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6)
- 2023(4432)
- 2022(3701)
- 2021(3586)
- 2020(2970)
- 2019(6530)
- 2018(6197)
- 2017(11216)
- 2016(5875)
- 2015(6259)
- 2014(5526)
- 2013(5348)
- 2012(4815)
- 2011(4210)
- 2010(4283)
- 2009(4012)
- 2008(4236)
- 2007(4145)
- 2006(3604)
- 2005(3108)
- 学科
- 业(27682)
- 管理(22886)
- 企(20442)
- 企业(20442)
- 济(19857)
- 经济(19830)
- 农(11023)
- 技术(10591)
- 农业(9143)
- 中国(8825)
- 财(8751)
- 技术管理(8656)
- 方法(6547)
- 业经(5979)
- 劳(5495)
- 劳动(5477)
- 务(5339)
- 财务(5326)
- 财务管理(5316)
- 制(5281)
- 收入(5244)
- 企业财务(5155)
- 数学(5085)
- 数学方法(5013)
- 银(4541)
- 银行(4529)
- 地方(4393)
- 分配(4335)
- 行(4328)
- 理论(3991)
- 机构
- 学院(76887)
- 大学(75964)
- 济(33432)
- 经济(32826)
- 管理(31049)
- 理学(26595)
- 理学院(26338)
- 管理学(25973)
- 管理学院(25811)
- 研究(24351)
- 中国(19374)
- 财(16208)
- 京(14958)
- 科学(13106)
- 江(12431)
- 财经(12360)
- 中心(11479)
- 所(11328)
- 经(11266)
- 经济学(10708)
- 农(10366)
- 范(10013)
- 研究所(9971)
- 州(9964)
- 师范(9953)
- 经济学院(9544)
- 业大(9292)
- 北京(9289)
- 财经大学(9120)
- 院(9034)
- 基金
- 项目(50310)
- 科学(41224)
- 研究(39457)
- 基金(36985)
- 家(31576)
- 国家(31239)
- 科学基金(27814)
- 社会(27386)
- 社会科(25956)
- 社会科学(25949)
- 省(20164)
- 基金项目(19476)
- 教育(17487)
- 划(16114)
- 自然(15831)
- 编号(15669)
- 自然科(15516)
- 自然科学(15512)
- 自然科学基金(15250)
- 创(13822)
- 资助(13301)
- 创新(13175)
- 成果(12997)
- 国家社会(11952)
- 发(11194)
- 制(11058)
- 重点(10995)
- 部(10704)
- 课题(10593)
- 新(10254)
共检索到12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川江
本文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发现转移进城农民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借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新贫困”概念。然后再分析“新贫困”产生的原因,采用典型研究的方法进而探讨了解决“新贫困”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新贫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生 赵亚平 吴克禄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扶贫力度,从而实现中国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吕珊珊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鄂西的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总体水平较低,主要反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体工作条件差、劳动关系不和谐、薪酬福利水平较低、职业发展不理想、个人薪酬福利满意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娟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农村人口数量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农村城镇化建设,新生代劳动观念的转变,农村教育严重落后等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主要原因。通过涉农职业院校培训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就业,通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职业迁移,发挥企业培训优势,进行对口培训,实现职业迁移等途径,解决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就业 职业教育培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信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到本世纪末能不能再增加500亿公斤粮食,上一个新台阶,农村小康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影响着我国农业和社会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原因及转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却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减少。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1952年为88%,1984年为66%,1990年为55%,绝对量从1952年的1.8亿增长到1990年的4亿左右,增长2亿多。据统计,到1991年底,我国农村约有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将进一步增加。如何适时地正确处理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不仅是一个关系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康熙
本文根据新疆特殊文化背景和农村劳动力状况,分析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及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新疆没有像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新疆在建设中依靠东部地区的发展理念,脱离了本地区的文化背景,淡化了民族文化差异。新疆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要使民族文化在经济建设中得到认同,并重视文化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民族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扈立家 陈爽 张艳
本篇论文从微观角度,以伊吗图镇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的形式对伊吗图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征和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阐述了哪些因素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有劳动力个人特征的因素,也有劳动力家庭的因素。本文认为劳动力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营农地时间等因素都影响着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影响的大小和程度不同。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简要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缓解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必然面临的这一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
伊吗图镇 贫困地区 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燕 叶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标准着手,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受阻分析 战略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