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7)
- 2023(9613)
- 2022(8027)
- 2021(7364)
- 2020(6096)
- 2019(13710)
- 2018(13384)
- 2017(26819)
- 2016(14119)
- 2015(16213)
- 2014(16437)
- 2013(16642)
- 2012(15986)
- 2011(14544)
- 2010(15315)
- 2009(14859)
- 2008(14166)
- 2007(13110)
- 2006(12110)
- 2005(11539)
- 学科
- 济(67893)
- 经济(67820)
- 业(48386)
- 管理(44790)
- 企(38727)
- 企业(38727)
- 中国(28862)
- 融(27328)
- 金融(27328)
- 银(26182)
- 银行(26172)
- 行(25484)
- 方法(23823)
- 财(22572)
- 数学(20974)
- 数学方法(20890)
- 地方(20643)
- 农(19517)
- 制(18517)
- 业经(16315)
- 务(15586)
- 财务(15553)
- 财务管理(15518)
- 企业财务(14990)
- 农业(13576)
- 贸(13230)
- 贸易(13209)
- 易(12780)
- 体(11947)
- 中国金融(11351)
- 机构
- 学院(211443)
- 大学(207690)
- 济(94646)
- 经济(92643)
- 管理(78378)
- 研究(71724)
- 中国(65321)
- 理学(65095)
- 理学院(64428)
- 管理学(63739)
- 管理学院(63343)
- 财(50207)
- 京(44411)
- 科学(38313)
- 财经(38275)
- 所(36358)
- 经(34464)
- 中心(34120)
- 江(33018)
- 研究所(31629)
- 农(29744)
- 北京(29579)
- 经济学(29444)
- 财经大学(28336)
- 州(27958)
- 范(26818)
- 师范(26589)
- 经济学院(26563)
- 院(25225)
- 银(25188)
- 基金
- 项目(119749)
- 科学(94029)
- 研究(93263)
- 基金(85127)
- 家(71061)
- 国家(70342)
- 科学基金(60581)
- 社会(60187)
- 社会科(57295)
- 社会科学(57285)
- 省(47281)
- 基金项目(44512)
- 教育(41962)
- 编号(39403)
- 划(38672)
- 资助(35624)
- 自然(35402)
- 自然科(34515)
- 自然科学(34508)
- 自然科学基金(33870)
- 成果(33116)
- 发(31564)
- 课题(27430)
- 部(27065)
- 重点(26620)
- 发展(26430)
- 展(25993)
- 创(25063)
- 性(25001)
- 国家社会(24169)
- 期刊
- 济(117594)
- 经济(117594)
- 研究(73889)
- 中国(46325)
- 融(41732)
- 金融(41732)
- 财(39818)
- 管理(31669)
- 农(28656)
- 学报(24756)
- 科学(24001)
- 教育(22032)
- 业经(20798)
- 大学(19917)
- 财经(19797)
- 经济研究(19520)
- 农业(18642)
- 学学(18614)
- 技术(17614)
- 经(16873)
- 问题(15341)
- 贸(13086)
- 商业(12754)
- 国际(12362)
- 理论(12159)
- 实践(10860)
- 践(10860)
- 技术经济(10665)
- 现代(10313)
- 经济管理(10177)
共检索到354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蕴晖 李彦
一、消费金融公司的特点(一)业务范围2009年7月公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两项基本业务就是通过经销商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约定的家用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淑玲
我国经济经过一个20年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已经结束了供给约束的短缺经济形态,进入了需求约束的买方市场。但目前由于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限制,我国买方市场还是买不起的“买方市场”,并非钱多不买的“买方市场”,农村市场更待开拓,我国尚未出现真正的过剩。要摆脱...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郑文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涌现出一些较有实力的跨国公司。然而,就这些跨国公司目前的规模而言,若与欧、美、日等多数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很大。要实现我国的跨国公司由弱变强的转化,需要经历相当激烈的竞争和角逐,而这个转化时期的长短与快...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积余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标尺。因此,必须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惩戒失信行为,鼓励守信行为;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 地方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茂林 王树恩
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金融动荡的洗礼之后,实体经济是保障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已获得了包括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及金融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特别是对金融行业而言,服务实体经济不仅是金融业的基本责任,更是其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玮
金融贡献及金融效率是现代经济发展中资金运行的重要体现 ,也是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 ,从要素投入、储蓄转化、投资增加等方面论述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同时从金融机构效率、金融市场效率、中央银行对货币的调控效率三个方面 ,分层次阐述了金融效率的内涵及外延 ,指出中央银行对货币的调控能力越强 ,即意味着金融效率越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俊领
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消费水平的提高,金融产品呈现出专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经济金融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对我国金融消费维权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金融消费维权工作的立法进程。
关键词:
金融消费 权益保护 金融产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仕军
中央政府提出了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清理和贷款融资行为规范的一揽子措施。在一年多的清理工作后,如何更好地发挥存续的平台公司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切实壮大存续平台公司的资产实力、经营能力和直接融资能力,建立正确的政府和平台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切断公司融资风险传递通道,是一条必由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山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然要发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其中也包括资金市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应发育以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通过建立与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来抑制民间借贷活动,并使我国广大的传统农区顺利度过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在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中,实现垄断和获取垄断利润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存在着要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启明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分业分工和“两户”的发展,以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为特征的各种专业服务公司,已在农村出现。农村金融部门应如何对待认识尚不一致。有人认为,农村出现的各种专业服务公司盲目性很大,不适宜支持;也有人认为,只能支持以供销社为依托的各种专业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浩
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应对金融同业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过去传统的增网点、配人员等粗放型发展普惠金融路径,已无法满足银行商业化运作要求。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移动金融技术发展运用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商业银行如何借助移动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建议,以期为商业银行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灵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行业的融和使无数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而作为培养推动经济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愈发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互联网+"和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最有发展潜力的新业态和重领域,二者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带给职业教育的机遇,从三个方面浅议高职教育应当如何做才能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最终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教育 融合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雷跻华
浅议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与法制化管理雷跻华投资基金是通过向投资者发售受益凭证或股份的方式筹集资金,然后交由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管理人经营管理,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人的投资工具或制度。选择什么类型的投资基金世界各国都有所不同,美国95%以上的基金属...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文群
在我国全民医保的构建过程中,政府出台了大病保险政策,这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制度的创新,对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大病保险作为保险产品,从属性来看,属于社会保险范畴,是公共产品。在供给上,采取政府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生产销售、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能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发展的策略上,应坚持运转的政府主导、经营的可持续、医疗风险的有效管控、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公共政策的支持。
关键词:
大病保险 属性 供给 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