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3)
- 2023(7303)
- 2022(6265)
- 2021(5563)
- 2020(4584)
- 2019(9865)
- 2018(9822)
- 2017(18442)
- 2016(9530)
- 2015(10642)
- 2014(10398)
- 2013(10066)
- 2012(9350)
- 2011(8688)
- 2010(8977)
- 2009(8613)
- 2008(8131)
- 2007(7279)
- 2006(6639)
- 2005(5996)
- 学科
- 济(63337)
- 经济(63295)
- 管理(27707)
- 业(22413)
- 企(18726)
- 企业(18726)
- 方法(18484)
- 地方(16622)
- 数学(16081)
- 数学方法(15969)
- 中国(12470)
- 地方经济(12248)
- 业经(11149)
- 学(11112)
- 农(10614)
- 财(9618)
- 贸(8725)
- 贸易(8719)
- 易(8352)
- 制(8115)
- 环境(7961)
- 融(7698)
- 金融(7696)
- 关系(7328)
- 农业(7230)
- 经济学(7117)
- 和(6943)
- 银(6821)
- 银行(6813)
- 发(6679)
- 机构
- 学院(142112)
- 大学(139949)
- 济(68650)
- 经济(67374)
- 研究(51653)
- 管理(50158)
- 理学(42706)
- 理学院(42169)
- 管理学(41380)
- 管理学院(41132)
- 中国(38819)
- 财(29304)
- 科学(29135)
- 京(28126)
- 所(26256)
- 研究所(23452)
- 财经(23142)
- 经济学(22369)
- 中心(22205)
- 江(21712)
- 经(20850)
- 经济学院(19722)
- 范(19052)
- 师范(18934)
- 农(18899)
- 院(18498)
- 北京(17817)
- 州(17282)
- 业大(17009)
- 财经大学(16883)
- 基金
- 项目(87452)
- 科学(69165)
- 研究(65360)
- 基金(63464)
- 家(54471)
- 国家(54042)
- 科学基金(46321)
- 社会(43986)
- 社会科(41746)
- 社会科学(41735)
- 省(34034)
- 基金项目(32923)
- 教育(29679)
- 划(27877)
- 自然(27744)
- 自然科(27113)
- 自然科学(27106)
- 自然科学基金(26597)
- 编号(26074)
- 资助(25681)
- 成果(20982)
- 发(20393)
- 重点(19905)
- 部(18893)
- 课题(18420)
- 国家社会(18398)
- 创(17968)
- 发展(17091)
- 展(16864)
- 创新(16810)
共检索到226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丽
2015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及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以中美为核心的新的世界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中日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国际格局下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对"一路一带"战略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面临的转型压力、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难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认为只有大力开展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合作才符合现阶段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
一路一带 新丝绸之路 中日经济 中日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万田 战岐林
小泉政府上台以来,尽管中日政治关系趋于紧张,但是经济交往总额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因而出现了“政冷经热”的说法。同时,由于日本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因而有人认“政治冷经济亦不热”。本文通过对中日长期贸易和投资数据的考察,并以此作为判断双边经济关系“冷热”的基本标准,发现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虽然中日从1978年以来的“经热”是源于两国关系的“政热”,但在短期内,当前的“政冷”尚未殃及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导致“经冷”。
关键词:
中日 经济关系 贸易 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绍英
战后东亚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地区)之间发展上追赶结构和经济上互补关系的形成以及各国国家战略中经济中心意识的增强,导致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势,并为建立区域经济新秩序创造了有利条件。东亚经济新秩序应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横向秩序”。建立这样的经济关系,大国的责任和贡献是重要的,当然决不应是以大国支配为内涵的“国际贡献论”,而应倡导国际主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要害是在真诚合作中解决好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问题。特别是要处理好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合作问题,这种合作既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合作关系问题,又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共同发展问题,因而有着关键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高文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地区贸易和生产中心,带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龙头已经不再限于日本。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或者是东盟都很难单独推进东亚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中日经济关系的转变,东亚一体化的进程进入更多的反复。但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不会停滞,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小范围制度合作会逐步兴起,并最后推动全局性的合作。
关键词:
中日经济 东亚 经济一体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应恒
中日两国,比邻而居,交往源远流长。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日本获得了对中国的全面优势,历次战争的痛苦记忆使得胜败双方国民的心态迥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两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为标志的新大国崛起,逐步改变了百年来日方的优势地位。中国国民自信心的提升与没有清算历史的愤懑,对应的是日本国民心态从单纯的优越感转为失落、妒忌、恐惧交织的五味杂陈。日本日益依赖日美同盟的强化来平衡对华交往的失衡。日美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同盟的强化,必将对中日经济关系构成冲击,也使局势大大超越了两国以及经济的范畴。中日经济关系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影响,未...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罗元铮
新形势下的中日经济关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罗元铮编者按:罗元铮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经济学家,多年来,对我刊的发展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支持。值此中日建交22年周年之际,我们有幸发表罗教授的专稿“新形势下的中日经济关系”,是对中日建交的一个最好的记念。我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经过70年的长期合作与磨合,中日经济关系已然形成互惠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但仍然存在相互投资不均衡、非理性竞争加剧等问题。在全球变局背景下,作为主要参与力量,中美日的大国关系变化也将影响中日经济走向,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将对中日经济关系产生正向影响,美国的战略收缩也在改变着日本的战略选择。另外,新时代为中日经济合作开辟新天地;中国实现新时代战略目标需要借鉴日本经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新平台。整体来看,近中期的中日经济关系将保持稳定甚至较快发展,中日两国也将在全球价值链、节能环保、共同应对老龄化等前沿、重点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在全球变局下,中日经济关系会遇到各种挑战,但仍将保持健康发展的大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正
一、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90年代开始,标志着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原先二极对立的局面已为多极化的局面所替代,具体表现在西欧、北美和东亚三大经济集团左右世界经济,占据世界生产和贸易的2/3。然而在政治上,美国和欧共体对全球政治仍起较大影响。苏联解体和东欧旧体制的崩溃带来出乎意外的经济衰败,长期被抑制的民族矛盾爆发,出现了政治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恩和
本文从对外商品贸易和引进外资两个方面阐述了蒙古对外经济关系近年来的发展,并以区域合作的可能性为背景,就其发展趋势提出个人见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水映 吴珊珊
中国经济奇迹的取得确实是利用了有利人口因素,但后者仅仅是奇迹取得的诸多因素之一,并非充要条件。人口转变迟早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挑战,这是人口经济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并非人口控制政策所导致。中国现在和将来一个较长时期必须应对的是更加复杂的人口数量、结构和质量的综合性矛盾,不能将面临的人口经济问题简单归之于人口控制政策。人口规模大并不是国力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表现形式,国家的实力和人民的福祉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在当代已经渐行渐远。将人口增长看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可能模糊新常态下人口经济关系的焦点。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来制定人口政策,是舍本逐末,一切应该以人民的社会福利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
关键词:
人口经济关系 人口控制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安志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于津平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永达
日本的国际经济关系走向与中日经济合作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于永达日本经济可谓当今世界上利用海外条件、借翼而飞的经济类型中最成功的一例,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突出的影响。1991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局势,从不同侧面制约、抵减或促进着日本经济的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辛言实
中日邦交正常化20年来,两国的经济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合作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但尚不平衡;合作的规模逐渐扩大,但尚不稳定;合作进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时有波动;合作关系基本正常,但仍有障碍。展望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前景,我们相信,经过两国的共同努力,会在已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克服困难,向广度、深度发展,使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