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923)
- 2022(2708)
- 2021(2654)
- 2020(2456)
- 2019(5726)
- 2018(5972)
- 2017(12917)
- 2016(6918)
- 2015(7940)
- 2014(8145)
- 2013(8461)
- 2012(8301)
- 2011(7638)
- 2010(8010)
- 2009(7611)
- 2008(7864)
- 2007(7193)
- 2006(6666)
- 2005(6285)
- 2004(5610)
- 学科
- 济(32172)
- 经济(32150)
- 管理(20078)
- 业(19099)
- 企(14569)
- 企业(14569)
- 方法(14506)
- 数学(13304)
- 数学方法(13241)
- 中国(11646)
- 制(9953)
- 财(9789)
- 农(8536)
- 银(7905)
- 银行(7894)
- 行(7586)
- 贸(7355)
- 贸易(7349)
- 易(7203)
- 体(6399)
- 融(6245)
- 金融(6245)
- 结构(5850)
- 业经(5744)
- 体制(5575)
- 税(5550)
- 务(5516)
- 财务(5499)
- 财务管理(5479)
- 学(5303)
- 机构
- 大学(110069)
- 学院(108550)
- 济(50974)
- 经济(49962)
- 管理(39506)
- 研究(37466)
- 理学(32879)
- 理学院(32501)
- 管理学(32111)
- 管理学院(31894)
- 中国(31135)
- 财(26846)
- 京(23699)
- 财经(20728)
- 科学(20297)
- 所(19527)
- 经(18723)
- 江(17127)
- 研究所(17057)
- 经济学(16764)
- 中心(16190)
- 北京(15741)
- 财经大学(15344)
- 经济学院(15297)
- 农(14942)
- 州(13489)
- 范(13475)
- 院(13422)
- 师范(13346)
- 业大(13072)
- 基金
- 项目(59432)
- 科学(46418)
- 研究(45179)
- 基金(43319)
- 家(36731)
- 国家(36469)
- 科学基金(30338)
- 社会(29345)
- 社会科(27921)
- 社会科学(27911)
- 基金项目(22526)
- 省(21852)
- 教育(20723)
- 资助(18917)
- 划(18779)
- 编号(18461)
- 自然(17817)
- 自然科(17340)
- 自然科学(17333)
- 自然科学基金(17042)
- 成果(16154)
- 部(14624)
- 重点(13430)
- 发(13412)
- 课题(12986)
- 教育部(12665)
- 国家社会(12125)
- 性(12058)
- 人文(12053)
- 创(11644)
共检索到175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良柱
工业部门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工业部门的组成、工业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地区、条件下,使工业部门之间和工业部门内部各环节之问的比例构成实现最优结构,保证现有的工业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并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结构。在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建立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本文拟就我国工业部门结构在经过三年调整后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工业部门结构合理化的途径谈一些初步看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汉伟
一、工业部门结构的含义工业部门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各工业行业之间及工业行业各部分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现代工业生产存在着广泛的技术经联系。现代工业生产建立在严密的分工协作基础上,任何一件产品包含许多部门、行业、企业、设备、人员的共同劳动,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这种客观的技术经济联系,要求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研究工业部门内各行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要求的比例关系,是研究工业部门结构的核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十年来我国工业部门结构变动分析王岳平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库兹涅茨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人均国民收入在50~130美元(1958年美元,下同)时是产值结构变动频率最高的第一个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信敏 丁浩
使用我国22个工业部门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两个维度,分析产业间技术溢出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差异及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部门产业间技术溢出对于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48和-0.198,明显高于直接R&D投入;能源结构调整对于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煤炭和石油的弹性系数明显大于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技术溢出和能源结构调整在不同种类工业部门的表现存在差异,生态化水平越低的部门效果越显著;滚动估计结果显示,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影响效果呈现逐渐增强趋势,煤炭和石油的弹性系数缓慢减小,能源结构调整的效果得到体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信敏 丁浩
使用我国22个工业部门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两个维度,分析产业间技术溢出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差异及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部门产业间技术溢出对于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48和-0.198,明显高于直接R&D投入;能源结构调整对于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煤炭和石油的弹性系数明显大于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技术溢出和能源结构调整在不同种类工业部门的表现存在差异,生态化水平越低的部门效果越显著;滚动估计结果显示,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影响效果呈现逐渐增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牛蕊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3类,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检验了贸易结构变化对中国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出口结构变化为贸易就业影响的主要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逐年增强,贸易结构的变化整体而言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需注意的是,单位劳动投入系数的减少是国内就业变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贸易结构调整 就业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淮 张阿玲 周峰 何建坤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电价水平调整和电价结构调整对北京市工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针对我国目前的电价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为加速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电价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芍佳 胡永泰 吴桂英
