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2)
- 2023(8494)
- 2022(7233)
- 2021(6850)
- 2020(5756)
- 2019(12894)
- 2018(12636)
- 2017(26152)
- 2016(13749)
- 2015(15675)
- 2014(15880)
- 2013(15941)
- 2012(15084)
- 2011(13714)
- 2010(14441)
- 2009(14284)
- 2008(13679)
- 2007(12713)
- 2006(11779)
- 2005(11116)
- 学科
- 济(55860)
- 经济(55774)
- 管理(44156)
- 业(43358)
- 企(34089)
- 企业(34089)
- 融(27463)
- 金融(27463)
- 银(26795)
- 银行(26793)
- 行(25988)
- 中国(25378)
- 方法(22053)
- 财(20635)
- 数学(19646)
- 数学方法(19368)
- 农(19174)
- 制(18219)
- 贸(13824)
- 贸易(13809)
- 易(13513)
- 业经(13103)
- 务(12510)
- 农业(12497)
- 财务(12468)
- 财务管理(12438)
- 地方(12167)
- 企业财务(11841)
- 中国金融(11428)
- 策(11062)
- 机构
- 学院(202547)
- 大学(199195)
- 济(91481)
- 经济(89404)
- 管理(76855)
- 研究(66188)
- 理学(63428)
- 理学院(62849)
- 中国(62534)
- 管理学(62072)
- 管理学院(61685)
- 财(50369)
- 京(41679)
- 财经(37885)
- 经(34015)
- 科学(33830)
- 所(33185)
- 中心(32864)
- 江(32462)
- 经济学(28561)
- 研究所(28553)
- 北京(27865)
- 财经大学(27810)
- 农(27195)
- 银(27087)
- 州(26909)
- 银行(26145)
- 经济学院(25788)
- 融(25219)
- 金融(24748)
- 基金
- 项目(113132)
- 研究(89944)
- 科学(88908)
- 基金(81116)
- 家(66942)
- 国家(66266)
- 社会(57576)
- 科学基金(57098)
- 社会科(54725)
- 社会科学(54710)
- 省(43471)
- 基金项目(41198)
- 教育(40897)
- 编号(38789)
- 划(35820)
- 资助(35321)
- 成果(33523)
- 自然(33392)
- 自然科(32502)
- 自然科学(32492)
- 自然科学基金(31887)
- 课题(26703)
- 部(26259)
- 发(25176)
- 性(24754)
- 重点(24615)
- 项目编号(23670)
- 教育部(23257)
- 人文(23072)
- 创(23051)
共检索到338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俊领
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消费水平的提高,金融产品呈现出专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经济金融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对我国金融消费维权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金融消费维权工作的立法进程。
关键词:
金融消费 权益保护 金融产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开禹
金融服务产品提供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日益频繁,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建设和谐的金融经营环境、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发展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先进经验,对构建适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框架和基本路径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朱冠如
金融行业呈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共存局面,随着金融产品越来越细化,金融行业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也越来越明显,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事件屡见不鲜。从四个体系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与问题,通过我国金融消费投诉与发达国家投诉及关涉业态的比较,就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模式选择,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思路与举措:即“一行三会”协调统筹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在评估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基础上做好金融知识普及,以自律与监管相结合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等。
关键词:
金融消费投诉 金融侵权 金融消费权益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朱冠如
金融行业呈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共存局面,随着金融产品越来越细化,金融行业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也越来越明显,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事件屡见不鲜。从四个体系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与问题,通过我国金融消费投诉与发达国家投诉及关涉业态的比较,就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模式选择,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思路与举措:即"一行三会"协调统筹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在评估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基础上做好金融知识普
关键词:
金融消费投诉 金融侵权 金融消费权益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杰 黄滟秋 周学贞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愈来越重视,“一行三会”相继成立保护机构,但目前仍存在立法滞后、金融消费领域公诉制度缺失、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内部消保工作机制欠完善、金融知识教育和宣传体系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现状,探析域外相关经验做法,提出对应建议,以期进一步改善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会玲
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制度,尤其是林地保护司法制度,还存在林地刑事司法保护立法供给不足,刑事司法对林地犯罪行为打击乏力,以罚代刑现象较多、刑事处罚偏轻,对地方政府的林地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司法制约机制等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解决林地保护司法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刻不容缓。可从完善相关刑事立法,建立健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充分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保护林地资源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考虑。
关键词:
林地 司法 问责制 环境公益诉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谦 曾秋霞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得到迅猛发展,正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柱。在第三方移动支付爆发式增长的同时,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面临新的问题,而依据现有的相关法律不能很好地解决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和问题。因此加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缺失是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重大缺陷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相关立法和制度构建也在强化之中。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以界定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定义及其基本权利为逻辑起点,明确立法思路和保护路径,努力构建适应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格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框架。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立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冼宇航 朱伟彬
本文指出了我国金融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参照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从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地位、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与改进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建立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基仪
一、市场风险管理的现状 1992年,亚洲国家开始普遍推行巴赛尔监管委员会关于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监管标准,风险管理开始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地位。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风险监管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大调整,提高了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加强了风险管理的力度。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风险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建立了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进行风险管理必须有法可依。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奠定了人民银行依法监管的基础,后来相继公布的条例和法规如:《外汇管理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大伟
作为"科技+消费金融"的产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交易便捷度、降低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大有裨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从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行金融消费者分层、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负债理念、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宣传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以"沙盒"监管测试技术适用性和安全性、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经营活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同时也是推进我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对促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更多侧重于发展。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在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