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5)
2023(7647)
2022(6397)
2021(5735)
2020(4807)
2019(10407)
2018(10038)
2017(18390)
2016(10300)
2015(11165)
2014(10672)
2013(10522)
2012(9784)
2011(8785)
2010(8593)
2009(7691)
2008(7801)
2007(6840)
2006(5966)
2005(5158)
作者
(35638)
(29727)
(29658)
(27818)
(19033)
(14678)
(13119)
(11777)
(11543)
(10366)
(10354)
(10002)
(9860)
(9668)
(9449)
(9297)
(9109)
(8894)
(8785)
(8741)
(7916)
(7478)
(7208)
(6911)
(6877)
(6709)
(6463)
(6382)
(6183)
(6157)
学科
(36484)
经济(36432)
管理(27529)
(26912)
(21003)
企业(21003)
方法(16930)
数学(14970)
数学方法(14813)
(12343)
(11191)
(10656)
中国(9642)
(8866)
贸易(8863)
(8636)
业经(8423)
农业(7724)
(7151)
(6599)
财务(6590)
财务管理(6573)
技术(6389)
环境(6381)
企业财务(6283)
(5937)
地方(5923)
银行(5882)
(5551)
(5435)
机构
大学(149843)
学院(147426)
研究(58508)
(55411)
经济(54312)
管理(51451)
理学(45140)
理学院(44511)
管理学(43430)
管理学院(43217)
(42919)
科学(42685)
中国(41981)
农业(34936)
(33208)
业大(32944)
(32595)
研究所(31066)
中心(25852)
(24155)
(23247)
农业大学(22944)
(21795)
(21365)
(20369)
北京(19836)
财经(19527)
科学院(19148)
(19048)
实验(18900)
基金
项目(110480)
科学(84820)
基金(81467)
(78110)
国家(77527)
研究(66681)
科学基金(63205)
自然(46228)
自然科(45175)
自然科学(45152)
自然科学基金(44389)
基金项目(43682)
(43090)
社会(42295)
社会科(40066)
社会科学(40051)
(38339)
资助(32674)
教育(29585)
重点(26352)
计划(25984)
科技(23849)
(23433)
编号(23307)
(23256)
(23020)
科研(22990)
创新(21661)
(21460)
专项(19949)
期刊
(56236)
经济(56236)
学报(41188)
研究(38111)
(37574)
科学(32450)
大学(28722)
中国(28377)
学学(27879)
农业(25753)
(18227)
管理(17481)
(14196)
业大(12861)
(11198)
金融(11198)
农业大学(10847)
(10484)
教育(10127)
经济研究(9979)
财经(9554)
技术(9361)
业经(9258)
林业(8728)
科技(8711)
(8176)
资源(7929)
问题(7662)
中国农业(7500)
自然(7437)
共检索到212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平珊  罗昊文  段美洋  黄穗华  孔雷蕾  钟卓君  莫钊文  潘圣刚  
为了探究浅水灌溉对直播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常规稻巴斯马蒂(B)和象牙香占(X)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处理,研究了在浅水灌溉条件(水深3.03.5 cm)下直播稻秧苗的形态、生理以及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浅水灌溉栽培模式下,秧苗地上部的株高、茎基宽、最上面第一片展开叶叶面积均有所提高,地下部的根系活力、根长、根尖数、根系总面积也均有所增加。同时,浅水灌溉条件下秧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另外,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舜  刘少君  范亚霖  唐湘如  
为了探究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影响,以‘玉香油占'为试验材料,壮秧剂的不同用量与施用方武为条件,研究了壮秧剂对秧苗成秩率、株高、干物质积累以及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种方式(软盘底施壮秧剂)下秧苗成秧率普遍高于其它方式,其中以每盘施用10 g壮秧剂成秧率显著高于其它用量水平,达到73.77%,较CK显著提高17.16%;同时株高显著降低43.51%,苗高干重比显著增加50.53%;叶片SOD和POD活性均高于CK,但各用量水平间差异不显著。因此A种方式下每盘施用10 g壮秧剂,能够提高秧苗叶片SOD和POD活性,提高其抗氧化能力,降低株高,从而达到"壮秧"的目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强盛  丁艳锋  严定春  赵长华  揭水通  黄丕生  
以武香粳 9号和武运粳 7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 ( 0、 10、 2 0和 4 0g·m-2 )对水稻旱育秧苗移栽期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氮 2 0 g·m-2 时 ,秧苗单株叶面积、充实度、白根数和单株带蘖数等生长指标最好 ,植株全氮、叶片硝态氮和植株可溶性糖等碳氮物质含量最高 ,根系还原力、氧化力、活跃吸收面积和发根力最大 ,保护酶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 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 ;随施氮量增多 ,秧苗根长和根冠比逐渐降低 ,而叶片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大 ,但增幅减少 ;较少或过多施用氮素降低了秧苗根系活力和保护酶活性 ,影响秧苗生长和生理优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锦江  熊远福  熊海蓉  邹应斌  文祝友  刘薇  
为了给水稻种衣剂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用自行研制的丸化型种衣剂(WHW-23)包衣水稻种子,通过田间直播试验,研究了丸化型水稻种衣剂对水稻秧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丸化型水稻种衣剂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与秧苗生长,增强秧苗抗逆性和提高秧苗综合素质与成秧率等作用.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成秧率、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8.8%~24.9%,16.3%~25.5%和28.1%~60.0%;苗体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30.3%~33.9%,13.2%~23.1%和8.3%~23.2%.其综合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进口种衣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琳  胡正元  蔡鹤亭  何晖  江扬洲  刘亚平  
