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6)
- 2023(7483)
- 2022(6230)
- 2021(5712)
- 2020(4495)
- 2019(10287)
- 2018(10186)
- 2017(18405)
- 2016(10312)
- 2015(11622)
- 2014(11788)
- 2013(11908)
- 2012(11806)
- 2011(11097)
- 2010(11565)
- 2009(10541)
- 2008(10810)
- 2007(9877)
- 2006(9141)
- 2005(8535)
- 学科
- 济(49875)
- 经济(49828)
- 管理(26961)
- 业(25569)
- 地方(19580)
- 企(18039)
- 企业(18039)
- 中国(17610)
- 农(16065)
- 业经(12492)
- 方法(12322)
- 学(11695)
- 农业(11308)
- 地方经济(10831)
- 发(10676)
- 数学(9772)
- 数学方法(9626)
- 融(9599)
- 金融(9596)
- 环境(9526)
- 银(9444)
- 银行(9419)
- 行(9248)
- 制(8817)
- 和(8757)
- 资源(8703)
- 财(8348)
- 贸(7960)
- 贸易(7948)
- 易(7568)
- 机构
- 学院(156843)
- 大学(154430)
- 研究(63741)
- 济(61073)
- 经济(59570)
- 管理(53353)
- 中国(48393)
- 理学(43730)
- 理学院(43011)
- 管理学(42087)
- 管理学院(41788)
- 科学(41773)
- 京(35517)
- 所(34879)
- 农(32400)
- 研究所(31560)
- 财(28772)
- 中心(27971)
- 江(27362)
- 农业(25323)
- 范(25222)
- 师范(24958)
- 业大(24004)
- 省(23504)
- 北京(23226)
- 院(22836)
- 州(22293)
- 财经(21321)
- 科学院(20485)
- 师范大学(19880)
- 基金
- 项目(97942)
- 科学(75734)
- 研究(71572)
- 基金(67499)
- 家(60299)
- 国家(59735)
- 科学基金(49083)
- 社会(43584)
- 社会科(41157)
- 社会科学(41139)
- 省(40930)
- 基金项目(35462)
- 划(33638)
- 教育(31685)
- 自然(31051)
- 自然科(30115)
- 自然科学(30101)
- 自然科学基金(29524)
- 编号(29498)
- 发(28148)
- 资助(27324)
- 成果(25041)
- 重点(23256)
- 发展(22267)
- 课题(22110)
- 展(21845)
- 部(20329)
- 创(19939)
- 创新(18704)
- 计划(18405)
共检索到265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飞雄
近年来,国内外日益重视开发利用溶洞资源,一些科技发达国家,其旅游趋向正逐渐从地面观赏发展到太空宇航和地下迷宫观赏。受这一趋势影响,本文对湖南溶洞资源及其开发进行探讨。 一、溶洞资源的特点 (一)溶洞数量众多,部分溶洞景观极佳 湖南溶洞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省有溶洞2400多处。其中旅游价值较大的有100余处,如武陵源黄龙洞、观音洞;大庸响水风洞;吉首堂乐洞;冷水江波月洞;娄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何小芊 刘宇
岩溶洞穴是一类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溶洞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分析江西岩溶洞穴旅游资源地理概况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溶洞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境内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岩溶洞穴有31处,在地理分布上具有范围广泛、局部集中、多分布在山地与丘陵地区的特点;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独立型、组合型、依托型和逆向型4种类型;做好资源调查与开发论证、采用主题式开发、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加大对溶洞旅游的宣传、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旅游开发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济
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旅游风景资源。溶洞景观的开发建设,正是为了充分发挥溶洞景观的审美优势,满足旅游观赏者的审美追求。离开了审美效应,就难以获得本来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彬 李兆林
针对湘西洛塔岩溶区特殊的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干旱缺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特点,在调查、分析洛塔自然条件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实施了13处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通过系统总结洛塔地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与方法及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成功经验,提出了以岩溶水小流域为单元对岩溶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5种模式:①地下河堵洞引水开发利用模式;②地下河出口及岩溶大泉引水开发利用模式;③凿引水隧洞拦截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④地表地下联合水库开发利用模式;⑤表层岩溶泉开发利用模式。通过对失败工程的案例分析,认为在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查清工程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工程地质条件,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合3.177亿亩),耕地5,168万亩,其中水田4,042万亩。土地构成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占土地总面积49%,丘陵26%,岗地13%,平原7%,湖河水面5%。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16.3%。这些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和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丘陵和山麓分布较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长明,李景保