加入WTO将给中国工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它会使大型国有企业变强还是变弱?如果确实如此,怎样变化?本文应用市场结构理论,通过发展一种名为市场份额检验原理的工具来回答这些问题,并对中国工业部门的所有制变迁加以分析。我们的主要发现是:许多大型国有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它们的生存战略包括从完全国有和国有控股变化到稀释国家所有权和减少国家控制。这种和私人部门的合作关系为国有企业带来资金、技术和企业管理从而实现增长,而WTO成员身份将加速高度多样化所有制结构的出现。
关键词:
中国工业和改革 市场结构 所有制变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李可爱 鞠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贸易结构不断变动,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首先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框架,探讨贸易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然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偏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2007年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化的就业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变动不利于就业,并导致我国的就业结构偏向熟练劳动。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就业效应 就业结构 工业部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提芳 葛翔宇
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就业的结构变迁并非呈现单调变化趋势,从中国几个较发达城市的来看,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文章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开放框架中研究工业就业结构的变迁,得到工业部门就业比重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的结论,同时还对出现拐点的原因以及在拐点出现前后国际贸易对工业就业结构变迁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探讨。结合中国12个城市在1985—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出口依存度的临界值,并分析这些年间在这个临界值左右,12个城市工业部门就业变迁受国际贸易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的事实及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提芳 葛翔宇
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就业的结构变迁并非呈现单调变化趋势,从中国几个较发达城市的来看,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文章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开放框架中研究工业就业结构的变迁,得到工业部门就业比重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的结论,同时还对出现拐点的原因以及在拐点出现前后国际贸易对工业就业结构变迁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探讨。结合中国12个城市在1985—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出口依存度的临界值,并分析这些年间在这个临界值左右,12个城市工业部门就业变迁受国际贸易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的事实及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丽萌
区域工业部门结构模型系统初探朱丽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物质生产部门,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乃是工业部门结构研究所在。工业部门结构合理与否,与所研究区域的工业和整个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的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明 刘渝琳 丁从明
本文在采用DEA方法估算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当工业部门资本深化程度较低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与创造效应"占主导地位,能极大地促进我国工业部门的就业。然而,随着资本深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路径开始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偏离,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效应"逐渐增强,甚至超过了"补偿与创造效应",使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了负的净效应。基于此,我国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选择一条尽可能发挥对就业具有"补偿与创造效应"的技术进步路径。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 资本深化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春梅 高阳
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我国工业部门间的减排成本,根据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构建了行业间碳交易模型,探讨了在我国碳交易试点排放权分配办法下,要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碳交易市场对行业间减排成本和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减排成本随着排放强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度随着排放强度的减小而增加;在碳排放强度较高的部门减排潜力大,其减排成本较低,而碳排放强度较低的行业减排成本较高;要实现2020年降低45%的减排目标,比减排40%时要多增加近三倍的减排成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博 贾志永 刘晓鹏
本文在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基础上,依据某种原则将工业部门细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工业部门的科技投入相对效率进行了横向比较,得出不同工业部门科技投入有效性的不同特点,从而将我国工业领域科技投入有效性的认识规律深入到了工业内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