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4)
- 2023(2328)
- 2022(2106)
- 2021(1990)
- 2020(1895)
- 2019(4240)
- 2018(4508)
- 2017(9773)
- 2016(5122)
- 2015(6166)
- 2014(6222)
- 2013(6496)
- 2012(6266)
- 2011(5797)
- 2010(6059)
- 2009(6085)
- 2008(6423)
- 2007(5960)
- 2006(5445)
- 2005(5075)
- 学科
- 济(22585)
- 经济(22565)
- 管理(17056)
- 业(16411)
- 企(13026)
- 企业(13026)
- 方法(10573)
- 数学(9297)
- 数学方法(9251)
- 中国(8883)
- 财(7888)
- 制(7221)
- 农(6248)
- 贸(6189)
- 贸易(6184)
- 银(6180)
- 银行(6178)
- 易(6101)
- 行(5896)
- 务(4904)
- 财务(4894)
- 财务管理(4879)
- 企业财务(4598)
- 业经(4572)
- 税(4349)
- 融(4349)
- 金融(4349)
- 体(4229)
- 税收(4112)
- 收(4085)
- 机构
- 大学(84047)
- 学院(83717)
- 济(36795)
- 经济(35974)
- 管理(30982)
- 理学(25597)
- 理学院(25349)
- 研究(25281)
- 管理学(25127)
- 管理学院(24962)
- 中国(22217)
- 财(21309)
- 京(18158)
- 财经(16329)
- 经(14597)
- 江(13073)
- 科学(12975)
- 所(12859)
- 北京(12244)
- 财经大学(11946)
- 经济学(11741)
- 中心(11253)
- 研究所(10946)
- 经济学院(10726)
- 州(10627)
- 范(10590)
- 师范(10541)
- 农(9529)
- 商学(8994)
- 商学院(8932)
- 基金
- 项目(42021)
- 研究(34034)
- 科学(32330)
- 基金(29751)
- 家(24450)
- 国家(24230)
- 社会(21608)
- 社会科(20397)
- 社会科学(20391)
- 科学基金(20087)
- 教育(15778)
- 省(15458)
- 基金项目(15404)
- 编号(15191)
- 成果(13445)
- 划(13130)
- 资助(12677)
- 自然(11103)
- 自然科(10738)
- 自然科学(10733)
- 自然科学基金(10535)
- 部(10271)
- 课题(10133)
- 项目编号(9461)
- 性(9369)
- 发(9159)
- 重点(9131)
- 教育部(9010)
- 人文(8946)
- 社科(8707)
共检索到136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于波
公允价值的潜在优越性决定其必然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但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证券市场监管不严等问题的存在,现阶段我国对公允价值运用必须是谨慎的。而在今后通过采取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等措施,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创造良好环境必然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柯于珍
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制订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为了反映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在资产负债观下,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公允价值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引入公允价值,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同时,引入公允价值会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波动,为盈余操纵提供巨大空间,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利弊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殷兴友
第一,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披露。2005年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多种金融工具,如权证及其创设制度、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产品、新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债券远期交易等。随着其后各种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使其在金融企业内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何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及减值等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由于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短期在市场中价值变化比较大的属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建湘 曾胜
随着会计计量理论的发展,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公允价值的本质及现实运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优缺点及现实运用中的难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公允价值 本质 优缺点 现实运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平
随着新会计准则更大范围地允许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新会计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就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做一些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运用 可行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东兵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情况指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情从市场运行环境、审计监管、中介评估、人员素质和会计理论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公允价值提供更好的运用环境,保障公允价值在资本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财务会计 运用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瑞琛
公允价值的再度运用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一大亮点。然而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波及世界各地进而重新点燃了公允价值会计优劣和存废的激烈论战,这场争论一直持继至今,因此,文章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历程,接着从会计准则制定者和执行者两个视角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再度运用的原因。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准则 运用历程 评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灶娥 傅金平
我国会计准则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借鉴国际经验,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但在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比较谨慎。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比较难以掌握,二是公允价值的概念比较模糊。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在准则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指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规范的缺陷所在,提出重新界定公允价值概念范畴、细化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财务会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争 孙瑞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涵义,然后简要地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最后剖析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债务重组 企业合并 金融工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洁
本文从各国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和确定方法入手,分析造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各国实践中推行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兆芳
本文认为,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再次引入,既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其自身优越性的体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应看到公允价值在运用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支撑、技术层面的突破以及客观、主观环境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必然性 挑战 策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乐锦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运用的方向、范围、程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若干重要特征。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意义 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