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2)
2023(3438)
2022(3060)
2021(2957)
2020(2788)
2019(6299)
2018(6566)
2017(13009)
2016(7057)
2015(8288)
2014(8300)
2013(8571)
2012(8415)
2011(7619)
2010(8104)
2009(7817)
2008(8063)
2007(7516)
2006(6874)
2005(6395)
作者
(22029)
(18185)
(17821)
(17139)
(11094)
(8435)
(8326)
(6904)
(6794)
(6572)
(6053)
(5808)
(5767)
(5690)
(5682)
(5408)
(5349)
(5294)
(5226)
(5188)
(4593)
(4534)
(4459)
(4141)
(4131)
(4108)
(4007)
(3987)
(3692)
(3496)
学科
(26954)
经济(26919)
管理(20370)
(18791)
(14262)
企业(14262)
(11846)
中国(11799)
方法(11417)
数学(10300)
数学方法(10181)
(9721)
银行(9706)
(9416)
(9358)
(8469)
(7583)
金融(7583)
(7413)
(6936)
贸易(6928)
(6819)
体制(6488)
(5685)
制度(5684)
业经(5531)
(5237)
(5152)
财务(5140)
财务管理(5113)
机构
大学(106976)
学院(105498)
(44989)
经济(43860)
管理(37825)
研究(37001)
中国(32748)
理学(30521)
理学院(30179)
管理学(29749)
管理学院(29561)
(26457)
(23748)
科学(20437)
财经(19621)
(19506)
(17656)
(17545)
中心(17048)
研究所(16897)
(16690)
北京(16042)
财经大学(14487)
(13922)
经济学(13913)
业大(13466)
(13375)
师范(13243)
(13221)
农业(13161)
基金
项目(56303)
科学(42906)
研究(42728)
基金(39696)
(34409)
国家(34124)
科学基金(27711)
社会(26001)
社会科(24590)
社会科学(24583)
(20727)
基金项目(20521)
教育(19801)
(18550)
编号(18312)
资助(17086)
自然(16968)
自然科(16487)
自然科学(16477)
成果(16372)
自然科学基金(16162)
(13603)
重点(12998)
课题(12931)
(12216)
(11660)
教育部(11434)
项目编号(11210)
(10994)
人文(10848)
期刊
(57028)
经济(57028)
研究(38516)
中国(24348)
(20914)
(17294)
金融(17294)
(15505)
学报(15467)
管理(15277)
科学(13137)
教育(12433)
大学(11884)
学学(10955)
财经(10299)
农业(10234)
技术(9039)
经济研究(8857)
(8788)
业经(8779)
问题(8202)
(7874)
理论(7062)
国际(6921)
实践(6389)
(6389)
会计(5720)
技术经济(5530)
图书(5448)
(5367)
共检索到182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朝军  
一、造成监事会功能失效的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缺陷。现代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根据该理论,公司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体。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由于代理人的行为是理性(或有限理性)的,且是自我利益导向的,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在公司运作中需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华  
监事会作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其存在至关重要。随着监督工作的持续推进,如何更有效、客观、及时地发挥监督和服务价值对于监事会职能的发挥来说越来越重要。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及时客观地对监督对象开展评价,显然是监督工作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总结从事监事会工作的实践感悟,对企业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成凤  
本文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失效的成因,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监事会和董事、经理的混合战略博弈模型,提出了降低董事、经理违规概率的措施以及提高监事监督动力和效果的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善敏  
本文以发表了否定独立意见作为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的替代变量,研究分析A股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3年监事会独立意见。研究表明,监事会监督功能十分薄弱,体现为很少公司监事会会出具否定的独立意见,而少量的否定独立意见主要受监管层处罚决定和外部监管意见(审计意见)的影响。这说明监事会独立性不高制约了监事会的监督功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华  
文章从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层次性出发,结合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本质特征,论证了智能化企业监事会的选举构成及功能定位,认为智能化企业的监事会应该由除去大、中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大会选举诞生,对核心治理层的经营监督是监事会的首要功能,对于风险危害预警和经营信息披露则是监事会的其他两个重要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近年来,中央及监管机构高度重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治理机制,将推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发挥监事会职能作用置于前所未有之高度,进一步表明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和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监管各项要求,中信银行按照"做实监事会功能"的指导思想,积极适应新形势变化,努力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监事会工作体系,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银行稳健经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缪艳娟  
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法律规范对监事会职权等的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是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 的重要制度原因。在当前董事会仍为大股东或内部董事控制的情况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与监事会功能的交叉、机构重叠,为此建议借鉴德国监事会成功的经验,重整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敏  
从《公司法》及《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出发 ,在对公司内设机构的监事会的理论、立法与实践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股份公司的监事会存在的相关问题 ,并从公司股权结构、人员及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的建立与约束机制的设计四个方面提出了意见 ,为公司监事会机制的建立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浩昊,罗丽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本文分析论述了我国监事会的现状 ,指出了我国监事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对上市公司监事会的重新构建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爽  吴溪  
当公司管理当局企图通过盈余管理而实现盈利时 ,作为外部监控机制的独立审计往往会对管理当局的会计处理发表保留意见。此时 ,作为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之一的监事会将对注册会计师的保留意见持何种态度 ?考察这种态度的总体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导致不同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评价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本研究的经验证据并未发现监事会在公司治理、尤其是在对外部审计的支持方面发挥了预期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曹立  
本文剖析了税收成本过高的五大原因 ,并提出降低税收成本的具体措施 ;调整优化机构设置 ,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加强税收法治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翠婷  
文章分析科研经费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加强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维安  张亚双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害相关者对管理层的权力制衡 ,实现公司整体决策的科学化 ,因此 ,有效的监督机制设计十分重要。然而 ,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 ,针对怎样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管理层监督的讨论较多 ,关注如何有效发挥监事会对管理层监督作用的内容却很少。对监事会功能定位理论认识上的模糊 ,导致人们在实践中难以解决监事会的功能虚化问题 ,普遍存在弱化甚至取消监事会监督的倾向。本文分析认为 ,应在明确监事会代表除控股股东以外其他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 ,突出监事会的监督重点、监督范围、监督手段 ,从而构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维安  张亚双  
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 ,针对怎样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管理层监督的讨论较多 ,关注如何有效发挥监事会对管理层监督作用的内容却很少。对监事会功能定位理论认识上的模糊 ,导致人们在实践中难以解决监事会的功能虚化问题 ,普遍存在弱化甚至取消监事会监督的倾向。本文分析认为 ,应在明确监事会代表除控股股东以外其他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 ,突出监事会的监督重点、监督范围、监督手段 ,从而构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