在杂交水稻温室秧苗1 叶1 心期和寄秧15 d 后各喷施1 次50 ~200 mg·L- 1 烯效唑,可使苗高降低,植株干重、分蘖和总根数、白根数增加,茎基部变宽,叶片变宽变短,根系活力增强,叶片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其中以喷施100 mg·L- 1 处理效果最好,1996 年小区试验比对照增产18-09 % ,1997 年大区对比试验较之对照增产16-20 %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武  罗锡文  黎国喜  王在满  田华  唐湘如  
解决苗期低温危害是在长江流域早季推广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本试验以湘早籼24号(常规稻)和株两优2号(杂交稻)为材料,研究了浸种剂和灌溉对直播稻一叶一心期低温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剂处理后,湘早籼24号和株两优2号的成苗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6.61%和33.57%,显著降低了水稻幼苗的株高,增大了叶龄和单位苗高干质量,降低了水稻叶片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湿润灌溉较淹水灌溉处理能显著提高两水稻品种的成苗率,分别高出51.24%,19.63%。"齐苗快"浸种结合湿润灌溉有利于构建高成苗率高素质的直播水稻幼苗群体、有效防御苗期低温危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丽芬  李能早  帕三石  谢云玲  赵丽娟  康玲会  夏琼梅  朱海平  陈明艳  尹娇  杨从党  李贵勇  龙瑞平  
【目的】探索机插籼稻适龄壮秧培育技术。【方法】以杂交籼稻岗优636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种量和施肥量,研究不同秧龄期秧苗素质的差异,探索机插籼稻适龄壮秧培育技术。【结果】播种量、施肥量和秧龄3因素对机插杂交籼稻秧苗素质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为秧龄>播种量>施肥量;机插杂交籼稻适宜的秧龄为20~30 d,超过30 d后秧苗生长受阻,秧苗素质变差,不适宜机插;随着秧龄的增加,应减少播种量;每100 kg育秧土掺混200 g复合肥能够满足30 d以内的秧苗生长。【结论】秧龄对秧苗素质影响最大,其次是播种量;机插杂交籼稻适宜的秧龄为20~30 d; 20 d秧龄时播种量为90 g/盘,当秧龄为25~30 d时播种量为70 g/盘; 30 d以内秧龄的施肥量为每100 kg育秧土掺混200 g复合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军  尹学伟  魏灵  王子芳  李清虎  张晓春  鲁远源  王秋月  高明  
【目的】稻田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耕作方式和水分管理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垄作直播方式是一种新型节本增效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索稻田垄作直播下垄沟水分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丰产减排稻作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以2019—2021年垄作直播方式下的水稻-萝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传统淹水沟灌(TFI:水分高于垄面约5 cm)、控制沟灌1(CFI1:水分低于垄面约5 cm)、控制沟灌2(CFI2:水分低于垄面约10 cm)、控制沟灌3(CFI3:水分低于垄面约15 cm)4个处理,采取密闭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水稻-萝卜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同时测定水稻产量、土壤还原性物质、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指标,明确既能减少全球增温潜势(GWP)又能增加作物产量的最佳灌水模式。【结果】综合3年试验结果,与TFI处理相比,控制灌溉能显著降低水稻季CH_4累积排放量22.81%—78.47%,其中CFI3效果最显著;CFI2处理显著增加水稻季N_2O累积排放量20.45%—59.90%,CFI3显著降低水稻季N_2O累积排放量12.08%—68.64%,CFI1对N_2O排放量无显著影响。对于萝卜季而言,与TFI处理相比,控制灌溉能显著降低CH_4累积排放量34.87%—53.31%,其中CFI2和CFI3效果最显著;CFI1、CFI2和CFI3处理能显著增加N_2O累积排放量35.00%—120.00%。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和控制灌溉×试验年份的交互作用对CH_4累积排放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控制灌溉、试验年份及控制灌溉×试验年份的交互作用对N_2O累积排放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顺邦  韦小丽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条件下,花榈木苗期不同生长阶段水分消耗规律及其对花榈木苗木生长及生理影响,以期节约利用水资源、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苗木质量,为花榈木容器育苗分阶段按需定量供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人工设置90%,80%,70%,60%,50%和40%6个相对含水量,采用称重补水法控制基质含水量,测定1年生花榈木幼苗单株耗水量动态变化,并对6种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花榈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在6种基质含水量条件下,花榈木幼苗日耗水量变化和月耗水量均表现为生长初期(15~76天)和生长后期(185~231天)耗水量较小,速生期(77~184天)耗水量较大。日耗水量出现2个耗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秋红  吴俊  柏斌  庄文  姚栋萍  肖贵  刘雄伦  邓启云  
