其成因包括人均收入较低,影响了对环境状况的需求;政府对指令与控制手段的偏好相对较高;物质和技术条件较差,环境税收的开征缺乏物质基础;转轨时期计划体制的惯性对环境税收造成的扭曲尚未消除;税制状况和社会环境限制了环境税收对所得课税的替代;政府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对生态“友好”的税式支出措施的实施;税收立法权的高度集中阻碍了税制绿化水平的提高等。应通过改革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完善税式支出政策,并赋予地方一定的地方税立法权来强化中国的税制绿化。
关键词:
税收制度 环境 工业化 资源 污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莹
作为全球首个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确立将使国际间气候格局更加复杂,也势必对我国碳市场发展和国际贸易规则带来深远影响。本文研究分析CBAM政策内容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探讨我国在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如何应对其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
碳关税 双碳战略 绿色贸易壁垒 碳市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先庆
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存在阶段性的互动关系,流通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适应并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因而厘清流通业扩张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效应对于促进工业与流通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流通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流通产业边际费用最小化作为研究的两条主线,以宏观的流通技术、生产技术、市场化程度和微观的企业因素为研究视角,对在工业化进程中影响流通业扩张的因素及产生的生产营销费用、流通经营费用和消费者搜寻费用等进行经济学分析,对于加速工业化进程及推动流通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厚俊 刘正良
马来西亚在很短时间内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这种工业化的重要特征是外资投资主导型,外资投资不仅为马来西亚工业化提供了资金来源,还带动了马来西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改善,推进了马来西亚对外经贸关系的全面形成和技术进步。马来西亚工业化中外资投资的影响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协调好外资规模与利用能力、利用外资与经济发展、资本开放与金融稳定、外资企业发展与国内产业联动的关系,更好的发挥利用外资在我国工业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工业化 外资投资 影响 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志刚 范剑勇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直接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快速转移。这一转移在全国各地区的速度如何?我们以此为本文展开的出发点,并应用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偏离份额法对各地区工业化进程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我国原来的三大直辖市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三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则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同时,整个大陆的第二产业有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直辖市)聚集的倾向,使东部沿海地区有形成中国的制造业中心的可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立君 刘红艳
通过研究1978~2007年中国工业化演进与劳工环境变化的关系,本文认为:工业化进程通过产业结构的演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与城市化的扩展这三条路径实现对劳工环境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是劳工环境变化的基本影响因素和前提条件;产业结构决定劳工环境变化的效率和速度;城市化进程决定了劳工环境变化的综合性、系统性、持续性。在1978~2007年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劳工环境在不断改善;劳工环境的改善应与产业结构的提升保持一致,不能脱离产业结构水平人为地提高或降低劳工标准。
关键词:
劳工环境 产业结构 劳动生产率 城市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萍 孙群力
本文采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78-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表示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空间结构变化对全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解希玮 刘胜男 李芳芳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与内外部经济环境迫切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已正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与人口要素红利转换衔接的历史交汇期。研究首先测算了1995年-2019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进而结合人口要素指标在同一时期的变化趋势,深入考察了人口结构与人口质量对国内各地域层次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工业化水平在研究时段内迎来较大增长,部分区域目前已基本完成工业化,但地区差异依然显著。与此同时,各地依赖人口要素发展的重心正逐步由人口结构向人口质量转化。在此过程中,由于国内工业化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性,上述转化过程将在较长时期内在各区域分别呈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为未来在人口要素层面促进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各地应一方面坚持保有人口结构优势,利用好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大力发掘人口质量优势,发挥好人才红利,同时因地制宜把握人口特征,针对性解决本地人口要素发展的痛点、难点,以高水平人口优势助推工业化高质量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李春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外部需求拉动下,我国工业化加速增长。金融危机宣告了传统增长道路的终结,使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能过剩的矛盾突显。我国工业化进程并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滞,应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积极谋划,加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步伐,加快支撑我国工业化进程技术路线的战略转型,引导国内消费需求,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工业化 经济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炬 吴巧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能源消耗(生活消耗除外)出现了较大波动,本文运用完全分解模型计算、分析了驱使能源消耗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与结构效应,并利用H-P滤波、完全分解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节能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1980-2005年累计节能量为94457万t标准煤,1980-2005年中国节能缺口处于波动之中,尤其是1998年以后,受重新重工业化的影响,与潜在节能率相比,实际节能率在逐步降低,但到2005年,实际节能率大于潜在节能率,节能优先的高能效战略得到一定落实,有效控制和改善了能源的紧张状态。同时,近年来重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改善,说明重工业化对能源...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节能缺口 工业化 完全分解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如何有效解决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安全生产问题,从而实现我国的科学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迄今为止,还较少有将我国安全生产问题置于我国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黄群慧、郭朝先、刘湘丽所著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安全生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6月)一书则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认为,该书的创新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