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5)
2023(5589)
2022(5055)
2021(4629)
2020(4262)
2019(10207)
2018(10125)
2017(20585)
2016(11504)
2015(13213)
2014(13667)
2013(13908)
2012(13157)
2011(11786)
2010(12003)
2009(11365)
2008(11637)
2007(10905)
2006(9256)
2005(8339)
作者
(34547)
(29301)
(29072)
(28058)
(18474)
(13957)
(13497)
(11549)
(10849)
(10422)
(9827)
(9674)
(9252)
(9203)
(9182)
(9173)
(9163)
(8622)
(8442)
(8401)
(7406)
(7213)
(7146)
(6717)
(6712)
(6570)
(6518)
(6480)
(5996)
(5879)
学科
(53291)
经济(53234)
(32098)
管理(31143)
方法(27962)
数学(25281)
数学方法(25107)
(24825)
企业(24825)
(14838)
(14417)
中国(12225)
(10925)
地方(10588)
(10205)
贸易(10203)
(9905)
农业(9716)
(9560)
(9354)
财务(9334)
财务管理(9302)
业经(8996)
企业财务(8772)
(8281)
银行(8258)
(7743)
(7713)
金融(7711)
(7471)
机构
大学(171375)
学院(169811)
(73775)
经济(72248)
管理(64691)
研究(56536)
理学(55232)
理学院(54607)
管理学(53724)
管理学院(53397)
中国(44980)
(36083)
科学(34696)
(34604)
(32373)
(29891)
中心(27339)
财经(27329)
(27048)
研究所(26903)
业大(26564)
农业(25594)
(24644)
经济学(23651)
北京(22739)
经济学院(21677)
(21077)
(21053)
师范(20836)
财经大学(20057)
基金
项目(107587)
科学(83384)
基金(77873)
研究(77182)
(67718)
国家(67192)
科学基金(56478)
社会(48644)
社会科(46088)
社会科学(46068)
(41843)
基金项目(41333)
自然(36456)
教育(35835)
自然科(35573)
自然科学(35559)
(35360)
自然科学基金(34959)
资助(33013)
编号(31675)
成果(26262)
(24751)
重点(24349)
(23312)
(21666)
课题(21431)
科研(21099)
教育部(21057)
大学(20425)
创新(20342)
期刊
(80262)
经济(80262)
研究(49910)
中国(31295)
(29563)
(28568)
学报(27871)
科学(24278)
管理(21241)
大学(20623)
学学(19483)
农业(18510)
(18260)
金融(18260)
技术(15058)
教育(14689)
财经(14196)
经济研究(12912)
业经(12481)
(12161)
问题(11407)
(10393)
技术经济(10186)
统计(9296)
(9181)
理论(8961)
(8835)
财会(8372)
商业(8168)
实践(8073)
共检索到254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进亮  李贞  
近10年来,银行界、贸易界、运输行业等出现了许多新做法和新技术,促使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惯例委员会在1989年11月的会议准许对《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83年修订本》(即UCP400)进行修订工作。经过几年的工作,《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93年修订本》(即UCP500)于1993年3月10日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卫华  
《UCP500》第十七条不可抗力条款,由于其对银行利益明显的倾向性,使得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不公的境地。深刻了解该条款的内涵,并在贸易实务中把握好应对策略,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业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础  
国际商会UCP500对《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作出了迄今为止较大的一次修改。本文着重于与UCP400的比较,分析了UCP500的特点,认为UCP500进一步强调信用证的独立性、更明确了银行的责任、突出反映了保护受益人权益的立场、增加了一些合理的成分使银行业务更为规范,从而适应了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更加便利和现代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再贵  
一、受益人的含义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或保险期满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我国《保险法》第60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来仪  
三、若干重要规定的综述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查找一些重要的新规定起见,现按500条文的先后顺序综述如下: 一、总则与定义部分主要有两点新规定: (1)明确规定银行在处理信用证业务上的独立性——开展信用证业务的银行大都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银行,而这些银行往往在国外设有分支银行,但这些分支银行应视为另一银行,在处理信用证业务上是独立的,不受总行与分行或分行与分行,上下级之间,兄弟行之间的牵连和影响(见第二条第五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来仪  
第十四条 不符点单据与通知(条文略) 试析: (1)本条款与UCP400第16条的a款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将开证行及保兑行(如果有的话)的义务分为“偿付”和“接受单据”两项。这就比UCP400第16条a款显得更为清晰。 (2)本条b款基本上与UCP400第16条b款相似,但在语意上更为直接了当。即只要单证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来仪  
第二十九条 快邮和邮包收据(条文略) 试析:UCP400在其第30条中虽规定邮包收据,但内容简单且未涉及快递事项,UCP500增加了关于处理快递收据的事项,以适应实际需要。本条的主要内容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正方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简称UCP500)已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它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银行间处理信用证业务的主要依据。根据UCP500规定,信用证是独立于其可能依据的销售合同或其它合同的业务,即使信用证引用了有关合同的某些内容,银行亦与该合同完全无关,并不受其约束。在信用证业务中,有关当事人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鹏军  杨旭  
1994年1月将正式生效的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简称《UCP500》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指导国际银行间处理跟单信用证业务的主要依据,也是以信用证作为贸易结算方式的出口商必须遵守的国际惯例。本文将对《UCP500》相对于《UCP400》的修订之处加以分析,并就《UCP500》中仍存在的模糊问题进行探讨。一、UCP500主要修订条款及分析 UCP500分6部分共55条。从条款的增删到阐释的变换上,进行了近百处修订,改动率达60%以上,几乎涉及到跟单信用证业务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鹏军  杨旭  
1993年4月23日,国际商会在罗马召开会议,正式通过了该会的第500号出版物(UCP500)的草案,并定于1994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鉴于在国际贸易中许多交易的货款都是以跟单信用证方式结算的,因此了解和掌握《UCP500》对我国外贸实务人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UCP500》相对于《UCP400》的修订条款进行一些简单分析,并就其中仍存在的一些模糊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浅析死亡保险的受益人○汪海波死亡保险的受益人是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中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受益人问题是死亡保险的核心问题。在实务中,通常对受益人的确定和受益金分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被保险人的雇佣关系人、债权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来仪  
国际商会自1933年首次发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以来,历经1951、1962、1974、1983年四次修订,近年来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贸易的形势发展和各国银行委员会的要求,又对1983年的第400号出版物进行了第五次修订,现已正式定稿,名曰《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该出版物将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实施。 现不揣浅陋,就500中有关的内容与400作一比较和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俞毅  
随着国际转口贸易和国内出口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可转让信用证在进出口业务中运用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对可转让信用证的有关做法规定得不够具体明确,在实务操作中给第二受益人带来了不应有的风险。本文特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1995年初A银行收到了香港南商的一份可转让信用证,开证行为COMERCIAL BANK OF KOREA SEOUL,证号为M1704311NSD1433,金额为USD13750,在转让信用证中列有下述条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屈大磊  
关于信用证软条款(以下简称软条款)的研究较多,大多是站在受益人的角度,研究软条款的成因、危害和防范措施等。实际上,开证人设立软条款的目的,并非都是欺诈或诈骗;其目的也可能是合理的。本文拟从开证人的视角,探讨合理软条款的成因。一、开证人采用软条款的主要原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