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9)
2023(11055)
2022(9869)
2021(9366)
2020(7766)
2019(18017)
2018(18009)
2017(34619)
2016(18723)
2015(21290)
2014(21433)
2013(21236)
2012(19557)
2011(17631)
2010(17597)
2009(15832)
2008(15438)
2007(13415)
2006(11548)
2005(10017)
作者
(53921)
(44623)
(44328)
(42102)
(28382)
(21316)
(20378)
(17746)
(16850)
(15723)
(15303)
(14742)
(14039)
(14009)
(13684)
(13478)
(13402)
(13270)
(12701)
(12632)
(11042)
(10852)
(10598)
(10103)
(9944)
(9873)
(9792)
(9683)
(8896)
(8754)
学科
(76850)
经济(76775)
管理(51819)
(47314)
(39462)
企业(39462)
方法(35469)
数学(30113)
数学方法(29790)
(22987)
贸易(22975)
(22276)
地方(19253)
中国(18869)
(18604)
(17054)
(16238)
业经(16114)
理论(13440)
(13144)
农业(12305)
环境(12179)
(11930)
(11704)
金融(11702)
技术(11481)
(11015)
银行(10982)
(10714)
财务(10649)
机构
大学(266423)
学院(263885)
管理(106327)
(105719)
经济(103403)
理学(92268)
理学院(91243)
管理学(89766)
管理学院(89301)
研究(88760)
中国(64632)
(56896)
科学(55114)
(45716)
(44070)
研究所(40303)
中心(39365)
(38831)
业大(38419)
(37490)
财经(37172)
(36114)
北京(35986)
师范(35843)
(33801)
(33084)
(31020)
经济学(30702)
农业(30446)
师范大学(29228)
基金
项目(183157)
科学(143390)
研究(136419)
基金(131749)
(114041)
国家(113121)
科学基金(96881)
社会(84157)
社会科(79824)
社会科学(79802)
(71114)
基金项目(70707)
自然(62761)
教育(61930)
自然科(61246)
自然科学(61233)
自然科学基金(60081)
(60014)
编号(56942)
资助(54159)
成果(46037)
重点(40813)
(40229)
(39666)
课题(38564)
(38043)
创新(35444)
项目编号(35123)
科研(35110)
教育部(34439)
期刊
(113904)
经济(113904)
研究(79216)
中国(45891)
学报(40024)
管理(37268)
科学(36687)
(34227)
(32511)
教育(31211)
大学(30232)
学学(28050)
农业(24691)
技术(22532)
(21250)
金融(21250)
业经(18599)
经济研究(18217)
(17234)
财经(16859)
图书(16183)
国际(16137)
问题(16024)
(14281)
理论(13788)
科技(13107)
实践(12909)
(12909)
技术经济(12630)
(12532)
共检索到384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建邦  
我国对外经济与贸易涉入的领域日益扩大,但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研究生办及很多学校界定的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和学习范围比较狭窄,主要局限于外贸及其与之有关的理论与政策,而对与外贸有直接关系且地位日渐重要的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等领域重视不够或不认为是其研究范围,学科名与专业名容易混淆,社会、学生、同行都有误解,影响对人才的培养与就业领域的拓宽,故有必要拓展它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将学科名与专业名互换或都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学科概况与历史沿革国际贸易学学科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历史最悠久和最重要的重点发展学科之一。从1985年起,国际贸易学专业便招生硕士研究生,2005年学科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二期),2011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善论  
向国外支付佣金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常见的情形,本文从计算佣金的基数、计算佣金的方法以及支付佣金的时间 3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湖南商学院国际贸易学科迅速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2004年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由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湖北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科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长期以来,依托传统骨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琴  
2007年1月12日-14日,第六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07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国务院学位办郭新立副主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施用海会长、全国高校国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武汉大学国际贸易学科依托于世界经济学科,世界经济学科由我国著名学者[吴纪先]教授、郭吴新教授等创建,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招收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是国内首批获授权的学科点之一,1987年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成为教育部1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科于2005年获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二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科以WTO多边贸易体制及我国贸易体制转型研究方向为核心,以区域贸易经济一体化研究和服务贸易为支撑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 东  栾雅钧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出口贸易当中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范式:“雁行模式”和“贸易竞中关系模式”,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目前有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国外学者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从表面上看似乎存在一定道理,但若仔细分析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出口结构及决定各国出口贸易的因素,就会得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更多程度上属于产业和技术引进的合作伙伴,良好的东亚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是该地区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前提。