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0)
2023(10744)
2022(9001)
2021(8586)
2020(7111)
2019(16169)
2018(16100)
2017(30383)
2016(16201)
2015(18019)
2014(18109)
2013(17375)
2012(16064)
2011(14232)
2010(13812)
2009(12579)
2008(11796)
2007(10374)
2006(8743)
2005(6913)
作者
(44475)
(37443)
(36775)
(35293)
(23304)
(17703)
(16847)
(14752)
(14342)
(13037)
(12724)
(12390)
(11652)
(11343)
(11281)
(11221)
(11156)
(10912)
(10614)
(10515)
(9036)
(9005)
(8874)
(8752)
(8410)
(8166)
(8119)
(7879)
(7521)
(7493)
学科
(64587)
经济(64511)
(44335)
管理(43300)
(32002)
企业(32002)
(30268)
方法(29139)
数学(26076)
数学方法(25709)
农业(20211)
中国(16907)
(16756)
业经(16699)
地方(16314)
(13609)
(12119)
(10050)
理论(9987)
(9976)
财务(9923)
财务管理(9895)
(9875)
银行(9859)
(9782)
贸易(9778)
(9656)
金融(9649)
(9493)
环境(9441)
机构
学院(217235)
大学(213564)
(86134)
管理(86110)
经济(84175)
理学(74565)
理学院(73786)
管理学(72363)
管理学院(71949)
研究(68270)
中国(51981)
(42964)
科学(41910)
(41401)
(39522)
中心(34933)
业大(34845)
(34243)
(32237)
财经(31413)
农业(31283)
(29453)
研究所(29378)
师范(29133)
(28683)
(26368)
经济学(26096)
北京(25478)
(25362)
(25148)
基金
项目(155776)
科学(123625)
研究(116630)
基金(112459)
(96997)
国家(96106)
科学基金(83880)
社会(74665)
社会科(70457)
社会科学(70441)
(65029)
基金项目(60191)
教育(54017)
自然(53342)
自然科(52126)
自然科学(52109)
(52021)
自然科学基金(51121)
编号(48277)
资助(44526)
成果(37897)
重点(34663)
(34369)
(34186)
课题(33172)
(32923)
创新(30737)
国家社会(30538)
科研(30005)
教育部(29536)
期刊
(96652)
经济(96652)
研究(58565)
中国(45061)
(42387)
学报(34267)
(31393)
科学(30911)
管理(29295)
农业(28150)
大学(27486)
学学(26014)
教育(25329)
技术(21090)
(20494)
金融(20494)
业经(20081)
财经(14970)
问题(13220)
经济研究(13084)
(12890)
(12379)
(11963)
统计(10248)
图书(10139)
资源(10038)
技术经济(10013)
科技(9988)
农村(9879)
(9879)
共检索到317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孟  
我国农民地权观念的变化,源于集体权能和功能的弱化地权观念,是地权实践的产物,地权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对人的土地使用行为产生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地权观念一直是集体主义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分田到户和土地使用权下放,农户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尤其是二轮承包期间,国家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钰文  王茂福  
农村集体经济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代理人村干部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严重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村干部机会主义行为何以发生,却较少回应此类行为差异化的逻辑和原因机制。本文基于“委托一代理”的社会嵌入性视角,结合对S省Q村实地调查的现实案例分析后发现:村民与村干部围绕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活动形成了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监督成本差异,使得不同代理关系结构的约束有所不同;而委托代理关系的社会嵌入性能以不同方式和程度软化代理结构约束;代理结构约束和社会嵌入性软化之间的耦合,决定了村干部机会主义行为的策略空间及选择位序,使其产生差异化的机会主义行为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佶鹏  
自2007年以来,保费补贴推动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山西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实践,基于对农户的调查,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农户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与评价,进而从政府支持、政策修订和规范操作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波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具有内在关联性。当前,农村呈现出空心化、空巢化和老龄化等困境,农民难以被有效组织动员,农村共同体面临消解。本文基于皖南多个村庄的实地调研,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逻辑,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三种类型,即外生型、合作型和内生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集体所有,能够再造村庄共同体,形成利益共同体、组织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的新型村庄共同体。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改变村级组织治理弱化的现状,通过治理权威形塑、治理资源强化和治理形式多样,增强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促进村民自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丽娟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之一。基于天津、山东、湖北多个村庄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存在政府扶持型、组织引领型、市场激励型三种主要路径,通过多维度比较发现不同形态的发展路径具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的特性,但同时也暴露出发展路径需面对政策惯性依赖、行政权力扩张、控制权力削弱等潜在风险。鉴于此,应从构建有效有力的扶持政策、厘清村级组织的权责关系、制定因地制宜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超  杜志雄  
