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0)
2023(6152)
2022(5324)
2021(4880)
2020(4166)
2019(9416)
2018(9375)
2017(17698)
2016(9536)
2015(10967)
2014(11166)
2013(10790)
2012(10256)
2011(9399)
2010(9798)
2009(9206)
2008(9765)
2007(8854)
2006(7997)
2005(7494)
作者
(28622)
(24231)
(24128)
(22879)
(15529)
(11438)
(10997)
(9218)
(9102)
(8755)
(8438)
(8108)
(8099)
(7859)
(7788)
(7298)
(7182)
(7150)
(7139)
(7112)
(6224)
(6021)
(5859)
(5604)
(5548)
(5409)
(5391)
(5268)
(4925)
(4739)
学科
(38071)
经济(37996)
管理(33277)
(28448)
(24982)
企业(24982)
(18645)
贸易(18635)
(18101)
方法(15456)
(13297)
(13208)
数学(12269)
数学方法(12104)
(9972)
中国(9553)
业经(9404)
(9050)
(8094)
(8078)
财务(8070)
财务管理(8044)
(7836)
银行(7819)
体制(7729)
(7508)
企业财务(7502)
(7455)
(7426)
金融(7423)
机构
大学(149452)
学院(147525)
(64827)
经济(63551)
管理(52749)
研究(51496)
理学(44702)
理学院(44171)
管理学(43445)
管理学院(43168)
中国(38743)
(33250)
(31037)
科学(29000)
(26212)
财经(25514)
(24308)
研究所(23305)
(23083)
(22934)
中心(22299)
经济学(20949)
业大(19681)
北京(19241)
经济学院(18924)
(18823)
(18779)
财经大学(18742)
师范(18643)
(18361)
基金
项目(92426)
科学(73088)
研究(68792)
基金(68367)
(59377)
国家(58941)
科学基金(49858)
社会(45034)
社会科(42753)
社会科学(42742)
基金项目(35636)
(34673)
教育(31815)
自然(30945)
自然科(30224)
自然科学(30213)
自然科学基金(29682)
(29531)
资助(27881)
编号(27239)
成果(23835)
(23012)
(21873)
重点(21383)
(19479)
(19427)
课题(19369)
国家社会(19131)
教育部(19121)
(18649)
期刊
(75565)
经济(75565)
研究(47583)
中国(30259)
(27472)
学报(22878)
(21746)
管理(20871)
科学(20597)
大学(18052)
学学(16978)
(15230)
金融(15230)
教育(15014)
(14489)
农业(14268)
财经(13389)
国际(12937)
经济研究(12426)
(11527)
业经(11495)
问题(11437)
技术(11390)
世界(8552)
(7776)
(7082)
商业(6910)
(6796)
贸易(6796)
技术经济(6694)
共检索到233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睿  
中美贸易存在着不对称依赖,中国不仅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而且还依赖美国的中间产品,而美国对从中国进口产品和中国市场的依赖性较小。这种不对称依赖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两国技术禀赋的差异,导致中美双方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不同分工,降低了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以及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美元霸权地位以及中国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也是中美贸易的不对称性依赖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彦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并不是对称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是冲突的源泉也是双方发展更紧密关系的障碍。本文将对经济相互依赖度与对称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测量方法和指标进行界定,运用双边贸易数据来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和不对称度进行评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晓玲  王慧慧  
从2018年3月美国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到2019年4月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的第九轮高级别磋商顺利结束,中美经贸关系从一度的剑拔弩张,到目前有逐步趋于缓和的态势。但美国对中国经济政策阴晴多变,中国仍需谨慎对待。近年来中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内含于其中的不对称依赖关系若任其发展,必将阻碍两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合作。本文从中美两国的货物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国债购买等方面,阐述了中美经贸不对称依赖关系的特征性事实、形成机制和未来趋势,最后针对中国应如何建立与美国良性互动的经贸关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董向荣  
中韩建交20年,两个曾经敌对的国家发展了全方位的双边联系,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韩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度远高于中国经济对韩国的依赖度,属于典型的不对称性依赖。相互依赖限制了中韩经济领域矛盾的升级,但可能引发韩国对中国的警惕,埋下进一步冲突的隐患。韩国担忧不对称依赖可能成为中国的权力资源,于己不利,试图通过与欧美签署FTA等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在既定贸易条件下,韩国对中国的不对称依赖可能已经接近或达到峰值。在新政府的带领下,中韩经济关系向何处去,值得关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丘  黄世祥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中关于信任的论述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信任危机,并阐释了博弈规则对信任机制构建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农产品贸易中信任机制功能强化的措施:平衡委托方和代理方的信息实力;参与贸易的各方应改变思维,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作为贸易规则的制定者、解释者和监督者,对强化信任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营建重复博弈大环境,减少因一次博弈带来的信任缺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展军  
文章认为,源企业强制性影响战略的使用与目标企业的分配公平感知、程序公平感知均负相关;非强制性影响战略的使用与目标企业的分配公平感知、程序公平感知均正相关。目标企业的依赖不对称对这些关系会产生调节效应:依赖不对称分别负向调节强制性影响战略的使用与目标企业分配公平感知、程序公平感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是,依赖不对称正向调节源企业非强制性影响战略的使用与目标企业分配公平感知、程序公平感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星耀  廖隽安  钱丽萍  
