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
- 2023(1196)
- 2022(1017)
- 2021(859)
- 2020(757)
- 2019(1678)
- 2018(1620)
- 2017(3051)
- 2016(1546)
- 2015(1851)
- 2014(1833)
- 2013(1843)
- 2012(1664)
- 2011(1479)
- 2010(1539)
- 2009(1490)
- 2008(1842)
- 2007(1750)
- 2006(1419)
- 2005(1283)
- 学科
- 管理(7566)
- 业(7177)
- 企(7107)
- 企业(7107)
- 济(6275)
- 经济(6272)
- 财(3600)
- 务(3147)
- 财务(3139)
- 财务管理(3129)
- 企业财务(2987)
- 方法(2484)
- 业经(1988)
- 理论(1761)
- 制(1702)
- 数学(1641)
- 数学方法(1622)
- 学(1565)
- 教育(1534)
- 贸(1438)
- 贸易(1437)
- 和(1413)
- 易(1407)
- 银(1361)
- 银行(1361)
- 中国(1348)
- 行(1207)
- 农(1168)
- 划(1042)
- 体(1031)
- 机构
- 学院(24353)
- 大学(23987)
- 管理(9220)
- 济(8739)
- 经济(8511)
- 理学(7626)
- 理学院(7545)
- 管理学(7459)
- 管理学院(7406)
- 研究(6260)
- 财(5447)
- 中国(5424)
- 京(5082)
- 江(4660)
- 财经(4124)
- 经(3696)
- 科学(3564)
- 州(3485)
- 范(3413)
- 师范(3400)
- 北京(3218)
- 所(3078)
- 财经大学(2989)
- 中心(2982)
- 省(2805)
- 商学(2755)
- 商学院(2728)
- 农(2661)
- 师范大学(2648)
- 公司(2629)
共检索到40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公允价值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引入公允价值,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同时,引入公允价值会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波动,为盈余操纵提供巨大空间,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利弊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于波
公允价值的潜在优越性决定其必然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但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证券市场监管不严等问题的存在,现阶段我国对公允价值运用必须是谨慎的。而在今后通过采取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等措施,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创造良好环境必然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柯于珍
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制订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为了反映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在资产负债观下,主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殷兴友
第一,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披露。2005年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多种金融工具,如权证及其创设制度、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产品、新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债券远期交易等。随着其后各种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使其在金融企业内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何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及减值等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由于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短期在市场中价值变化比较大的属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璐
价值共创在战略制定、经济效益、品牌成长、有效沟通、降本增效等方面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但与此同时角色冲突、机会主义行为、权力失衡等问题也会影响价值共创的效果。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对价值共创展开研究,试图找到促进价值共创在应用和效果提升上的方法。
关键词:
价值共创 角色冲突 机会主义 权利失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璐
价值共创在战略制定、经济效益、品牌成长、有效沟通、降本增效等方面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但与此同时角色冲突、机会主义行为、权力失衡等问题也会影响价值共创的效果。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对价值共创展开研究,试图找到促进价值共创在应用和效果提升上的方法。
关键词:
价值共创 角色冲突 机会主义 权利失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虹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向规范化、成熟化、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但它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处。要想在我国大力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需要改善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理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基本准则、其他具体准则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基本准则——二级准则——具体准则"三元结构的准则体系。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可靠性 三元结构关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冯旭
一、引言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一种计量模式,相比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其在理论上能够在财务报表框架中为使用人提供更多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一直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职业界人士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是"追求的目标",是由于在会计实务操作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祁爱芝
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核心。为了能够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选择公允的会计计量属性至关重要。为此,财政部在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灶娥 傅金平
我国会计准则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借鉴国际经验,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但在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比较谨慎。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比较难以掌握,二是公允价值的概念比较模糊。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在准则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指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规范的缺陷所在,提出重新界定公允价值概念范畴、细化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财务会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思宇
"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在有序的市场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价格或清偿债务所出的价格。"金融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次级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会计界人士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没有因果联系。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的意义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对怎样才能正确地使用公允价值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资产价值 会计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新颖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信息量大且可用性高,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同时对经营成果的变化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进行清晰表达,对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各国已有很多实践,但在我国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新会计准则明确提出,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和资产需要按公平交易中对交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美华
微观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寻找隐藏在价格之后的商品的真实价值,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商品的真实价值是供求双方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均衡价格,实际交易价格环绕均衡价格上下波动并不断地向其靠近。公允价值是现实条件下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交易价格,因而是最贴近商品的真实价值的交易价格,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的计价基础,可以如实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价值理论 均衡价格 计价基础 公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