贫困地区的普遍特征与集体经济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农村减贫的重要举措。2020年后农村减贫战略将发生重大转变,阻断致贫返贫、缓解相对贫困、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疫情防控与减贫等将成为农村减贫的主要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型集体经济的助力,从而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陕西省丹凤县紧抓改革机遇、用活各类资金、发挥人才效力、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其实践经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也存在多重困境。为此,应通过转变思维、突破边界、巧用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专业、创新方式、加强管理,推动新型集体经济不断创新发展,从而为2020年后农村减贫增添助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继  
通过对全国12省36县进行田野调查,对农村集体成员权制度在农村社会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弄清其实际运行状况,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访谈材料做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户籍确认标准已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张力;成员资格确认标准的严格程度与集体经济发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农户对成员权应然层面的主观认知与集体经济发达水平之间具有交互性影响;成员权的实际享有程度较高,但集体利益诉讼权的享有还有待强化;农户对法律明确规定成员资格丧失情形的认可度很高,且乡土社会内在逻辑深深影响着农户对成员资格丧失之应然情形的主观认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会  胡乃元  赵敏  
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集体经济破零"作为贫困村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对山西省32个贫困县185个村庄的实际调研发现,现阶段的扶贫政策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取得较大进步,同时还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发展能力之间存在着差异以及"内源性收入"较少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关键,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方式,最后在政策上应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梦春  周艳波  
山区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风险产业。而山区农业的地域性特征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决定了山区农业保险营销工作的复杂性。商业保险公司在山区农业保险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上的诸多不足,使其难以满足广大农户的保险需求。本文通过对湖北省远安县山区农业保险的实地调查,找出山区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见敏  
当前文献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缺乏基于农村居民视角的分析。利用实地调查数据,本文从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纯收入等秉赋方面分析了各类群体在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对文化建设的感知与期待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秉赋的异质性使其在文化活动方式选择、文化资源利用、文化信息接收渠道、文化消费支出、文化参与意愿等农村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淑静  徐志刚  黄季焜  
从生产者角度研究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经济效益对我国制定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对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和福建5省723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4种作物为例,从生产层面评估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前景。研究表明,就农业生产者而言,相比常规品种,种植转基因作物品种具有比较明显的潜在经济收益。按照2009年这个特定年份的病虫草害来计算,抗虫、抗病和抗除草剂3类转基因技术应用在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4种粮食作物上的潜在收益平均为72元/亩,而按照多年病虫草害最严重的年份来算,转基因技术应用到上述4种粮食作物上的潜在收益平均可以达到104元/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薜葆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娟  张玲玲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形势,在自发探索与国家相关政策倡导的推动下,幸福院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实践。本文基于对陕西省榆林市R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区的幸福院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多种具体形态,具有养老福利化、服务专职化和管理专职化的特点。R区幸福院在性质上属于强政府支撑型专职化服务模式,这一模式能明显提高接受其服务的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减轻他们的养老忧虑。但是,其较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以较高运行成本为前提的;且其覆盖范围有限,更适用于县乡政府和村集体能提供较强资金支持的地区。其运行成本较高这一约束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可通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低成本人力资源与发展适老性农业等途径来克服,R区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继霞  何倩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土地流转实践在各地区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某县龙村的实地调查,从微观层面的农户生计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原因存在着复杂性,主要是基于生计创新、生计压迫、社区压力等因素;此外,部分农户基于就业保障、土地收益和土地保障的双重因素考虑、思想认知方面的原因而未将土地转出。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设计相关制度时应向弱势群体予以倾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