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8)
2023(3021)
2022(2573)
2021(2427)
2020(2218)
2019(4816)
2018(4784)
2017(9065)
2016(4774)
2015(5439)
2014(5483)
2013(5415)
2012(5214)
2011(4610)
2010(4776)
2009(4432)
2008(4644)
2007(4380)
2006(3977)
2005(3726)
作者
(15410)
(13010)
(12698)
(12105)
(8209)
(6109)
(5860)
(4985)
(4953)
(4866)
(4378)
(4343)
(4103)
(4076)
(3987)
(3979)
(3859)
(3778)
(3774)
(3692)
(3255)
(3152)
(3128)
(2971)
(2951)
(2935)
(2885)
(2733)
(2671)
(2517)
学科
管理(20913)
(17098)
(16744)
经济(16717)
(15327)
企业(15327)
(8021)
方法(7154)
(6302)
财务(6279)
财务管理(6259)
企业财务(6053)
数学(5310)
业经(5298)
数学方法(5239)
(5109)
(4712)
(4547)
理论(4397)
中国(4206)
信息(4185)
(3856)
银行(3853)
(3565)
人事(3459)
人事管理(3458)
工作(3436)
(3397)
农业(3243)
技术(3112)
机构
大学(73872)
学院(71289)
管理(30646)
理学(25401)
理学院(25113)
(24803)
管理学(24738)
管理学院(24594)
经济(24092)
研究(22464)
中国(19280)
(16836)
(14356)
科学(14157)
(12901)
(12853)
中心(11776)
(11753)
财经(11019)
业大(10750)
北京(10523)
研究所(10287)
(10242)
师范(10135)
农业(10086)
(9999)
(9989)
(9476)
财经大学(8170)
师范大学(8112)
基金
项目(45204)
科学(35941)
基金(34014)
研究(32212)
(30303)
国家(30088)
科学基金(26177)
社会(20291)
社会科(19123)
社会科学(19116)
基金项目(18147)
自然(17895)
自然科(17546)
自然科学(17539)
自然科学基金(17253)
(16143)
教育(14408)
编号(14207)
(14153)
资助(13619)
成果(12376)
(9956)
重点(9643)
项目编号(9614)
(8776)
科研(8709)
国家社会(8623)
大学(8537)
教育部(8408)
人文(8293)
期刊
(29340)
经济(29340)
研究(19020)
中国(18416)
(14025)
学报(13133)
管理(11087)
科学(10815)
图书(10330)
(10320)
大学(9049)
学学(8031)
(7630)
金融(7630)
教育(7307)
书馆(7104)
图书馆(7104)
情报(6847)
农业(6810)
财经(6059)
技术(5486)
(5199)
理论(4861)
财会(4683)
实践(4568)
(4568)
会计(4562)
业经(4293)
(4273)
资源(4245)
共检索到118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福清  
目前,一些企业人员流动频繁,部分工人离职时放弃当月上岗工资,于是产生了部分盈余资金。在笔者参与的一桩审计案例中,由于A公司对离职人员管理不当,导致人事部门李某利用离职人员信息侵占人工工资,涉案金额达35万余元。李某利用A公司的内控缺陷,在编制员工工时记录表这一环节时进行舞弊,把辞职人员的基本信息保留,复制在职职工的工时记录,进而编制已离职人员的工时记录表。而审核人员仅仅检查工资汇总表EXCEL文档的数据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萍  
会计工作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的好坏对银行能否正常稳健的开展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影响。近年来,银行的会计部门频繁发生事故和案件,从其发生的原因来看,主要是案发行的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管理不到位,会计人员违章操作,检查监督不力所致。因此,加强会计部门的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增强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饶永华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日益猖厥,美国的安然事件让人触目惊心,我国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也十分突出,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了不利影响,使社会公众作出错误决策,造成了重大经济失误。我国新《会计法》制定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条款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红亮  
近年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诚信危机等都是会计舞弊的结果。会计舞弊广泛存在,手段多种多样,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损失不可估量。文章针对目前会计造假日益严重的情况,总结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分析影响会计舞弊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国情,就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逐渐呈现出多发与频发的态势。本文在研究企业高管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缺乏或执行不到位的企业、有重大交易事项或重大经济事项发生的企业易导致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应成为会计调查的主要对象及重要内容。科学的企业高管人员选聘机制、合理的薪酬与激励制度、有效的企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及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重要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军  刘伟  
(一)引发舞弊的风险因素1、内在诱因(1)管理当局受利益驱动。公司治理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及其有效运行,主要通过财产所有者和受托管理者之间的契约组合直接支撑。作为契约组合的一部分,管理当局与股东签有与绩效挂钩的奖酬计划。为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管理层可能根据经营状况决定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机制,操纵会计信息。比如,若当期收益已低于需要支付红利的最低水平,则管理层存在减少当期收益、增加未来期望利润和分红的动机,倾向于选择提前确认损益的会计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乐红  
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普及应用,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但也出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舞弊行为,文章论述了我国会计电算化舞弊行为的成因,并就如何防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银加峰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但就目前状况而言,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容乐观, 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较深、范围较大。这既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 又影响了会计的整体形象。必须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汪名友  李祖清  
一、会计信息舞弊的根源(一)受现实利益的驱动。第一,是管理者突出政绩的需要。在我国,财务指标数据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领导的业绩、政府领导的政绩,处在高指标的压力和奖励的双重刺激下,部分企业会主动或被动地弄虚作假。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中的敏感数据进行“人为”处理,造成会计信息舞弊。第二,出于企业顺利取得银行贷款的考虑。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首先要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其需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以确定企业的资信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锦妹  杨明国  
会计错误和舞弊行为不是孤立的,错误之间、舞弊行为之间、错误和舞弊行为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会计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种类、查找方法和防范措施的研究,可以全面地、科学地、系统地了解各种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规律,总结审查经验,为实现审计目标提供重要条件,从而可以更好地杜绝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幼清  
所谓舞弊,就是"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一概念说明,舞弊有两个基个特征:一是具有欺骗性;二是具有危害性。引申到企业,舞弊可以这样来理解,即企业内外人员采用欺骗隐瞒和违背信用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企业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于波  安兵  
计算机舞弊就是对计算机系统的舞弊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舞弊,前者是以计算机及相应设备、程序和数据为对象,通过故意掩盖真相、制造假相或以其他方式欺骗他人、掠取他人财物或以不正当目的而实施的任何不诚实、欺诈的故意行为,后者是利用计算机作为实现舞弊的基本工具,利用计算机编制程序进入其他系统进行舞弊。不同类别的人员采取的舞弊方法不同:系统人员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海波  吴爱萍  
近年来,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更是频频发生。具体而言,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非法诈骗、套取资金;二是擅自挪用资金。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也与相关政策的执行不到位息息相关。为此,有必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严格问责、完善监督体系等措施,加强对新农合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以确保新农合制度的健康运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