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6)
- 2023(3763)
- 2022(3384)
- 2021(3193)
- 2020(2831)
- 2019(6491)
- 2018(6314)
- 2017(11354)
- 2016(6462)
- 2015(7460)
- 2014(7498)
- 2013(7301)
- 2012(6600)
- 2011(5458)
- 2010(5999)
- 2009(5724)
- 2008(5456)
- 2007(5163)
- 2006(4354)
- 2005(3777)
- 学科
- 管理(24936)
- 济(22308)
- 经济(22294)
- 业(21330)
- 企(20929)
- 企业(20929)
- 审计(12151)
- 财(11789)
- 方法(11417)
- 数学(8809)
- 数学方法(8686)
- 务(7870)
- 财务(7849)
- 财务管理(7775)
- 企业财务(7454)
- 中国(6109)
- 制(5977)
- 各类(5908)
- 业经(5441)
- 地方(5259)
- 技术(5249)
- 划(4904)
- 家(4522)
- 和(4458)
- 策(4445)
- 理论(4400)
- 国家(4384)
- 农(4263)
- 学(4261)
- 人事(4107)
- 机构
- 学院(84464)
- 大学(83183)
- 管理(35401)
- 理学(30238)
- 理学院(29964)
- 管理学(29569)
- 管理学院(29419)
- 济(29350)
- 经济(28505)
- 研究(23514)
- 中国(20096)
- 财(19191)
- 京(18403)
- 科学(14509)
- 江(14355)
- 财经(14228)
- 经(12770)
- 中心(12296)
- 所(11712)
- 州(11407)
- 业大(10974)
- 农(10815)
- 北京(10666)
- 财经大学(10378)
- 范(10100)
- 师范(10023)
- 研究所(9864)
- 省(9751)
- 商学(9716)
- 商学院(9635)
- 基金
- 项目(55310)
- 科学(43465)
- 研究(42016)
- 基金(38603)
- 家(32832)
- 国家(32532)
- 科学基金(28774)
- 社会(26007)
- 社会科(24732)
- 社会科学(24718)
- 省(23569)
- 基金项目(20902)
- 教育(20001)
- 划(18679)
- 自然(18191)
- 编号(17931)
- 自然科(17731)
- 自然科学(17724)
- 自然科学基金(17367)
- 资助(15551)
- 成果(15169)
- 课题(12768)
- 重点(12628)
- 部(12102)
- 创(12010)
- 项目编号(11951)
- 创新(11139)
- 性(10993)
- 科研(10724)
- 发(10703)
共检索到13340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纪晗
近年来,随着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和经验的积累,审计署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本文从地方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的意义出发,简要介绍国内外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现状,探讨地方审计机关内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初步提出地方审计机关内部绩效评价报告框架,以期推动地方审计机关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审计机关 绩效评价 框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育 刘丹丹 高垚
大数据时代,如何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实现内部审计的技术革新,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者都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内部审计数智化转型要求和目标进行阐述,分析了数智化转型给高校内部审计带来的经验传承、模式优化、时效提升、方法革新的价值,初步构建了高校内审数智化平台的落地框架及其核心内容,最后对长效推进高校内部审计的内涵式发展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 数智化转型 数据规则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毛绮 张雪楠
在现实工作中,审计系统的各层级之间,审计系统与其它经济监督主体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与协作,而审计协作不力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就如何建立审计协作机制、审计综合信息平台和法规制度保障等三方面展开研究,进行审计协同实践框架的构建,旨在运用于审计协作实践,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审计效率,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审计协同 实践框架 构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义铭
自我国建立审计制度以来,本着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基层审计机关内部作业方式一直援用分项负责制.其内容是:比照不同经济行业和类型设立对应的专业审计股,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每项审计任务全面负责、实行“三包”,即包审计、包处理、包落实,俗称“三包主审负责制”.这种三包到底的作业程序和业务流程为:审计股(或主审员)接受一项审计任务后,即进入审计检查阶段,负责组织准备,实施和提出审计报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显东 盖春胜 孙明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职能,是对各种“控制的再控制”,其本质目标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对此进行全面、深刻地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冯全保
关于审计风险人们议论较多,诉讼案件较多,社会关注亦较多。但人们所谈到、所关注的审计风险仅仅局限于社会审计,那么内部审计究竟存在不存在审计风险呢?回答是肯定的。审计是一种责任,责任就有风险,内部审计当然也不例外,作为内部审计的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那是十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芳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财政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对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和高效运行、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益、促进政府财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转变政府职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为提升参与绩效评价的整体能力,更好地服务财政改革和参与社会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会计师事务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雅婷 时现
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机关亟须通过强化绩效管理,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现有绩效管理举措以成果数量与投入产出效率为导向,对成果质量关注不足;已有研究大多借鉴营利组织的缋效评价方法,但又在"本土化"应用中观点不一。本文基于SSM的国家审计机关绩效评价模型,将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并重,应用其评价2010~2015年审计署绩效。评价结果与审计署绩效管理进程相符,2010~2015年审计署总体绩效逐年提高,效率性绩效从2011年起逐年提高,经济性和效果性绩效波动中向好。
关键词:
国家审计机关 绩效评价 SSM理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学龙 王复美
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BSC)和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构建国家审计机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指标重要性矩阵,结合Yaahp Version 0.5.3软件对重要性矩阵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最后,以审计署2010至2013年绩效报告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综合绩效稳中向好,呈现逐年提高之势。财务层面,人均审计成果和投入产出比的增长幅度尤为显著;顾客层面,审计意见采纳率和违规问题整改率的变动最为显著;业务流程层面,除平均审计单位耗时率变动显著外,其他各项指标的变动幅度不够明显;学习与成长层面,各个指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吕大方 陈妍
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是组织内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防范业务系统风险发生的重要防线,也是实现组织整体管理目标的控制手段。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组织未来的流程控制、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杰 罗忠莲
审计部门绩效评价问题备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合理的绩效评价内容和绩效评价方法在提高审计部门工作效能和审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重新界定了审计部门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从审计工作数量、审计工作效率、审计工作效果、审计工作成本及审计质量控制五个维度,分析了审计部门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并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着重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以期为审计部门探索绩效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小莉 冯均科 逯颖 陈舒红
本文利用我国31个地方审计机关2008~2012年的审计年鉴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其绩效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和DEA模型从效果和效率两个维度对其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审计决定处理处罚及其落实情况、移送处理及其落实情况依次成为影响地方审计机关绩效的主要因素,而被审计单位数、审计意见数及审计意见被采纳情况不影响审计机关的绩效评价结果;相对北部和西部地区,南部和东部地区审计机关的绩效水平更高;导致我国审计机关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率而非规模无效率。以上研究方法避免了以往研究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或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权重赋予时的主观性,也为合理评价我国地方审计机关...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何轶
内部审计如何为组织增加价值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财务公司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手段和途径的基础上,对增加价值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财务公司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价值增值 评价体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