矿泉水是一种宝贵的并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自然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上溯已有四千年历史,而矿泉水大量利用,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本世纪30年代以来,饮料矿泉水的消费量以每年10%的增长率高速发展。以欧洲最盛,美国居次。近年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注意开发利用,但发展速度甚微。据1983年统计资料,单是欧洲共同体各国矿泉水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产超过100万吨的国家有法国、意大利、西德、苏联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
湖南低产耕地资源及其开发研究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湖南师范大学资环系,长沙410006)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农用耕地需求的日趋扩大和大量耕地被非农建设占用不可避免。新开垦的耕地与被占用耕地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差距,使耕地面积呈绝对减少之势,耕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炳庚,李晓青
湖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地域开发研究谢炳庚,李晓青(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长沙410081)有色金属矿产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湖南素称“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矿产种类多样、储量丰富、在全国占有极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运隆,刘正德
江永县地处湘、桂边界,介于北纬24°55′~25°29′,东经110°57′~114°41′之间。四境山岭绵亘,都庞岭纵贯全县西北半部,最高峰杉木顶海拔1,951米,花山横卧西南角,南有蛮子岭,东临九嶷山,属南岭山地。山势巍峨陡峭,河流深切。都庞岭山脊走向大体与岩层走向线方向一致,呈北东——南西向,主要由板岩、石英砂岩构成中山地貌,是森林和脊岭草场的主要分布带。中部及东南半部地区,多为石灰岩组成的岩溶丘陵,海拔500米左右,呈峰丛状。沿岩层倾向坡缓(10~15°)谷宽,发育着岩溶洼地和溶蚀谷地,是较理想的天然草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载田
一、湖南旅游业现状现代旅游业作为新兴、独立的国民经济部门,各个国家(或地区)正在竞相发展,导致某些国家的旅游业成为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民经济的重大支柱。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亦较迅速,行将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与此相反,湖南省现代旅游业却落后异常,发展也很不协调(见下表)。由此可见湖南的旅游人数少,收入微,占全国比重亦小,且呈下降趋势。如此不景气状况,不能不引起有关人士深思。欲振兴湖南经济,开展“四化”建设,旅游事业必须有个较大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勤国
城市房产开发、设计中较普遍地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缺乏对土地空间资源利用的科学、艺术和经济相统一的思考。问题解决的路径应为:独立建筑物三度空间的协调、套房总面积小型化、居室室内空间高度的适度增加,以及建筑小区内实、空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
城市房产 空间资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曾小路 陈静芝
我国是世界上溶洞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鉴于溶洞资源巨大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对其进行保护十分必要。由于现行缺乏相关的法律或政策对破坏溶洞的行为进行限制,溶洞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出台一部专门的溶洞保护法,明确溶洞资源权属、溶洞资源保护方式及保障措施等意义重大。
关键词:
喀斯特 溶洞保护 立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乙
芦笛岩 在广西桂林。因附近生长 芦草,可用以做笛而得名。岩洞雄奇瑰 丽,萦回曲折,大量天然石钟乳组成千 姿百态的景物,有“大自然艺术宫”之 称。洞内有唐代以来墨迹70余处,为游 人向往之地。 七星岩 在广西桂林。洞分上中下 三层,岩洞幽深宽敞,钟乳石千姿百态, 奇幻壮丽,被誉为“神仙洞府”。自隋唐 起即为游览胜地。 伊岭岩 在广西南宁市西北20多 公里的伊岭村附近。洞高45米,面积24 万平方米,洞内游程1100米。其中有一 条三弯三曲、三起三伏、长达300米的 空中走廊,可观“欢乐的壮乡”、“深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