为探究孕穗期持续低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利用Y两优957、天优华占、Y两优1号和中早39这4个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分别在其幼穗分化Ⅴ期进行17.5℃、10 d的低温冷水灌溉处理。处理结束当天利用SPAD502测定剑叶SPAD值、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剑叶与颖花的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ABA含量。结果表明,孕穗期低温胁迫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与花粉育性,但不同品种的降幅有差异,分析认为结实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花粉育性下降。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剑叶SPAD值降低,且不同品种表现有差异。根据结实率的结果,Y两优957和天优华占可作为低温耐受品种,Y两优1号和中早39可作为低温敏感品种。低温处理后,低温耐受品种剑叶SOD、POD、CAT活性升高,颖花SOD活性降低;低温敏感品种剑叶SOD、POD活性降低,颖花SOD活性升高,与低温耐受品种相反。低温耐受品种低温处理后渗透调节物质在剑叶中大多高于对照,颖花中则均低于对照;低温敏感品种则呈现较为相反的趋势。低温处理后无论材料是否耐受低温,其颖花中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颖花与剑叶在抗氧化系统的SOD活性、渗透调节系统的PRO和STS含量等多个生理指标上大多呈现较为相反的变化趋势,推测水稻的源库受低温胁迫后可能存在一个动态平衡调节机制,为研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生理特征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英  吴丹  焦学磊  刘宇倩  徐志刚  
[目的]研究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是实现水稻工厂化育秧的重要保障。[方法]以白光为对照(CK),采用LED调制红蓝光谱分布,设置红蓝1∶1(1R1B)、红蓝3∶1(2R1B)、红蓝红(R1BR2)、红蓝红绿(R1BR2G)处理,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均为320μmol·m-2·s-1,研究了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工厂化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LED光处理的水稻株高、叶面积、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大于CK处理。1R1B处理的水稻株高、地上部鲜质量、SOD活性都显著小于2R1B处理;在R1B处理的基础上添加短波红光或短波红光和绿光,秧苗的茎粗、叶面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志强  张丽颖  何娜  付亮  高虹  马作斌  赵明珠  王昌华  郑文静  王辉  
【目的】本文探明了在辽西地区不同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水稻品种稻花香为试验材料,比较沈阳金桥水稻育秧基质M1、法库琦丰生产基质M2、鑫族丰生物炭基质M3、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配制基质M4及营养土基质M5条件下水稻秧苗形态、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差异。【结果】水稻秧苗在离乳期时,M4处理秧苗长势旺盛,干物质积累量大,根系形态最佳,M4处理秧苗的对氮的吸收量最大,M3处理秧苗对磷、钾的吸收量最大,基质培育的秧苗对养分吸收显著好于营养土。秧苗在移栽期时,基质培育的秧苗生长速度显著加快,M4处理秧苗根长、不定根数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大,养分吸收量加大,尤其对氮元素的吸收更为明显。【结论】由此说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配制基质具有培育秧苗素质佳、根系形态好、养分配比合理的优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继平  隋阳辉  张文忠  赵明辉  兰宇  陈温福  
以超级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材,采用大棚旱育毯苗试验,在常规营养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明显增加了营养土中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降低了容重,显著提升了通气和持水性能。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可显著提高秧苗地上部(叶龄、叶长、叶宽、株高、假茎宽和根冠比)和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生长能力。同时,随施炭水平的增加,叶片、假茎和根系中的内源激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丹  刘晓英  焦学磊  刘宇倩  徐志刚  
摘要:[目的]水稻工厂化育秧需要适宜光环境。[方法]以白光为对照(CK),采用LED调制红蓝光谱分布,设置红蓝1:1(1R1B)、红蓝3:1(2R1B)、红蓝红(R1BR2)、红蓝红绿(R1BR2G)处理,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均为320μmol m-2 s-1,研究了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工厂化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LED光处理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都大于CK处理。1R1B处理的株高、地上部鲜重、SOD活性都显著小于2R1B处理;在2R1B处理的基础上添加短波红光和绿光,秧苗的茎粗、叶面积、白根数、干重、SOD、APX、GR活性等指标都大于2R1B处理;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莉民  仇明  王朋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明C4转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生物学结构基础。方法以已导入玉米C4光合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NADP-苹果酸酶(NADP-ME)和PEPC+PPDK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以其受体品种Kitaake(WT)为对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秧苗叶片气孔与叶鞘维管束结构,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结果与对照品种相比,转C4单基因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增大,PPDK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都居各转基因品系之首;转C4双聚合基因(PEPC+PPDK)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减小;C4转基因水稻各品系叶片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基粒堆密集,有些基粒类囊体沿长轴方向排列整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