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1)
- 2023(9568)
- 2022(8050)
- 2021(7339)
- 2020(5845)
- 2019(13018)
- 2018(12930)
- 2017(24499)
- 2016(13002)
- 2015(14566)
- 2014(14799)
- 2013(15010)
- 2012(14670)
- 2011(13813)
- 2010(14306)
- 2009(13381)
- 2008(13185)
- 2007(12148)
- 2006(11452)
- 2005(10742)
- 学科
- 济(84300)
- 经济(84235)
- 农(46021)
- 业(40990)
- 农业(30950)
- 管理(28793)
- 地方(26198)
- 中国(23313)
- 业经(19899)
- 方法(19794)
- 企(18503)
- 企业(18503)
- 数学(17154)
- 数学方法(17074)
- 地方经济(15225)
- 发(14743)
- 制(13886)
- 学(13659)
- 融(12360)
- 金融(12360)
- 银(12315)
- 银行(12306)
- 行(12088)
- 发展(11464)
- 展(11437)
- 贸(11354)
- 贸易(11342)
- 农业经济(10955)
- 易(10857)
- 环境(10741)
- 机构
- 学院(201047)
- 大学(194661)
- 济(98817)
- 经济(96978)
- 研究(78821)
- 管理(72173)
- 中国(62408)
- 理学(60121)
- 理学院(59406)
- 管理学(58661)
- 管理学院(58288)
- 农(51429)
- 科学(44660)
- 京(41903)
- 所(40942)
- 财(40534)
- 农业(38695)
- 研究所(36340)
- 中心(35759)
- 江(33862)
- 业大(32938)
- 财经(30659)
- 经济学(30076)
- 范(27697)
- 经(27593)
- 师范(27497)
- 北京(27009)
- 省(26908)
- 院(26814)
- 经济学院(26678)
- 基金
- 项目(120298)
- 科学(94455)
- 研究(93348)
- 基金(84896)
- 家(72921)
- 国家(72152)
- 社会(61831)
- 科学基金(60780)
- 社会科(58226)
- 社会科学(58212)
- 省(49092)
- 基金项目(44637)
- 教育(39568)
- 编号(39259)
- 划(38993)
- 自然(34370)
- 发(34360)
- 资助(33571)
- 自然科(33463)
- 自然科学(33456)
- 自然科学基金(32830)
- 成果(31771)
- 农(29357)
- 发展(28860)
- 展(28402)
- 课题(27201)
- 重点(26944)
- 部(26578)
- 国家社会(25771)
- 创(24590)
- 期刊
- 济(133681)
- 经济(133681)
- 研究(68231)
- 农(56669)
- 中国(50023)
- 农业(38042)
- 财(28852)
- 科学(28436)
- 学报(28396)
- 融(26518)
- 金融(26518)
- 业经(25836)
- 管理(25618)
- 大学(22864)
- 学学(21795)
- 教育(20224)
- 经济研究(19491)
- 技术(18882)
- 问题(18145)
- 业(17736)
- 财经(15980)
- 农村(14703)
- 村(14703)
- 世界(14664)
- 农业经济(14613)
- 经(13979)
- 经济问题(13070)
- 技术经济(12707)
- 贸(10976)
- 版(10702)
共检索到34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启平 赵溯 晏小敏
笔者从宏观层面探讨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利用两次全国地理标志调查所取得的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产品出口额的前提下,地理标志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地理标志保护有助于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巩固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地理标志保护的投入,完善地理标志立法,并尽快出台农地流转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德国
农产品的销售现已成为制约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在影响着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发展地理标志,将有利于调整库区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品销售,解决移民就业,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农特产品中的精品,具有品质表彰功能和溢价能力,对农产品销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摸清库区地理标志发展现状,通过调研实践对地理标志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地理标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思路。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地理标志 经济发展 农产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映
地理标志的概念由货源标志和原产地名称演变而来,《TRIPS协议》对地理标志有明确的界定,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我国农业部规定的一个法律概念。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因为它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我国,农产品可以通过三种路径获得地理标志的保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西安
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资源在工农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保持工农业的恰当比例,使工农业之间的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能相互适应,使工农业产出与社会需求结构大体吻合,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简单地说,工农业协调发展就是动态中的工农比例关系比较恰当合理,能使经济发展的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工农业协调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劳动在部门间按比例分配的主要表现,同时又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证.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善刚
江泽民主席1996年就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将大大改变农业高度分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庆忠
地理标志是指产品的"籍贯"或"原籍",用于指示一项产品的原产地,其特定质量也完全或者主要取决于该地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本文以福建平和琯溪蜜柚产业的地方实践为个案,意在说明地理标志产品对县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深度影响,其潜存的价值不仅是在农业之内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我们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机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地理标志的实质就是在现代集约农业背景下保护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一种以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为精神纽带的地方资源。
关键词:
地理标志 琯溪蜜柚 农业现代化 文化产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汝东
分析农民非国民待遇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非国民待遇的主要表现:即身份上的区别;再分配上的区别对待;用工取向上存在歧视;政策上存在偏差倾向;政治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指出农民国民待遇实现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提出了实现农民国民待遇的四点建议:1.给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民市民待遇;2.改变以往农民与土地对应的思维定势,把农民活动当做企业活动对待;3.制定农产品补贴和农业生产经营补贴,增强农业生产吸引力;4.加强农民自身国民待遇意识教育。
关键词:
农民 国民待遇 农业经济 小康社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荣芳
宁夏回族自治区,既是一个地处我国内陆的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既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畜牧业基地,又是一个农业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的地区。这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顾兆铭
通货膨胀的最终表现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本文着重研究通货膨胀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农业经济发展所必需具备的内外部条件入手,探讨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一、通货膨胀与农业经济有关的成因1.在1978年以前,由于人口的增长,农民的生产行为是满足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需求,在农产品的生产上,以农产品产量的极大化为目标;1978年以后,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冯其洪
<正>对于进入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两代来说,农业生产仍被放在民生的首要位置,它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基础,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太祖说:“比年以来,时岁颇丰,民庶给足,田里皆安,若可以无忧也”;~((1)) 清圣祖认为:“农事实为国之本”。~((2)) 可以说,农业生产是探索明清经济发展的一把关键钥匙。然而,虽然“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法多样,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对明清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研究得较为全面、系统的著作问世,且如江泰新、苏金玉两位研究员所指出的“人们研究农业生产时……很少与人口变动联系在一起”,~((3)) 以往研究存在着只侧重于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不足。故而,两位研究员合作撰写了《明清农业经济发展变化与启迪(1368—1911)》一书,在总结数代学者成果的基础上,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明清时期农史全貌的图卷,不仅为学界系统整理了相关史料与数据,亦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宁吉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基本任务。本文试从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主要方面出发,谈谈怎样从宏观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一、充分认识农业是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中,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农业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一,农业直接关系着我国11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吃的粮食必须坚持以国内生产为主,穿的衣服在相当大程度上也需要农业生产提供棉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力文 李宝忠
泗水县地处鲁中南部山区,是典型的纯山区农业县,也是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农业历来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尽管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仍近1/3,农业经济仍处于不可取代的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蕊
进入现代农业经济时代后,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不断强化农业的产业属性,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处于同一概念范畴,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经济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农业经济发展面前。这其中,既有传统农耕社会遗留下的问题,如农业经济制度、农业产权结构、农业家庭经营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