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货币贬值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在90年代初进行的外贸与汇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安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当前,国际贸易学科理论与实践都有了新发展,对外贸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充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东艳  李春顶  
本文全面系统地评述了2012年国际贸易国外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和进展。共分十个领域分别梳理:异质性企业贸易、传统贸易理论的扩展和应用、垂直分工和生产分割、贸易与要素价格、贸易与环境、贸易协定、贸易与宏观经济、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现实热点问题。在这些领域中,异质性企业贸易是学术的最前沿,引领国际贸易研究和理论发展的方向,积聚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与此同时,垂直分工和生产分割、传统贸易理论的扩展和应用、贸易与要素价格、贸易协定等也是2012年国际贸易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存在较多的研究文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东艳  李春顶  马盈盈  
基于八份国外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期刊,对2018年国外国际贸易学术研究前沿进行系统分析发现,2018年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分别是异质性企业贸易、全球生产组织与全球价值链、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规则、贸易与宏观经济、贸易成本以及其他领域。其中,异质性企业贸易研究主要关注贸易模式与行为选择、贸易行为的经济效应、外生变量变动的影响等;全球生产组织与全球价值链研究主要关注微观企业全球生产组织选择、动因及价值链形成机制和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贸易政策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规则研究主要关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原则与机制、原产地规则效应;贸易与宏观经济研究主要关注贸易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和宏观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贸易成本研究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模式选择和信息技术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其他领域研究涉及传统贸易理论扩展、贸易与劳动力市场、新兴贸易问题等三个方面。研究还发现,异质性企业贸易方面的研究最多,在国际贸易研究中依然居主导地位;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全球生产组织模式的体现,在国际贸易诸多研究领域,传统贸易模式下的相关机制研究已经推进到全球价值链生产模式下;国际贸易研究对多边贸易体制改革、贸易与就业、贸易失衡、贸易冲突等重大现实问题也有一定关注。但在当前全球贸易治理剧烈变革、全球贸易体制面临冲击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研究仍需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璐  
英语是一门语言,从词汇学习入手,到实现畅通流利表达,循序渐进,逐步取得积极的学习成绩。英语是交流的工具,以此为载体,实现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也能为对外贸易的展开提供帮助。学习农药相关的英语,游刃有余地利用所学的词句展开外贸交易活动,促进农药进出口活动的高效率展开,实现农药生产经营领域的深度国际交流,也能够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农药外贸英语》是由骆焱平、徐冰、杨育红编著,2017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围绕着农药外贸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建辉  肖若兰  马仁锋  张文忠  
碳中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伴随着深度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贸易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在陆表形成严重的空间位移。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分析国际贸易主题下碳中和相关文献,揭示国际贸易“碳中和”研究动向。研究发现:(1)温室气体在全球范围时空演变,使跨区域、多尺度的全球碳治理变得更加复杂,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与低价值链产业转移至各发展中国家,以生产者责任划分的碳核算原则不再适用于国际贸易合作。(2)进出口贸易逐渐成为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动力,全球碳治理应转向新兴经济体与区域一体化,全球气候政策设计应遵守国际碳市场公平性底线,不断优化碳排放量核算体系,完善碳会计方法,模拟全球碳减排预期效果。重点提高产业部门碳减排意识和产业清洁技术及能源利用效率,利用多种手段改变生态系统的增汇减碳能力。新兴经济体在承接发达国家技术援助同时,应重点关注本国能源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运用经济政策与金融工具促进本国的气候变化投融资产业发展。全球碳治理应更加注重公平性与国家间的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差异,利用多样的碳治理工具与协商合作方式,促使更多国家参与全球化或区域一体化的碳治理模式。(3)中国亟待通过国内多产业、多部门的增汇减排与国际碳减排、碳中和实践,健全碳市场机制,提高碳治理水平,为国际碳治理合作提供“最大公约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