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1)
2023(2844)
2022(2538)
2021(2508)
2020(2201)
2019(5119)
2018(4948)
2017(9337)
2016(4865)
2015(5509)
2014(5502)
2013(5510)
2012(5100)
2011(4255)
2010(4468)
2009(4083)
2008(4752)
2007(4201)
2006(3623)
2005(3346)
作者
(12495)
(10384)
(10333)
(10010)
(6799)
(4937)
(4853)
(3984)
(3892)
(3880)
(3488)
(3458)
(3295)
(3277)
(3227)
(3153)
(3069)
(3052)
(3007)
(2985)
(2729)
(2669)
(2482)
(2381)
(2349)
(2337)
(2305)
(2169)
(2123)
(2004)
学科
管理(18922)
(18183)
(16862)
企业(16862)
(16435)
经济(16422)
(13842)
(11307)
贸易(11304)
(11211)
(10351)
(10264)
财务(10255)
财务管理(10230)
企业财务(9502)
方法(8594)
(7635)
出口(7634)
出口贸易(7634)
数学(7617)
数学方法(7577)
(5054)
(4008)
会计(4003)
国家(3913)
(3539)
银行(3535)
中国(3531)
(3496)
财政(3467)
机构
学院(66434)
大学(64667)
(28124)
经济(27566)
管理(25144)
(21258)
理学(20939)
理学院(20786)
管理学(20566)
管理学院(20456)
中国(17476)
研究(17076)
财经(15045)
(13499)
(12999)
(11375)
财经大学(10833)
会计(10563)
经济学(9084)
(8839)
中心(8766)
科学(8688)
(8562)
商学(8561)
商学院(8520)
经济学院(8353)
北京(8170)
(7759)
(7229)
业大(7053)
基金
项目(36816)
科学(28668)
研究(27807)
基金(27642)
(23072)
国家(22891)
科学基金(20225)
社会(18528)
社会科(17789)
社会科学(17782)
基金项目(14377)
(13732)
教育(12515)
自然(12510)
自然科(12213)
自然科学(12209)
资助(12163)
自然科学基金(12028)
编号(11340)
(10858)
成果(9461)
(8932)
(8573)
人文(8036)
教育部(8030)
国家社会(7922)
重点(7815)
(7811)
项目编号(7528)
大学(7484)
期刊
(31544)
经济(31544)
(23968)
研究(22036)
中国(14226)
会计(12138)
财会(9313)
(9085)
金融(9085)
学报(8710)
管理(8389)
财经(7927)
大学(7188)
学学(6794)
(6698)
(6685)
(6616)
科学(6397)
通讯(6282)
会通(6280)
经济研究(5955)
业经(5476)
(5466)
国际(5443)
(4672)
问题(4639)
技术(4421)
(4233)
(4199)
农业(4089)
共检索到111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洁  
2003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其中规定以应收债权为基础的出售和融资事项的会计处理基本原则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关注与应收债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确实转移,将其区分为应收债权出售、应收债权质押借款、应收债权贴现等业务类型,并对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应收债权贴现”的会计处理规定为“比照《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应收票据贴现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但是,《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会兰  
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利用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现实选择。但这些方式对企业高规格、高品质的要求,实际上又把大多数企业拒之门外,融资困难仍是困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商业信用的普及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许多企业拥有大量的应收债权,而重于管理、疏于利用却是持有者的通病,这一问题正日渐被企业所关注,开始利用应收债权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目前,利用应收债权进行融资的方式主要有质押借款、出售、贴现和置换,这些方式中蕴含着不同的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形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谭立  
应收债权融资可分为应收债权质押融资和应收债权转让融资,前者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 后者是企业的资产变现交易,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不可能发生转化。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或贴现应收债权时,无论融资协议如何约定,只要企业交付了有关债权凭证、办理完融资手续并取得所融资金,则相关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已经发生转移;若协议附有企业保证还款的担保责任,则由此构成企业的或有负债,不影响出售或贴现时的账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国卫  
在当前融资环境下,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比较困难,一些企业通过采取转让应收债权回笼资金,但过程中产生了损失。这部分损失能否税前扣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赵玉涛  
再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签订的合同,一方为再保险分出人,一方为再保险分入人。在实际操作中,分出人和分入人依据分保业务账单履行再保险合同约定、办理再保险业务和进行再保险资金结算。分保业务账单一般由分出人依据再保险合同按季度编制,经分入人确认后,按分保业务账单上各项应收应付款项相抵后的净额,向分入人结算分保业务款项。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彭晓红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是指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扣除其他相关的手续费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可见,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唐慧竹  
该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在债券投资计量上的变化,指出新会计准则要求交易性债权投资和可供出售债权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该文介绍了可供出售债权投资核算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浅谈债权投资人行为对当期财务的影响,最后对如何更好地管理可供出售债权投资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瑾  
文章阐述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债券,即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和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在各期间的会计处理。对债券的取得、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减值损失转回和出售时出现的细节问题加以了解释说明,使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会计处理更加完整和系统。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伟  金洪亮  
税收债权债务理论的引入,使税收法律关系被界定为债权债务关系。然而,税收债权作为公法之债,毕竟有不同于一般债权的特性。为使税收制度理论与实务不断完善,必须正确界定税收债权与一般债权的区别,同时构建相关的制度以确保税收债权的实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刚志  
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制度对于维护稳定的私法秩序、保护纳税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般包括税收债权的"核定时效"与"执行时效"。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并非由税收债权成立之日起算,而是因核定时效期间与执行时效期间而有所不同。如果纳税人的行为构成税收犯罪,则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等同于相关罪名的刑事追诉时效。我国《税收征管法》之修改,宜明确区分税收债权的"核定期间"与"执行期间",并分别规定其起算时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芳霞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转换包括:因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处置投资,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勇  
债权计提减值准备实质是对其可收回性概率的一种判断,是一种会计估计。如果日后事项证明资产负债表日的估计是错误的,就应该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作为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连续编制多期财务报表,应视同单个年度法定财务报表的罗列,对日后收回债权的会计处理,应按照单个年度财务报表而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