本研究主要探讨相互依赖不对称如何影响弱势方对强势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感知以及关系绩效,考察这两个路径效果随着第三方变量(强势方专用性投资、明确的合同、沟通、私人关系、弱势方参与)作用会有何变化,通过4S店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发现第三方变量可显著弱化、抵销,甚至扭转依赖不对称对关系质量的负面影响,降低强势方的风险,使其最大程度受其利少受其害,此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中有效运营的依赖不对称企业案例。文末针对依赖不对称下的渠道关系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艳秀  王厚双  
在当前国际贸易转型的关键时期和高效全球贸易治理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明晰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贸易不对称性是实现高效全球贸易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六方面:价值链贸易地区结构失衡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内特征;贸易利益分配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提高,但升级困难;各国相互依存性增强且不对称性突出;价值链贸易规则与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自主性冲突更突出;贸易治理权力分配失衡等。重构全球贸易治理制度,制定适应新分工模式的贸易规则,才能改变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的局面,使更多落后国家分享到全球价值链带来的红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艳秀  王厚双  
在当前国际贸易转型的关键时期和高效全球贸易治理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明晰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贸易不对称性是实现高效全球贸易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六方面:价值链贸易地区结构失衡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内特征;贸易利益分配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提高,但升级困难;各国相互依存性增强且不对称性突出;价值链贸易规则与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自主性冲突更突出;贸易治理权力分配失衡等。重构全球贸易治理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林青  杨理斯  闫小斐  
文章基于国际贸易网络视角,充分考虑贸易的“第三方效应”,构建国家贸易依赖新计算方法,并对中美1995—2018年的贸易依赖进行统计测度。结果表明:中美非对称性贸易相互依赖在2010年发生逆转,中国成为双边贸易中的优势方;其背后的原因是两国在全球贸易依赖网络中的地位发生转变,中国的入度中心性已在2008年超越美国,成为新的网络中心;两国各技术类别产业的贸易相互依赖也已发生逆转,但中国中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的贸易依赖依然较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长春  李晓  姜龙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对美国贸易依赖程度下降,美国对中国贸易依赖程度上升,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程度也在上升。多元动态时变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的结果显示: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存在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本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会单向影响本国经济增长,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会单向影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并间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贸易摩擦不直接影响中美经济增长,但会通过贸易依赖程度的变化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李春顶  
国际贸易摩擦中存在南北不对称现象,本文解析了该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原因,并认为正是该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南北贸易摩擦的频繁不断。文章构建了一个三国差异化产品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南北国家出口产品市场结构的差异引起南北不对称是贸易摩擦的关键所在,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是其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微观本质,且该结论与发达进口国内有无相关竞争性产业并无关联性。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解决贸易摩擦的根本途径在于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层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如   王冰雪  
基于2007—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字产品贸易数据,构建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从“整体—社群—个体”三个层面系统分析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对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内部和外部机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数字贸易依赖网络呈现明显的“中心-边缘”分布结构,经济体间的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主要形成由中国和美国共同领导的亚太贸易社团和以德国和荷兰为中心的欧洲贸易社团;中国在网络中的中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枢纽性角色;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受到相互依赖效应、聚集效应、感染效应与时间依赖效应等内生机制的影响,经济规模等外生因素也显著影响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的形成,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内生机制和外生机制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亢梅玲  张翔  马新宇  
本文运用BACI-CEPII数据库中1995—2019年高科技产品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基于TERGM动态复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高科技产品贸易依赖复杂网络背后的深层演化机制。研究表明:空间结构上,“东升西降”与“大融合”是国际高科技产品贸易依赖网络的重要特点;演化机制上,技术管制意在增强依赖网络的聚敛效应与锁定效应,相互依赖效应与传递效应的存在为打破网络中的垂直与水平权力关系提供了突破口;进入与退出机制以及产品分类上,多元化是当前高科技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客观规律。本文拓展了对于国际高科技产品贸易依赖关系演化机制的分析,廓清其动态演化规律,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